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人有話不妨明說。”
人群中有人開口,繼而引起一陣附和。
踫上海瑞這麼號人,他們也沒太好的辦法,正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只要受損的利益,低于干死海瑞的超級大風險,他們就不會輕易那般做。
海瑞說道︰“本官只為踐行朝廷的國策,遵循皇上的旨意,非是要為難誰。百姓投獻的耕地,隱瞞未報的耕地,該還田的還田,該補稅的補稅,僅此而已。”
海瑞說的輕松,在場之人卻是心頭沉重。
“諸位若無異議,便回去準備吧,本官還有公務在身,就不留諸位了。”
眾人一怔,繼而一凜。
“海大人來應天,不就是為了清丈田畝嗎,還能有什麼公務?”
沒必要解釋的海瑞,解釋說︰“清丈田畝針對的可不是地主,還有百姓。”
人群驚呼︰“難不成,海大人還要跟全應天的百姓開會不成?”
“有何不可?”
“應天府多少百姓,海大人沒個具體數字,總該有個大概了解吧?”有人冷笑,“這麼多百姓,海大人如何展開?還是說……海大人準備住在金陵不走了?”
海瑞說道︰“本官自有本官的辦法。”
“海大人真要如此嗎?”人群中有人生硬的發聲。
海瑞︰“誰在說話?”
“……”眾人憤怒,無人敢認。
“不送。”
~
事實證明,海瑞沒辦法跟全應天的百姓開會,不過,他也不需要。
海瑞沒用金陵日報,而是以官府的名義張貼告示,告訴百姓——海瑞來了。
信息迅速傳播開來,傳至大街小巷,傳至千家萬戶,傳至城內城外……
霎時間,平地起驚雷。
無數百姓蜂擁而來,將欽差行轅圍的是個水泄不通,個個狂熱。
如趙貞吉所言,海瑞已然被架了起來,人們都相信海老爺能為他們爭利。
一封又一封的狀紙,遞到了海瑞面前。
誰家地被佔了了,誰家閨女被調戲了,誰誰吃飯不給錢了……
與清丈田畝有關的,與清丈田畝無關的,大事小情,各種矛盾,一股腦全甩給了海瑞……
海瑞縱是個鐵人,一天十二個時辰不吃不喝,也萬萬判不了,數以萬計的案子。
只好出面呼吁百姓相信官府,把與清丈田畝無關的狀紙,遞交給專門負責的衙門。
奈何,百姓不听,亦或說不相信官府,他們只相信海瑞。
這一幕,完全超出了可控範圍。
不過,金陵各大士紳地主,卻是樂意見得。
他們巴不得海瑞分身乏術,什麼也干不了,從而進行不下去清丈田畝。
結果,他們如願了。
應天府人太多了,而且百姓不管大事小情,全權讓海老爺處理,只讓海老爺處理……
若非直隸六部擔心局勢不可控,進而再見淳安之事,特意派了眾多衙役維持秩序,且對進城告狀的百姓予以驅離,偌大的欽差行轅都能被撐破。
即便如此,欽差行轅所在街巷,一樣是人滿為患,交通都癱瘓了,別說車馬,人都過不去。
連李青都覺得海瑞難以善了,準備出山助他一臂之力,不料,正欲相助之際,海瑞卻表示——我可以解決。
這話換之旁人,李青或有質疑,不過海瑞如此說,李青相信。
一直以來,海瑞都是個實干派,要強卻不逞強。
李青也希望海瑞能自己解決,正所謂——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如若在所有人看來不可能解決的事,被海瑞解決了,那海瑞的威懾力必然會再上層樓。
隨之而來的刁難,也必然會偃旗息鼓。
事實證明,海瑞確實有辦法。
當然了,他的辦法並不高明,只有兩個字——接招!
