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解放者轟炸機啊,果然厲害!”
獨立支隊指揮室里,張雲坐在辦公桌前,一邊詳細閱覽著手中這份聯合空軍報來的漂亮國轟炸報告,一邊忍不住的心中羨慕。
B24轟炸機,中文譯名解放者轟炸機,是二戰前夕漂亮國研制的一款重型遠程轟炸機。
其采用常規氣動布局,大翼展上單翼,收放式起落架,雙垂尾,裝備四台星形發動機,標準航程3300KM,標準載彈量3.6噸,具有載彈量大、航程遠的特點。
根據張雲記憶的後世資料,該轟炸機于1939年開始研制,1941年開始交付服役並參與實戰,是二戰時期漂亮國生產使用最多的大型轟炸機,產量高達1.9萬架。
歐羅巴、非洲、亞洲……該轟炸機可謂打滿了漂亮國參戰後的全場全時段,是非洲、亞洲廣大海空戰場的“空中霸王”,也是歐羅巴戰爭中對漢斯國戰略轟炸的主力。
在B29轟炸機未正式投入使用前,該轟炸機就是漂亮國空軍轟炸機中的“扛把子”,執行戰略轟炸任務的主力手。
當然,相比八路軍聯合空軍大量引進的B25轟炸機以及漂亮國另一款主力轟炸機B17轟炸機,B24轟炸機也存在著裝甲較薄,被擊中後操縱困難等問題,是漂亮國空軍中被擊落數量最多的轟炸機。
數以千計的機組人員,喪命在B24轟炸機的作戰途中。
但無論如何,包括B17、B24在內的眾多轟炸機仍然是目前八路軍羨慕的存在,也是張雲多次申請購置的武器裝備。
可惜按照目前漂亮國國會的援助政策,其政府只允許參照毛熊標準向八路軍出售軍火物資,在航空武器方面目前僅僅限于P39、P40、P63等幾款戰斗機以及B25轟炸機、C47運輸機,另外就是初期接觸時額外同意出售的野馬戰機。
事實上,要不是張雲尋找到最合適的時機談判,野馬戰機這種大航程優質戰斗機也是不會提供給八路軍的。
(歷史上,漂亮國哪怕對國府的援助機型同樣卡的很嚴,基本也是照搬毛熊標準,但最終在戰爭結束前同意將大量空置的B24轟炸機出售給國府空軍,但轟炸機抵達國內時抗戰已經結束一個多月。)
因此,哪怕願意加錢,漂亮國也並未同意向聯合空軍出售B24、B17等轟炸機型,只能讓張雲心中羨慕。
還好,這種羨慕不會持續太久。
張雲在漂亮國的B24機組正式進入東北後,就反手安排雲煙廠成立了一個仿制工作組。
沒錯,就是逆向仿制的那種,專門用來仿制這款戰機。
這可不是張雲好高騖遠,把仿制飛機這種專業事情看的很簡單。
作為偽軍迷,張雲深知後世建國後中國航空等各領域專家們篳路藍縷、發展軍工的艱難。
由于國內基礎工業、航空工業的歷史欠賬太多,哪怕僅僅是仿制列強現有或者過時裝備,都讓無數軍工專家們嘔心瀝血,付出了畢生的努力。
但張雲之所以有膽量干,是因為如今雲煙廠的仿制工程其實有很多有利條件。
一來,八路軍這些年發展迅猛,戰績彪悍,其實已經吸引了全國甚至世界範圍內各類人才的涌入。
而一些前往毛熊、漂亮國深造的專業人才也已經陸續學成歸來,並進入到了國內技術最先進、後勤最有保障的雲煙廠工作。
這使得雲煙廠已經具備了一些航空專業的人才底子。
二來麼,經過之前多次引進產業援助,目前八路軍手中已經有雅克、米格兩大系列戰斗機的全套生產技術、生產線及熟練工人,也得到了漂亮國斯圖亞特坦克航空發動機、腐國較為落後的兩款發動機技術。
雖然這些技術儲備相對毛熊、腐國、漂亮國數十年的航空技術積累仍然薄弱,但至少已經不是從零開始了。
三來,雲煙廠的這個仿制工作組憑借著張雲提供的樣機、生產線及部分技術文檔,已經達成了與毛熊航空工業的合作,得到毛熊國內航空研發團隊的大力支持。
沒錯,繳獲加成系統的調換功能,是可以無視漂亮國對己方的技術保密限制,直接套現已經實現商業化生產武器的樣機、生產線及最新研究文本的。
這也是張雲目前對繳獲加成系統存量武器彈藥的最主要應用方向。
過去八路軍彈藥物資短缺,無數戰士拿著簡陋武器與鬼子搏命,張雲不得不優先將繳加成到的武器裝備套現出來補給部隊需求。
這使得張雲繳獲空間內生產物資極多,但武器彈藥存量卻相對不足,大都套現了出去。
如今隨著八路軍鞏固了華北,拿下了東北,且雲煙廠、八路軍第二兵工廠產能爆發,八路軍武器彈藥已經可以自行補給。
張雲目前主要是套現海量的生產資料和工業設備,已經基本不需要再額外套現武器彈藥了,可以儲備下來兌換一些更先進、更高端的武器。
比如現在的B24,後續的B29,以及胖子、小男孩等等。
就像現在這樣,僅僅套現一些樣機,就可以期待後續的結果了。
張雲對此毫不懷疑。
也許八路軍專家還不夠專業,但毛熊國航空專家們可是憑借著3架B29樣機,用三年時間仿制出性能更佳的圖4戰略轟炸機的存在。
在張雲提供了樣機、生產線模型以及部分技術文檔後,僅僅幾周時間仿制工作就已經進入正軌。
按照仿制工作組提供的消息,目前仿制工程已經在毛熊和雲煙廠內部秘密展開,預計一年左右就可以完全仿制成功。
稍微修改外形,就可以讓八路軍擁有這款大航程的轟炸機。
更重要的,是經過此次仿制工程,雲煙廠的航空專家組們也學習借鑒到了毛熊國航空部門完整的設計研發、檢驗修改、樣機測試等完整研發環節。
等專家們將這些吸收整合到張雲親自布局建設的雲煙廠研發及質量控制體系中,就可以發展出一套基于自身且更適合未來的航空研發體系。
張雲對此很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