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一大早,大灣宣慰司使,以及巡檢司一眾官吏便浩浩蕩蕩的趕來迎接,零零總總不下三百人。
不過,面對三萬余的水師兵士,這點兒人屬實不夠看。
戚繼光與大灣宣慰使簡單的寒暄之後,介紹道“本帥身邊這位大人,是朝廷來的欽差。”
宣慰使一怔,繼而慌忙行禮“小臣李承,恭請聖安。”
“朕安。”
宣慰使起身,又是一禮,“見過欽差大人。”
李青微微頷首,輕笑道“我也姓李,說起來咱們還是本家呢。”
李承稱是,心里卻泛起了嘀咕——咋感覺這欽差笑的不懷好意呢?
“欽差大人,戚將軍,小王昨日收到消息,就下達了公示,將軍可盡情演武,只要別把炮口朝著大灣島上就可。”李承客氣道,“小王于府上備了酒宴為兩位大人接風,請。”
“不了。”戚繼光道,“本帥重任在身,無福消受了,李宣慰使宴請欽差大人便是了。”
李承瞧了眼海岸停靠的艦船利炮,咽了咽唾沫,干笑道
“是是,正事要緊,戚將軍忙,有需要知會一下小王,力所能及之內,小王絕不推辭。”
戚繼光移開目光,看向其身後的人群,道“哪個是巡檢司巡檢?”
少頃,一個身材矮胖的中年男人,快速走到人前,躬身一禮,道“下官巡檢王勝,見過戚將軍。”
“下次往前面站站,你可是朝廷欽點的巡檢,從九品也是大明的官員!”戚繼光意味深長的來了這麼一句,隨即道,“你是大灣巡檢,對此地最是熟悉,本帥演武期間,你就待在軍隊吧。”
“啊?”
“王巡檢有意見?”
“不不,下官不敢。”王勝訕訕道,“還請大帥稍候片刻,下官給下屬交代一下。”
見此一幕,李承心里不由打了個突。
還沒等他細想,便听年輕的欽差大人笑道“既然李宣慰使都準備好了酒宴,本欽差就卻之不恭了,李宣慰使請。”
“啊,欽差大人請,欽差大人請。”
李青點點頭,看向戚繼光,道“戚將軍留步。”
“欽差大人慢走。”
~
大灣宣慰司。
李承依照慣例召來麾下將官,並帶頭再次向李青大禮參拜,高呼皇帝陛下萬歲,以彰顯對大明皇帝的恭敬。
這倒不是李青有多牛,牛的只是‘欽差’這個身份,對方拜的也只是皇帝,而非拜李青。
李青只是代為受禮。
一陣場面之後,宴席正式開始。
山珍不多,海味卻不少,足足二十余桌,由于戚繼光及其部下將官的缺席,顯得空空蕩蕩。
幾杯之後……
李承忍不住問“欽差大人來此,可是皇帝陛下有旨意?”
李青沉吟了下,道“李宣慰使,朝廷融合漠北,以及對西域的扶持,這些你當也都听說了吧?”
“小王確有耳聞。”李承點點頭,心中卻是更疑惑了,同時,警惕心大起。
李青笑了笑,道“真要論親疏遠近,大灣離大明更近,你可知朝廷為何沒有對大灣進行扶持?”
“小王對朝廷,對皇帝陛下一向是忠心耿耿啊。”李承心情愈發忐忑,忙道,“例行的朝貢,小王一次未曾落下過,小王對朝廷的忠心天地可鑒!”
李青呵呵笑道“李宣慰使莫慌,本官不是責難你什麼,不要緊張,本官是說……朝廷現在有意對大灣進行援助扶持。”
“啊?”李承一怔了下,繼而喜形于色地站起身,雙手抱拳向上拱了拱,“皇上聖明,皇上仁德……”
一番表演之後,李承重新坐下,諂笑道“不知朝廷的扶持是指……?”
李青說道“大灣是朝廷對外貿易的港口之一,不像西域漠北那般窮困,你們缺的不是錢財,而是安全。”
“安全?”
“不錯!”李青正色道,“實不相瞞,戚將軍興師動眾的來此演武,正是為了防範敵寇!”
“敵寇……”李承的驚喜改為驚嚇,不是因敵寇,而是被朝廷嚇到了,訥訥道,“欽差大人該不是說……朝廷要在大灣駐軍吧?”
“你很排斥?”
李承心中一凜,忙道“小王不敢,只是倭寇已然被戚將軍蕩清,如此……小王也是怕朝廷平白花費,呃呵呵……如今,朝廷已經放開了民間與日本國的貿易往來,倭寇也犯不上再……小王這里一直風平浪靜,怎好讓朝廷破費?”
“誰告訴你是倭寇了?”
