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32年,3月22日。
晚上11點左右。
通遼東側八路軍阻擊陣地。
此時八路軍綿延百里的陣地上,一片喧囂沸騰。
20多萬鬼子按照之前制定的攻擊計劃,集中了42門150毫米榴彈炮、120余門105毫米榴彈炮、超過500門其他身管火炮以及超過千門各類步兵突擊炮(迫擊炮),向著八路軍3個點位發起了猛烈炮擊。
密集的炮彈在天空劃過了無數紅線,無數炮彈在八路軍陣地上炸開,讓整個陣地亮如白晝,仿若經歷了天災一般。
……………………
之前吃著大肉包子的山東第4縱隊阻擊陣地,正是被集中炮擊的三處陣地之一。
數以百計、千計的炮彈從天空落下,猛然在陣地上炸開,飛濺出無數的彈片。
巨大的爆炸聲響連綿一片,絲毫沒有停歇。
特別是混雜在其中的150毫米重炮炮彈,其巨大的威力,直接在陣地上炸出了一個個半米深的彈坑。
猛烈的爆炸讓整個陣地都在猛烈震動,一些戰壕被近失彈炸塌,就連防炮洞的洞頂都在不停地向下掉落灰塵。
躲在其中的戰士們紛紛捂著耳朵,然後張大嘴巴震驚的看著前方戰壕上不斷閃爍的亮光。
“我的娘 ,鬼子的炮火也太猛了吧!東北的鬼子這麼厲害麼?”
小戰士看著外邊仿若天災一樣得場景,忍不住縮緊了身子。
在山東戰場上,他們經常作戰的對象不過是幾個獨立混成旅團,哪里見過這樣猛烈的炮擊。
哪怕是意志最堅定的戰士,驟然遭遇這樣的炮火,也都神色緊繃,避免不了緊張。
“營長,不行啊,敵人的炮火太猛了,在這麼下去,戰壕都快塌了!萬一一會兒敵人沖上來,我們連掩體都沒有。”
後方不遠處的半掩體低下指揮部里,營參謀趴在地上,大聲對著同樣縮在牆邊的營長喊道︰“營長,趕緊讓團長想辦法申請壓制炮火!”
“好!”營長也被鬼子如此猛烈的炮火震住了,趕緊撿起被炮彈爆炸震動到地上的野戰電話,拿起來試圖聯絡團長,卻無奈發現電話已經毫無聲響。
顯然,猛烈的炮擊直接擊毀了他們淺埋在地表的電話線。”
“狗日的,鬼子把電話線炸斷了!”營長罵了兩句,對著後面喊道︰“通訊員,快把你那個什麼報話機拿來,給我接通團部!”
通訊員背著戰前剛剛配發的短距報話機快步爬了過來,短暫調試後,將報話筒遞給了營長。
“團長,我是3營孫亮,我們遭遇了敵人猛烈炮火,陣地正在猛烈震動,快要塌了。請求壓制炮火,請求壓制炮火!”
“孫亮,堅持住,我剛才已經向師部申請後方炮火了,師部說最多兩分鐘就可以等到咱們的炮群反擊!
狗日的,敵人竟然趕在咱們前面發起進攻了。要不是咱們南路軍司令員之前擔心把鬼子們嚇走,退回城市,咱們早就把敵人的炮群敲掉了!”
話筒里團長的聲音穩穩傳來,話音背景中同樣炮聲不斷,顯然團部所在陣地也在遭遇敵人大規模炮擊。
鬼子此次聚集炮火之猛之多,屬實讓人驚訝。
不過,能在猛烈炮火中清晰听到後方團部的聲音,卻讓孫營長等人心中大定。而己方馬上開始的炮兵反擊,也讓大家期待。
沒等3營長放下話筒,只听後方密集的嗚嗚聲傳來,然後己方陣地後方天空上也劃過了無數紅痕。
頃刻間,4縱陣地前方數公里的區域,也猛然爆發出了密集的爆炸聲響。
又有無數紅痕向著遠處而去,在更遠的地方,也傳來隆隆的炮聲。
隨即沒多久,戰士們便敏銳發現陣地上的炮火變得稀疏起來,就連炮火掀起的煙塵都小了很多。
趁著難得空隙,戰士們快速鑽出了防炮洞,迅速在周邊尋找木板等工具,準備加固防炮工事,也有負責警戒的戰士們探出頭去,觀察著前方的亮光,提防鬼子步兵們的突然襲擊。
孫營長等人也終于站起身來,攀上梯子倚在 望口觀望著陣地前方的戰場。
只見落在己方陣地上的鬼子炮彈明顯稀疏了很多,很多煙塵都已經散去,相反,距離己方大概三四公里外的空地上則是冒出了無數的炮彈炸開火花。
借助炮彈炸開瞬間的亮光,他們甚至可以看到正在被炸飛的鬼子士兵身影。
顯然,為了發動突襲,鬼子部隊離開了他們構築了兩天的工事,暴露在空曠荒野中,並遭遇了後方炮群的精準炮擊。
而更遠處,隱約還能看見更多炮彈炸開的白光。
“那里應該是敵人炮群的位置吧?”
營參謀看著遠處的亮光推測道。
“大概是吧,也不知道炮兵們是怎麼確定敵人位置的。”
孫營長同樣有些疑惑。
正觀望間,突然己方陣地上機槍槍聲響起,而後幾發照明彈射向了天空。
明亮的照明彈下,己方陣地前方600800米處,隱約有黑影在蠕動。
在自家前線九二式、民24等重機槍響起後,那些黑影直接被子彈密集包圍。有黑影直接彈射了起來,向著旁邊溝壑躲去。
“嘿嘿,肯定是想抵近偷襲的鬼子。他們沒想到自家炮群這麼快就被咱們炮兵壓制,結果距離咱們陣地還遠就暴露了。”
看著正在被己方重機槍“蹂躪”的黑影,營參謀忍不住露出笑意。
………………………………
山東第4縱隊後方5公里處,是4縱的炮群。
30余門75毫米野炮分散在陣地里,正在朝著前方猛烈炮擊。
其實4縱剛從山東打進東北時,是沒帶重炮的。
畢竟他們屬于南路軍部隊,需要翻越燕山100公里山路,然後由錦古線打過來。
山路崎嶇,重炮難行,他們之前列裝的重炮便大都留在了原根據地。
不過,張雲佔這些領沈陽等地時繳獲了鬼子500多門中大口徑身管火炮,以及數量龐大的炮彈。
于是張司令大手一揮,就將繳獲的火炮、炮彈連同部分三九式105毫米榴彈炮、四一式76毫米榴彈炮等,都移交給了南路軍。
于是,南路軍各個縱隊便有了自己的炮群,而前線部隊也有了更多的山炮、迫擊炮。
如果算上獨立支隊2縱、冀南先遣縱隊、決死縱隊的炮兵部隊,以及之前就留在這里獨立支隊炮團,南路軍便在通遼戰場聚集了包括120門美國M1型155毫米重型加農炮在內的1484門身管火炮,以及數量更大龐大的迫擊炮。
毫不夸張的說,如果把雙方的火炮都算上,整個通遼地區便成為東北亞戰場上火炮密度最高的戰場,沒有之一。
為了更好發揮出這樣龐大規模火炮炮群的威力,南路軍司令便直接委托獨立支隊炮團團長王大川,成立了通遼戰場戰場炮兵協同作戰指揮部,統籌各個縱隊的炮兵。
各個縱隊的炮群雖然分散在不同位置,承擔著掩護自家部隊的任務,但卻憑借著密集的電話網和報話機,連同大量炮聲偵測設備,共同組成了一個統一的火控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