與此同時,原來的民勇們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分散在各個方陣之中,如同明亮的燈塔,為新兵們指引著方向。這些經驗豐富的民勇們,身姿挺拔,動作規範,一招一式都展現出軍人的風采。他們耐心地為新兵們示範著正確的動作,手把手地糾正著新兵們的錯誤。在他們的悉心教導下,新兵們逐漸掌握了行列行進的要領,步伐愈發整齊,口號愈發響亮。
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兵們的進步愈發顯著。原本雜亂無章的隊伍,如今已能做到整齊劃一,令行禁止。當他們邁著堅定有力的步伐,喊著響徹雲霄的口號,在校場上進行演練時,那場面,氣勢恢宏,令人震撼。
在完成基礎的行列行進訓練後,新兵們的日程被體能強化與戰陣演練填得滿滿當當。每天,晨曦微露,新兵們便身負重物,在教官的督促下繞著校場奔跑。對于這些長期在田間辛勤勞作,習慣了在鄉間穿梭奔走的人而言,起初的負重奔跑雖說有些吃力,但倒也並非難以承受。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們的步伐愈發穩健,耐力也顯著增強。
軍營之中,伙食供應十分充足,每日都有新鮮的肉食分發。這些富含營養的食物,為新兵們高強度的訓練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士兵們大口咀嚼著噴香的肉塊,渾身仿佛都有使不完的勁兒,全身心投入到訓練之中,使得體能強化訓練進展頗為順利。
然而,真正的挑戰當屬戰陣演練。當新兵們終于能熟練分清左右,前期行列訓練的成果便有了用武之地。訓練場上,小旗官們各自帶領著由十人組成的最小單位,這是整個戰陣的基礎細胞。小旗官們身姿挺拔,眼神銳利,不斷地向身旁的新兵們強調著站位、間距以及配合的要點。在他們的悉心指導下,十人小隊逐漸磨合成型,開始有了默契。
緊接著,便是百人隊的組建。一個個十人小隊按照既定的順序和陣法,迅速靠攏、整合。此時,隊伍中旗幟揮舞,號令聲此起彼伏。百人隊的長官站在高處,指揮著各小隊的行動,不斷調整著隊伍的陣型,使其更加緊密、有序。新兵們雖神色緊張,但目光堅定,緊緊盯著自己小隊的隊長,努力跟上隊伍的節奏。
隨著訓練的深入,千人隊乃至萬人隊的演練也相繼展開。場面愈發宏大壯觀,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士兵們排列成各種復雜的戰陣,如同一座移動的鋼鐵長城。在這般大規模的演練中,模塊組合的優勢盡顯。新兵們只需牢牢跟著自己的小隊隊長,盯著本隊伍的大旗,便能在復雜的陣型變換中找準自己的位置。至于那些復雜的指揮信號和旗號變化,則由各級長官負責解讀與傳達。
在整個訓練過程中,新兵們的心中既緊張又興奮。緊張的是即將面臨未知的戰斗,興奮的是終于有機會上陣殺敵,一展身手。他們懷揣著保家衛國的熱血,幻想著在戰場上建功立業。即便可能會戰死沙場,但想到家中能得到豐厚的撫恤,心中也多了一份慰藉與堅定。
就這樣,在日復一日的艱苦訓練中,除去先成型的少部分先遣隊奔赴鄰近城市,一支臨時組建的新軍也逐漸成型。每一批達到訓練標準的士兵,都會即刻踏上征程。府庫和軍營中儲備的大量衣服、盔甲和武器,源源不斷地裝備到新兵們身上。剎那間,徐州新軍煥然一新,士氣高昂,宛如一支精銳之師。
