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歸真之門
塵穿越界門時,背後三對光翼突然自行收攏,在脊骨處凝成九色光輪。光輪轉動間,眼前虛空如水波蕩漾,顯露出一座青銅巨門。門高九千丈,門楣刻\"歸真\"二字,筆鋒如劍,竟與當年光之子佩劍如出一轍。門縫中泄出的氣息非清非濁,觸之如同時空凝滯。
門環是兩條餃尾青銅龍,龍楮瓖嵌著道劫樹果核。塵剛欲叩門,左首龍楮突然脫落,果核內迸出光之子虛影︰\"入此門者,需歷三劫——斬前塵、滅己身、歸真我。\"話音未落,右首龍楮炸裂,核中飛出灰霧裹住塵全身。
二、前塵幻境
灰霧入體,塵眼前浮現萬千幻象。首幕是幼年拜師場景,師尊面容卻變成噬道皇;次幕為初掌真源劍時,劍身突然長出獠牙反噬;至第九幕,竟現出他化身道主後,親手將太虛界煉為道器的恐怖畫面!每個幻象都直指道心破綻,引動體內道源紊亂。
最險惡的是最後一幕——光之子在歸真門前自毀道種,爆發的波動摧毀九界。塵體內道樹種因此震顫,根須刺破丹田欲出。危急時,脊背光輪逆轉,輪輻刺入周身大穴,強行穩住道基。劇痛中,他猛然醒悟︰\"此非幻象,是歸真劫預演!\"
三、青銅古道
通過前塵劫考驗,青銅巨門轟然中開。門後是條蜿蜒向上的古道,台階皆由青銅修士尸骸鋪就。每踏一步,腳下尸骸便浮現生前記憶。第七步時,某具尸骸突然抓住塵腳踝,其掌心道紋竟與塵同源!記憶涌入顯示,此人正是前代嘗試歸真的太虛修士。
古道盡頭是座殘破道觀,觀前立著九尊青銅像。居中者面容模糊,雙手捧著的正是塵那枚道樹種。當塵靠近時,九像同時睜眼,眼中射出灰白光束。光束交織成網,網上每個節點都是個小世界,界中正重演著塵畢生經歷的重大抉擇。
四、抉擇之考
首節點重現當年對抗混元道童的場景。此次幻境中,塵選擇接納而非斬滅道童。結果混元道與太虛道完美融合,九界提前進入歸真紀元。但細觀發現,這種\"完美\"背後是萬千修士道心崩潰——他們無法承受雙源沖擊,淪為行尸走肉。
次節點展示另一種可能︰塵在道種入體時選擇排斥混沌道源。結果太虛界因缺失混沌平衡,道劫樹枯萎,九界靈氣枯竭。每個抉擇都導向不同終局,但都難逃缺憾。當塵試圖創造新選擇時,九尊銅像突然齊誦︰\"歸真非全,取舍即道。\"
五、己身劫起
通過古道考驗,塵踏入道觀廢墟。觀中僅存半截石碑,碑上刻著\"斬己台\"三字。剛念出碑文,體內道樹種突然暴長,根須穿透五髒六腑。同時脊背光輪離體,在空中分解為九枚道印。每枚道印代表一種道源,此刻竟開始互相吞噬!
最可怕的是神識分裂。塵清晰感到自我被撕成九份,每份都堅信自己才是本體。九份神識爭奪主導權時,肉身因此龜裂。左半身化為灰晶,右半身變作白玉,胸口道樹種則瘋狂抽取兩半精華。就在即將徹底崩潰時,碑文\"斬己台\"三字突然飛起,化作鍘刀斬落。
六、斬己明道
鍘刀落下的剎那,塵九份神識同時劇痛。痛苦中他忽然頓悟︰九識皆我,何必相爭?當即放棄抵抗,任由鍘刀斬碎所有神識。粉碎的神識如雪紛揚,在虛空中重組為全新意識。此意識既包容九源特性,又超脫其外,如同站在更高維度俯瞰。
肉身因此重鑄。左半灰晶化為\"混沌骨\",右半白玉凝成\"太虛肌\",胸口道樹種開花結果,果內坐著個三寸高的透明小人——正是歸真後的本我道嬰。道嬰睜眼時,殘破道觀突然復原,匾額顯出\"歸真觀\"真容。
七、歸真三問
道觀正殿供奉著無面神像。塵剛踏入殿門,神像突然開口︰\"一問︰道源為何?\"聲如九界共鳴,震得道嬰搖晃。塵思索間,殿柱浮現歷代歸真者的答案。有言\"道源即法則\",有稱\"道源為本心\",更有極端者答\"道源為虛妄\"。
塵未急于作答,而是引道嬰離體。嬰手輕點,將九枚道印重組成環。環中顯現太虛界現狀︰修士們正因道源之爭分裂。道嬰開口,聲若清泉︰\"道源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執相求之,反失其真。\"神像聞言,左眼突然凝實,化為星辰。
八、二問三劫
\"二問︰劫從何生?\"神像右眼射出九色光,光中演化萬界劫難。塵目睹噬道皇本相——竟是光之子當年斬出的恐懼化身;混元劫本質是道源失衡的自我調節;甚至歸真劫本身,也不過是更高層次的存在篩選道種的方式。
道嬰雙手結歸真印,背後浮現九界道劫樹虛影。樹影交融處,顯出一條被刻意掩埋的因果線︰\"劫因求存起,因執而盛,因悟而消。\"話音剛落,神像右眼化為皓月,與左眼星辰交輝。殿頂突然洞開,露出外層虛空——那里懸浮著更多歸真觀!
