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來了。
百姓奔走相告。
士紳官員卻是頭疼不已。
能不頭疼嘛,海剛峰魚肉鄉紳的事跡,時至如今,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雖然海瑞只是一個縣丞,一個八品官,可欽差素來是見官大一級,縱是六部尚書,也不敢不當回事兒。
還是照例給了足夠的待遇,聯袂迎接了海瑞,準備了不錯的欽差行轅……場面上給足了海瑞面子。
海瑞頭天下午到,次日一早,趙貞吉就登門拜訪李青。
雖然李青說的頭頭是道,可趙貞吉還是擔心,擔心海瑞和心學產生惡性化學反應,致使局勢不可控。
李青理解趙貞吉,而且好多年沒見海瑞了,他也想去見一見。
乘上趙貞吉的轎子,二人聯袂去了欽差行轅。
剛進行轅,便見海瑞指揮著兵士往外搬東西,忙的是個熱火朝天。
二人對視一眼。
趙貞吉︰看吧?
李青︰這咋了?
海瑞一眼就看到了李青,怔了一下,也顧不上招呼兵士了,忙快步上前,想行禮,卻又及時止住了,只對趙貞吉作了一揖,道︰
“見過趙大人。”
趙貞吉斂去雜緒,還了一禮,溫和道︰“剛峰兄無需多禮,我是巡撫,你是欽差,嚴格來說你比我品級高,至少現在是。”
海瑞黝黑的面龐擠出一絲笑,輕輕點了點頭,這才看向李青,神色激動中帶著怔然。
許久不見,永青侯還是那個永青侯,一如當初行俠仗義時那般,只是相比當時的落魄,此時的永青侯更加風姿綽約,更具風采。
雖然早已相信,可事實擺在眼前時,海瑞仍難以平靜。
李青也在打量海瑞。
海瑞早已不再年輕,不過變化倒也不是太大,還是昔日那個瘦高個,因不苟言笑導致面部輪廓看起來比較生硬,給人一種不好說話的感覺。
當下人多眼雜,李青也不好寒暄,只是點了點頭。
海瑞迅速收斂雜緒,說道︰“去後院說。”
二人頷首,移步至後院客堂。
吩咐讓人上了茶,又以要談公事為由,打發兵士、下人遠離,海瑞這才向李青行禮︰
“見過永青侯!”
李青微微頷首,笑道︰“不必拘禮,你是主人,我們是客,快坐下說。”
海瑞猶豫了下,這才坐上主位。
有趙貞吉在,海瑞不好敘舊,問道︰“今日侯爺和趙大人來訪,可是有公務?”
趙貞吉假借抿茶,避開海瑞拋出的問題。
李青說道︰“其實也沒什麼大事,朝廷在金陵推廣心學,你總該知道了吧?”
海瑞點點頭。
“你怎麼看?”
趙貞吉手上一頓,接著,繼續若無其事的品茗。
海瑞也有些意外,想了想,道︰“下官對心學涉獵不深,既然侯爺問了,下官就說一說淺顯的看法吧。”
斟酌了下措辭,海瑞說道︰“短期來看是好事,長期來看……未必是好事。”
“哦?剛峰兄何以這麼說?”喝茶的趙貞吉不喝茶了。
海瑞說道︰“來之前,下官就听說了趙大人講學之事,大學之道在親民,下官亦深以為然,若心學止步于此,這當然是好事,可心學不止于此。”
趙貞吉放下茶杯,上身微微前傾。
海瑞繼續說道︰“如今的孔孟學說,受程朱理學影響頗大,以至于思想上已然僵化,以心學打破僵局是個不錯的辦法,有助于思想開拓,可問題也出在這里。”
趙貞吉很有涵養,既不打斷,也不反駁,好整以暇的听他繼續說。
李青也沒發表意見。
“思想不同其他,這方面沒有度……”似是覺得這樣說不太貼切,海瑞又換了一種說法,“可以不讓人做,可以不讓人說,卻做不到不讓人想。即便皇上,也做不到。”
李青開始喝茶了。
趙貞吉卻是眉頭緊鎖……
好一會兒,趙貞吉沉吟著說︰“剛峰兄這話確有幾分道理,這個度是不好把控,可若是推廣心學不為推廣心學,只為重塑已然僵化的孔孟學說呢?”
“一樣的。”海瑞說道,“開拓思想這個口子一開,就再難阻住,因為一朝又一朝一代又一代的皇帝,都以禁錮思想為治國之根本,就如蓄滿水的堤壩,閘門一開,便是滔天洪流。”
趙貞吉微微變色。
其實,他也有過這樣的擔心,可權衡利弊之後,仍是覺得推廣心學,以心學重塑孔孟學說,利大于弊。
趙貞吉沉默片刻,問道︰“不知剛峰兄是贊同居多,還是反對居多?”
