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
經過長達一年的考察,人選逐漸從一百三十二人,減少到一百人,再減少到八十,再減少到五十……最終,李青只選了三十六人。
事關重大,寧缺毋濫。
李青不想,也不敢冒風險,只能謹慎謹慎再謹慎。
年長不過三十五,年少二十出頭,都處于精力充沛的年紀,體魄素質亦是遠超常人,性格沉靜內斂、得失心淡薄。
哪怕面對李青這個大師兄,也沒有太多的狂熱。
靜室,
數十人聚集于此,個個眸正神清,略帶好奇的看向掌門、大師兄。
二人對視一眼。
“還是我來說吧。”
李青看向一眾師弟,說道︰“想來你們多少也能感覺到,這一年來我對你們格外關照。”
眾人緩緩點頭,仍不明就里。
李青解釋道︰“我這樣做自然是有原因的。我輩道士,從不只是獨善其身,今大明繁榮昌盛,然,一片大好的表面下,卻伴隨著禍患。此番,我欲帶你們下山匡扶正義……”
頓了下,“當然了,下山與否在你們,諸位師弟遵從本心即可。”
言罷,李青不再多說。
掌門開口道︰“萬不可勉強,下山不是享福去的,大師兄也不會一直與你們一起,想下山的上前一步,想留下的,待在原地即可。”
眾人面面相覷,一時難以消化。
李青也不急,只小口抿著白茶,神色平靜溫和……
事實證明,李青眼光不錯,三十六人中無一人留在原地,皆踏前一步。
李青肅然道︰“都再想想,莫一時沖動。”
良久,
仍無人動作。
李青吁了口氣,放下茶杯,說道︰“接下來……你們可能會感到匪夷所思,不要喧嘩,事後,也不可泄露其他師弟。”
眾人輕輕點頭,不知所以。
李青不再廢話,抬起手,一一取下偽裝……
茫然,愕然,悚然……
隨著李青動作,一眾師弟的面容上,種種神情一一變幻,精彩至極。
最終,化作震驚。
一個個睜大眼,臉上寫滿了不可思議、難以理解,吸氣聲此起彼伏,若非有言在先,饒是以他們的心境,也要驚呼出聲了。
李青恢復真容,說道︰“這就是你們大師兄的真實模樣。”
眾人一時無言。
對此,李青並不意外,只是問︰“怎麼,不相信我是你們大師兄了?”
如何不信?
武當山的主道觀中,真武大帝法身之下,張祖師法身旁邊,就是武當大師兄的塑像。
與時下的大師兄雖有出入,可整體輪廓並無二致。
可正因相信,才更為震驚。
都知道大師兄長壽,早在玉真掌門那會兒,大師兄就來過武當,為武當揚名……
可這都多少年過去了?
大師兄長壽他們完全能夠接受,畢竟,作為張祖師的唯一嫡傳弟子,不長壽才奇怪。
可……
這也太離譜了吧?
不僅長壽,且還不老?
張祖師都沒這能耐……
終于,有人忍不住開口問︰“大師兄,您,您已超越了張祖師,青出于藍了?”
李青︰“……”
解釋起來屬實麻煩,穿越這個感慨又太過抽象,小師弟們也未必听得懂,李青便做了個最省事兒的選擇。
——將錯就錯!
“可以這麼說。”李青頷首。
“嘶……!”
靜室溫度再次上升,還沒出正月,便已有了陽春三月的感覺。
李青心平氣和的等著一眾師弟心平氣和……
許久,
見基本都平復了激蕩心情,李青這才道︰“都回去準備吧,過些時日,咱們下山。”
頓了頓,“這期間也好好想想,若改變了主意,與我說一聲便是,不妨事的,前提是不要將今日之事泄露出去。”
“是。”
一眾師弟陸續走出靜室……
不多時,靜室便重新恢復清靜。
“大師兄,人數雖少,可終究犯了皇帝忌諱,真的……無事嗎?”事到臨頭,掌門還是有些不放心。
李青微笑道︰“放心吧,我從不做無把握之事。”
掌門輕輕一嘆︰“山下不比山上,花花世界,難保不會讓人沉淪,師兄你可要多加注意,莫讓師弟們走上歧途。”
“這確是個問題,我會好好加以引導。”李青深呼吸一口氣,道,“接下來的一年,我只做這件事。”
“嗯,師兄心中有數便好。”掌門幽幽一嘆,“下次師兄來武當,不知要何年何月,人有旦夕禍福,我這把年紀,我都不確定還有多少時間,不如趁師兄還沒走,尋摸一個掌門繼承人吧?”
李青默然。
“我少來武當,對一眾師弟的了解,遠不如你,還是你來選吧。”
掌門沉吟了下,“不若這樣,師弟來挑,師兄把關?”
“嗯…,也好。”
…
二月二。
龍抬頭,道士下山……
李青沒急著上來就開始懲惡揚善,只是帶他們游走大明山水,體味人間百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以說什麼也沒做,就只是讓他們漸漸融入塵囂。
時光流逝,李青一點不急,以修心為主。
春暖,夏炎,秋涼,冬寒……
李青帶他們錦衣玉食,帶他們風餐露宿,帶他們港口賣苦力,帶他們甦杭賞繁華……
一邊讓紅塵中的酸甜苦辣咸,不斷沖擊他們的心境,一邊幫他們穩固心境……
李青要做的事,對個人素質要求太高了。
唯有吃過苦,享過福,千般磨礪之後,仍能堅持初心;他才能放心使用這支武裝力量。
光享福會讓人墮落,光吃苦會讓人經不起誘惑,二者皆會讓人麻木、沉淪,唯有保持一顆鮮活的心,才能波瀾不驚,才能始終堅守。
…
~
嘉靖十六年了。
關于李青的消息,還是丁點沒有,朱厚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