百姓讓他處理,那就他處理……
其實,海瑞不是一個人,他面對的情況,早在一百八十多年前,就有人經歷過了。
那個人的選擇是——我來干。
海瑞只是與那個人做了一樣的選擇。
不錯,那個人就是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之後的朱元璋。
海瑞開始超級高強度的工作,以恐怖的精力,超高的效率,去處理矛盾糾紛,滿足百姓的需求。
海瑞火力全開,一天十二個時辰,八個多時辰都在處理事務,平均一個時辰,能處理二十件以上的案子,一天打底處理兩百件事。
如此龐大的工作量,如此高的效率,根本不可能完全保證公正性。
海瑞的理念只有一個——事實不清,各執一詞的情況下,只偏向窮苦百姓。
說好听點海瑞是劫富濟貧,說難听點海瑞是仇富。
雖然判案不足夠公正,可取得的效果卻是極好。
因為絕大數情況下,都是窮人受富人欺負。
而且,富裕些的人家即便受了冤枉,即便利益受損,也不會舍得一身剮,更不至于活不下去,可若是貧苦之家受了冤枉,利益受損……就是另一種情況了。
事情太多了,海瑞只能如此,唯有如此。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過,卻間接造成了一種現象——幸福者退讓。
眼瞅著海瑞是這樣的海瑞,漸漸地,一些個富裕些的人便主動選擇息事寧人了,社會矛盾在無形中消弭了大半。
不過,又引出另一種現象。
窮苦百姓見海老爺這般為民請願,膽子越來越大,逐漸有百姓開始秉承著‘有棗沒棗打兩桿子’的心理,開始向上層階級‘動刀’。
海瑞來者不拒,一樣接招兒。
事實清晰,海瑞秉公處理,事實不清……倒霉的就是地主商紳。
這一下,大人物們坐不住了。
直隸六部立即向海瑞施壓,不過,這次不再是魚肉鄉紳,而是沽名釣譽。
對此,海瑞只有一句︰“諸位大人可以向朝廷彈劾。”
直隸六部當然彈劾,同時勒令海瑞立即停止判案,理由很簡單——朝廷讓你來清丈田畝,不是讓你來判案的。
對此,海瑞只有一句︰“朝廷也沒說不讓我判案。”
諸大佬勃然大怒。
海瑞我行我素。
只數日功夫,一直冷眼旁觀,樂于看熱鬧的各部便積極起來,不再坐視百姓‘麻煩’海瑞,開始主動接收百姓的狀紙,開堂問案。
紛紛搶著‘為民做主’。
眾大佬不是沒想過蠻橫鎮壓,可已然失了先手,在海瑞高強度為民請願的情況下,百姓情緒已被點燃,這種時候搞蠻橫鎮壓,結果只有一個——淳安之事立時再現!
應天府不比淳安,屆時,海瑞或許會死,但他們也絕對好不了。
海瑞一個舉人,一個八品的縣丞,與他以命搏命,實在太虧了。
諸大佬氣郁至極,卻也不得不遵守——幸福者退讓。
隨著官府積極勤快起來,社會矛盾得到了大幅度減緩……
事態發展到這一步,官府也只能選擇公正,不然,百姓出了衙門,還會去欽差行轅。
渾濁已成常態且死氣沉沉的官場,隨著海瑞到來,清澈起來,也快速流動起來……
其實,前後也只用了半個多月。
半個多月的時間,金陵城內外,乾坤朗朗。
朱載à想做卻不敢做,做不到的事,海瑞做了,且做到了。
結結實實割了一刀大富。
雖然不算狠,也就削了個頭皮,卻著實讓大富的極小一部分財富流向了底層百姓手中。
財富沒有明著流向朝廷,可也在無形中減輕了朝廷負擔。
隨著百姓手頭寬裕,這多出來的余錢無論是用來扛風險,還是拿出去消費,都能為朝廷財政減輕壓力……
這一波下來,窮苦百姓得了實惠,海瑞收獲了同僚的敵視,鄉紳的罵聲,其實,在諸多百姓心目中也算是毀譽參半。
因為在此次事件中,不少相對富裕些的百姓,利益也受損了。
海瑞以不足夠公正的方式,完成了相對較小的程度上的均貧富。
雖然有些不講理,但要是講理……也不可能完成這一成果。
于是乎,關于海瑞的負面信息,逐漸流傳開來。
在小說業興旺的當下,寫個話本,編些故事,以此往一個人身上潑髒水,既簡單,又能起到不俗的效果,而且也很難溯源。
正所謂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真心想搞臭一個人並不難,若是有“上面人”特意關照,就更難找了。
不過,就當下而言,這並不足以搞垮海瑞,因為在此次事件中得到實惠的人,遠多于利益受損的人。
對此,海瑞也沒多麼憤慨,這種事不是今日才有,早在做教諭那會兒,因遵守朝廷制度沒給上官行禮,就被人冠以‘標新立異、沽名釣譽’等字眼的頭餃。
在官僚的語境中,所謂的‘海筆架’,可不是什麼褒義詞。
淳安之事發生後,他就被人編排過,如今再被編排,海瑞也多少習慣了。
李青讓朱載䤑捋伴棬狨痋@き罩萑氈ㄗ雋順吻澹 浴鍛春蘚H鸕牡降資悄男┤恕肺 晏猓 松釷 br />
此舉在極大程度上,為海瑞挽回了名望。
如此一來,也讓李家成了‘叛徒’,成了士紳大富的眾矢之的,不過,又奈何?
莫說在應天府,縱是在京師,又有誰能奈何李家?
這才是李家權勢正確的打開方式……
喜歡長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長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