頓了頓,“今日只是私下相聚,剛峰兄可暢所欲言,出的你口入的我耳……呃,對侯爺,剛峰兄總該信任吧?”
從一進門,趙貞吉就一直稱呼海瑞的號,為的就是拉近關系,好教他以大局為重,莫影響了心學推廣。
可話到此處,他又覺海瑞未必听勸,故才激海瑞說實話,好讓永青侯來解決。
不料,海瑞接下來的一句話,讓他錯愕當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然短期是好事,長期未必是好事,但下官仍贊同心學推廣,以心學重塑儒學。”
好一個峰回路轉,趙貞吉竟沒跟上趟兒,下意識道︰“剛峰兄何以如此說?”
海瑞默了下,道︰“因為更遙遠的將來,是好事。”
趙貞吉一怔,旋即明白海瑞話中深意,不由得也沉默了。
他臉上並無開心,海瑞亦然。
李青卻是笑眯眯地放下了茶杯,道︰“趙巡撫不妨將你的擔憂,一並與海欽差說了。”
趙貞吉猶豫了下,點點頭,將之前在小院兒與李青說的話,又陳述了一遍。
海瑞一陣錯愕,苦笑點頭說︰
“實不相瞞,即便今日趙大人不說這些,下官也不會如趙大人擔心的那般做事。”
“啊?”
這下,趙貞吉是真的驚訝了。
海瑞看了李青一眼,又看向趙貞吉,嘆道︰“你我都能看到的事,永青侯和太上皇、皇上,怎會看不到,可他們依舊選擇如此,我們也只能為國為民,只能屈待了君父,不能屈待了天下蒼生……君父如此良苦用心,我們豈可辜負?”
“孟子雲︰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不外如是,君父可,我們豈能不可?”
趙貞吉默然。
海瑞也是神色黯然。
他們有能力,有擔當,有為國為民的大義之心,也有一顆忠君的熱忱之心。
歷朝歷代,長久以來,大多數官員都是寧可屈待百姓,不可屈待君父,如海瑞、趙貞吉這樣的官員,雖然很不贊同,可若是真反過來,他們也不太能接受。
他們的理想是兩全其美。
可現實往往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于他們而言,這只是兩利相權取其重,而非皆大歡喜的共贏,自不會如何開心。
李青則是說道︰“時代的發展,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時下大明到了這個階段,只能舍小取大,不用太共情你們的君父,你們的君父並不難過。”
也是你的君父……二人默默補了句。
海瑞如此,趙貞吉也算是得償所願,可卻沒有想象中的愉悅和輕松。
沉默了好一陣兒,趙貞吉從負面情緒中抽離出來,說道︰
“自打得知剛峰兄來應天府,許多士紳官員都不太開心呢。”
海瑞明白他的意思,正色道︰“下官不會行釜底抽薪之事,昔年淳安之事,不會發生在應天府。”
作為兩京之一,作為大明立國之基石,應天府的政治意義太大了,而且,應天府可比淳安縣大太多了,若是來個大規模暴亂,可真就無法收場了。
趙貞吉听海瑞如此說,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舒了口氣,起身一拱手,道︰
“永青侯與剛峰兄是舊識,又是許多年不見,下官也忙的緊,就先告辭了。”
二人起身相送……
重新回來落座,海瑞面部線條柔和了幾分,緩聲說道︰“淳安民亂之事後,下官……”
“還是以‘我’自稱吧。”李青說。
海瑞點點頭,說道︰“如早年侯爺所言,我到底被檻送了京師,不過朝廷並未治我的罪,太上皇和皇上更是自降身份為我提升眼略……”
“也是在那時,我才真正明白你們的超遠戰略、偉大格局……海瑞何其有幸……”
李青失笑道︰“倒也不至于此,人活著,總歸是要有些事情做的,不過話說回來,太上皇確實不容易,也是真正意義上的明君、聖君。”
海瑞深以為然地點點頭,繼而問道︰“海外真的如太上皇所言那般嗎?”
“太上皇說的都輕了。”
李青一口飲盡溫熱正好的茶水,說道,“佛郎機的殖民化發展,已經到了盡頭,隨著尼德蘭王國革命的掀起,君主制已然被敲響了喪鐘,如秋後之螞蚱,蹦 不了幾天了。”
“我大明雖國情不同,可萬國交流如此頻繁、高效,這股子風早晚會吹到我們這里,只能提前布局,推廣心學不為推廣心學,便是緣于此。”
李青說道︰“與其被動,不如主動!”
海瑞認同,卻也非常擔心︰“未來……大明會如何?”
“大明還會是大明!”李青說。
喜歡長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長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