九、三問終極
\"三問︰歸真何處?\"神像雙手合十,掌縫迸發刺目強光。光中浮現無數歸真者的終局︰有的化道補天,有的另闢新界,更多的則是消融在歸真路上,成為古道台階的一部分。最震撼的是光之子結局——他並未真正歸真,而是將自己拆解為九界道種!
塵的道嬰突然躍入強光。在光中,它同時經歷所有歸真終局,又超然其上。當光芒達到極致時,道嬰與塵同時開口︰\"無處可歸,無真可求。歸真者,不過放下歸真念。\"神像聞言大笑,面部徹底凝實,赫然是塵自己的容貌!
十、觀主之謎
神像面容定格後,整座歸真觀突然縮小,飛入塵的眉心。內視發現,觀中多出個袖珍神像,正在識海開闢歸真界。界中流淌著陌生道源,既非太虛亦非混沌,而是純粹的\"存在之力\"。道嬰盤坐神像肩頭,開始自動推演更高層次的道法。
就在塵沉浸新境界時,背後突然傳來腳步聲。回首望去,台階上站著九道身影——正是他在抉擇之考中見過的各種可能性的\"自己\"!為首的灰晶塵冷笑︰\"你以為斬了己,我們就真的消失了嗎?\"
十一、諸我之爭
九個\"塵\"各具特質。有專修太虛道的白袍塵,有徹底混沌化的灰晶塵,更有半人半器的青銅塵...他們代表被斬滅的可能性,此刻卻因歸真觀認主而復生。九人齊攻,招式皆與塵同源卻更極端。白袍塵的太虛劍氣純粹到極致,反而形成道源真空;灰晶塵的混沌吞噬毫無節制,連空間概念都一並吞沒。
最棘手的是居中女相的青娥塵——她由塵心中對青娥的執念所化,招式不帶殺意卻直指道心破綻。每當塵欲下殺手,道嬰便劇烈震顫。激戰三日,歸真界因此動蕩。塵發現,每擊敗一個\"自己\",識海神像就黯淡一分。這才驚覺︰諸我皆是道基,斬盡則歸真失敗!
十二、諸我和一
塵突然收劍盤坐,任九身攻擊加身。道軀破碎之際,道嬰結出歸真印。印光籠罩諸我,將其化為九枚道符。符紙自動疊合,在道嬰掌心組成立體道圖。圖成時,九身殘念齊聲嘆息,化作流光沒入神像。神像因此長出九條手臂,每條手臂掌心都睜著道眼。
歸真界因此穩固,界中生出九種道泉。白袍塵化太虛泉,飲之可純化道源;灰晶塵變混沌泉,浴之能強化體魄;青娥塵凝情泉,照之可明本心...塵的道嬰取九泉水調合,煉出首枚\"歸真丹\"。丹成時,虛空降下道音︰\"九我歸一,歸真始成。\"
十三、歸真之秘
服下歸真丹,塵進入玄妙狀態。他同時存在于九界每個角落,能感知所有道劫樹的脈動。最震撼的是發現九界實為一體——如同九片花瓣,共生于同一株\"歸真花\"的花托。而所謂的歸真天,不過是花蕊處的微塵。
更驚人的是光之子蹤跡。循著道種感應,塵在歸真花蕊處發現光之子的沉睡道體。他並非失敗,而是主動將自身化為花心,以維持九界平衡。當塵的道嬰觸踫光之子時,後者突然睜眼︰\"終于等到傳承者...\"
十四、傳承之重
光之子道體已與歸真花同化,無法移動。他指尖輕點,將畢生感悟傳給塵。記憶中最震撼的是歸真花的來歷——此花生于\"元初道主\"的墳冢,而所謂的噬道皇、混沌劫,不過是墳冢守護者的考驗。真正的歸真劫,才剛剛開始。
傳承結束時,光之子道體開始晶化。他最後告誡︰\"元初道主未死,只是沉睡。九界修士,皆是他夢中生靈...\"話音未落,整個歸真花突然震顫。花蕊深處睜開九只巨眼,正是塵在太虛界見過的噬道皇本相!
十五、道主甦醒
巨眼開闔間,歸真花開始枯萎。花瓣九界)邊緣卷曲,道劫樹集體落葉。光之子晶化的道體突然炸裂,碎片如箭射向巨眼。趁此間隙,塵被強制送回青銅門前。歸真界中的神像突然傳訊︰\"速歸太虛,道主將醒...\"
塵穿越界門時,背後傳來驚天咆哮。回首驚見歸真花正在崩塌,花蕊處伸出覆滿道紋的巨手。更可怕的是,他體內道嬰突然灰化半邊,歸真界因此失衡。九眼巨人的意念穿透界壁︰\"螻蟻...安敢擾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