李青淡然道,“這次的敵寇,亦或說未來的敵寇,將不再局限于倭寇,而是西方諸國。”
無憑無據的,李承哪里會相信,只當是朝廷要對他動刀,不禁肝膽欲裂。
“欽差大人啊,小王一向忠心耿耿啊……”
一眾將官也面色大變,一時間,宴席喜氣全無,氣氛凝重至極。
李青神色如常,似乎一點都沒嗅出空氣中的火藥味,兀自說道“如沒有朝廷的照拂,日子越來越艱難的日本國,早就張牙舞爪了,朝廷對西域都可以平等待之,將其完全視作自己人,又怎會對大灣大打出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李承默然。
一眾將官也是敢怒不敢言,雖然對方只有一人,可一想到戚繼光的數萬水師,又如何敢惡向膽邊生?
半晌,
李承硬邦邦道“敢問欽差大人,朝廷的意思是……?”
“增設大灣衛。”李青說道,“由水師構成的大灣衛。”
“兵士取自哪里?”
“自然是本地啊!”李青笑著說。
“啊?”李承吃驚的張大嘴巴,一臉不可置信。
李青笑吟吟道“現在,李宣慰使還覺得朝廷欲對大灣不利嗎?”
李承搖了搖頭,繼而補充道“小王從未作此想。”
“朝廷會一定數額的艦船、大炮,不過,大灣方面也要出資一部分。”李青說道,“李宣慰使沒意見吧?”
“沒意見,沒意見。”李承連連搖頭,喜形于色。
李青緊跟著說道“此外,朝廷還要在此設立一個布政司,你不用擔心什麼,如此旨在更好的建設大灣,朝廷對大灣扶持將遠超西域……你還是大灣的王,世襲的王……”
“設立布政司……”李承皺了皺眉,還未再說什麼,
李青先一步道“李宣慰使不妨好好想想,是朝廷對大灣不聞不問好,還是朝廷對大灣大力扶持好,即便是站在李宣慰使個人角度上,如果沒有朝廷的認證,又是否能坐得穩王位?”
李承一滯,悻悻點頭。
李青繼續道“大灣從來都是大明的疆域,這點李宣慰使認可吧?”
“這是自然!”李承忙擺出恭敬姿態。
“所以啊……”李青拍著李承肩膀,意味深長道,“朝廷對疆域的一切事務,有著絕對的掌控權,不是嗎?”
李承一凜。
話到這份兒上,他哪里還不明白,要麼听從朝廷的安排,要麼自己被‘安排’。
戚繼光的抗倭戰績如何,與日本國接觸頻繁的李承再清楚不過,那些個浪人提及戚繼光時,一個個如同見了鬼似的……
現在戚繼光就在大灣,且還是兵多將廣,武器精良,想要對大灣來個推倒重來……易如反掌!
短暫的權衡利弊之後,李承當即識時務者為俊杰——
“小王听命!”
“李宣慰使果然是聰明人!”李青笑吟吟道,“既如此,李宣慰使不妨早些建設布政司,朝廷很快就會派人來。”
“……是。”
李青滿意笑道“李宣慰使對朝廷的忠誠,對皇上的忠心,本欽差會如實上奏,大灣是大明的疆域,李宣慰使是大明的臣子,大明朝廷、皇帝陛下,對自己人一向慷慨。”
事已至此,李承也只好接受,一遍遍在心中想著——最起碼,自己還是大灣的王,且得到了朝廷支持,自己這個王的地位,還會更穩當。
如此想著,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了。
酒席宴散。
李青找到戚繼光說了下經過,而後道“我要先去一趟京師,再回一趟金陵,約莫……半個月再來,這期間,可以適當的震懾一下這個李承。”
戚繼光緩緩點頭,沉吟道“這樣的話……改土歸流就不是改土歸流了啊。”
李青好笑道“大灣孤懸在外,怎可能是一日之功?強行改,也是白改,一點一點潛移默化才是正道。”
頓了頓,“你認識徐渭吧?”
“啊?認識……”戚繼光驚愕道,“侯爺該不是想讓他擔任大灣布政使吧?”
李青頷首道“以文教化是不二之選,徐渭最擅長這個,而且這兩年他在金陵也做出了一番成績,且張居正上疏為他謀了個正式官職,已然是正經官員了,雖是破格提拔,可大灣也是新增設的,且大灣孤懸在外,也不會受到同僚排擠。”
戚繼光思及昔年二人短暫的交集,緩緩道“徐文長確實不凡,不過……他願意嗎?”
“這就不是他說了算了。”
李青淡然道,“聖旨一下,皇命難違!”
戚繼光咂了咂嘴,訕然道“好像……也是哈。”
喜歡長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長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