他們表面上肩負著朝廷勤王的使命,邁著堅定的步伐,浩浩蕩蕩地開赴鄰近的大城。一路上,軍旗飄揚,軍威赫赫,引得沿途百姓紛紛側目,滿懷期待與敬意,期待著他們能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保衛家國安寧 。
王新的分身悄然離開了那氣氛凝重的議事大廳,腳步輕快地朝著父母的宅院走去。踏入熟悉的庭院,清幽的花香與寧靜的氛圍瞬間將他包裹,身心都放松了不少。他帶著滿臉的恭敬,快步走進屋內,向著屋內的夫子們一一問安。
問安完畢,王新心里惦記著附近秘密安置的王儒帥一家人,正打算告辭前往探望。可還沒等他開口,夫子們便敏銳地察覺到了他的意圖。
“王新啊,近來可有仔細研讀《科考三十篇》?鄉試已然完結,接下來可要好好準備會試,爭取一試即中,到殿試上大放異彩!”一位夫子目光炯炯,滿含期待地問道。
其他夫子們也紛紛附和,眼神中滿是對王新的殷切期望。緊接著,他們便你一言我一語地開始考究起王新的學問。從會試各種刁鑽的破題方式,到嚴謹細致的解題思路,再到如何確定文章的風格與格調,連帶那些經典的範文也被一一拿出來探討。
面對夫子們的熱情,王新無奈地笑了笑,知道自己這一趟是走不了了。他深吸一口氣,迅速調整狀態,進入了“營業”模式。夫子們給出了一個指定題目,要求他不僅要完成一篇策論,還需作詩二首。
王新定了定神,目光變得專注而堅定,他在書桌前緩緩坐下,輕輕展開宣紙,提起毛筆,略作思索後,筆鋒便在紙上如龍蛇游走般舞動起來。撰寫策論時,他條理清晰,將自己的觀點層層遞進地闡述,論據詳實且有力,仿佛在沙盤上推演一場絕妙的戰事,這次策論的內容已經漸漸和國家治理結合起來,不免上升到帝王視角,尤其是其中的科考舞弊、官場的營私舞弊,需要做出改革,給出了相應的策略,完全超出了普通學子的程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待策論完成,他稍作停頓,揉了揉有些發酸的手腕,便又開始構思詩作。只見他時而凝眉沉思,時而眼中閃過一絲靈動的光芒。不一會兒,靈感如泉涌般襲來,他揮筆寫下兩首詩作。一首詩中,描繪山河壯麗,盡顯豪邁之氣;另一首則細膩地抒發內心的情感,意境深遠。
這一耽擱便是整整兩個時辰。完成策論與詩作後,王新長舒一口氣。這幾日,他與一眾謀士、將軍日夜研究策略,共同定下了大計。期間,精神上的消耗巨大,眾人還能輪流休息,唯有他連軸轉,片刻不得閑。不過好在他能夠進行精神修煉,稍有空閑便能通過打坐來恢復精力。
此刻,書房內彌漫著淡淡的墨香,柔和的光線透過雕花窗欞,在地上灑下斑駁的光影。王新靜靜坐在書桌前,剛剛結束了夫子們嚴苛的學問考究,那一番思維的激烈踫撞,如同一場精神的洗禮,不僅未讓他感到疲憊,反而使他的心愈發安定沉穩。
他深知,自己所踏上的道路充滿挑戰與機遇。科舉之路,不僅是個人榮耀的追逐,更是踏入朝堂施展抱負的必經之途;而即將來臨的戰事,關乎家國興衰、百姓安危,容不得有半分懈怠。他暗自握緊拳頭,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決心,不管前方等待著什麼,他都將傾盡全力,不辜負眾人的期望。
尤其是在心中勾勒出未來帝國建立的宏偉藍圖後,他愈發明白選拔治國理政人才的重要性。一場殿試的文章,便是洞察學子們治國理念與內心訴求的窗口,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深厚的學識與文章積累。沒有足夠的沉澱,又怎能從浩如煙海的答卷中,挖掘出那些真正能為國家所用的棟梁之才呢?
夫子們圍在王新身旁,目光中滿是贊許。他們看著王新答題時的一舉一動,從始至終,王新的姿態都沉穩得超乎常人,仿佛一位偉大的帝王。面對那些刁鑽復雜的問題,他沒有絲毫慌亂之色,眼神專注而冷靜,仿佛整個世界只剩下面前的那張宣紙和手中的毛筆。
他的字跡工整有力,筆鋒剛勁中透著靈動,每一個字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藝術品,不僅美觀,更展現出他深厚的書法功底。再看他對題意的理解與闡述,深刻且精準,完美地將自己的觀點與學識融入其中,把題目的精髓展現得淋灕盡致。
夫子們從不同角度審視著王新的答題,全方位考量他的能力與素養。換做普通學子,面對如此密集且高難度的考究,恐怕早就心生怯意,繳械投降了。但王新卻憑借扎實的學識和沉穩的心態,從容應對,贏得了夫子們由衷的贊賞,此子有大帝之輝!他們也希望自己的學子成長起來,如果不能在這個朝廷中得到發展,也可以重新建立一個,能夠給底層人一個真正的上升通道。
終于,應付完了夫子們的“考驗”,王新如釋重負,他整理了一下衣袍,匆匆向夫子們告辭。此刻,他心中掛念著一個人——王儒帥。曾經威震邊關的大帥,如今卻只能以白身之姿在家閉門思過。朝廷似乎已然將這位戰功赫赫的老將遺忘,可王新心里清楚,王儒帥絕不會就此沉寂。
而夫子們也沉默了片刻,從王新的策論和詩是不難看出其雄心壯志,這已經不是一個狀元能到達的高度,也不是一位重臣能實現的,怕是首輔才能和君王攜手達到,或者……
從近來城中的變化能夠看出,這位學子頗有手段,文官在治理,武將在拼命,文武和諧,底層百姓擁護,不僅僅是有了更好的生存空間,而且按照軍中軍功兌換法來看,幾場仗下來,還真有可能擠身到高級武將行列,有了品級就脫離底層,可以奔著爵位而去。
這樣的設置在立國時也有,不過最後都是世家得到了,現在是針對底層人的,普通人看得到,也能夠做到。普通人有了野心,這樣的軍隊太可怕了,听聞臨江都城要面臨陣前的頂級武將決斗,這些將軍們居然個個興奮,摩拳擦掌,尤其是徐州城的兩位將軍居然在抱怨沒有到臨江都城的好命,要知道那里是真正的戰場,武將揚名就是此刻。
王新快步穿過街巷,朝著王儒帥的府邸走去。一路上,市井的喧囂聲不絕于耳,但他卻充耳不聞,滿心都是對王儒帥的關切。很快,他來到了一座略顯古樸的府邸前,大門緊閉,門口的石獅子在歲月的侵蝕下略顯斑駁,卻依然透著一股威嚴。
王新輕輕叩響門環,不一會兒,門緩緩打開,一位老僕探出頭來。認出是王新後,老僕連忙恭敬地行禮,將他迎了進去。穿過幽靜的庭院,王新來到了書房。只見王儒帥正坐在書桌前,手中拿著一本古籍,正專注地給兒子講學。他的面容雖因歲月和經歷而略顯滄桑,但眼神中那份睿智與堅毅卻絲毫未減。
看到王新進來,王儒帥微微一怔,隨即露出了和藹的笑容,示意兒子先退下,二公子和王新都在學堂讀書過,算是學兄弟,兩人相互問候學子禮。待兒子離開書房後,王儒帥起身,與王新相對而坐。
“王新啊,你來得正好。”王儒帥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這次夫子們出事,我總覺得背後不簡單。明面上看,是朝廷中的派系斗爭,可實際上,這矛頭還是指向我和我那些邊軍手下。”
王新微微點頭,神情凝重地說道︰“大帥所言極是。您雖被問罪,但只要原來的軍官還在,您在軍中的影響力就不容忽視,他們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王儒帥長嘆一聲,目光望向窗外,仿佛看到了曾經在邊關馳騁沙場的歲月︰“我這把老骨頭無所謂了,只是擔心那些跟隨我多年的兄弟們,還有這天下的局勢。”
王新看著王儒帥,心中涌起一股敬意︰“大帥放心,我定會竭盡全力,不管是為了您,還是為了天下百姓。如今您在家中給令郎講學,想來令郎在科考之路上定能大放異彩。”
喜歡我有基因片段在身,修仙是起點請大家收藏︰()我有基因片段在身,修仙是起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