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半個月,都沒等十日,僅五日,一行人就又收到了滿剌加國王的請柬。
王宮。
沒了佛郎機代表隊,卻多了許多滿剌加大臣。
太監宮女川流不息,宴席規格明顯提高了一個檔次,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吃席,共飲,談笑風生……
好一番場面之後,進入正題!
“大明永青侯的信用、底蘊,本王以及眾卿,都無懷疑。”年輕國王表達了態度,接著,又嘆了口氣,道,“滿剌加只是個小國,百姓貧苦,唉……”
李青等人當即舉杯,給出台階,道︰“國王愛民如子,用心良苦,相信未來百姓莫不頌之。”
年輕國王臉上一熱,忙借飲酒掩飾尷尬。
一杯之後,年輕國王臉色發紅,吁了口氣,說道︰“本王是滿剌加的王,要對百姓負責,也要對列祖列宗負責,祖宗傳下來的江山,自不能割讓他人。這個不容商量!”
李青微笑不語。
饒有耐性的等著他接下來的‘但是’。
台階給了一次了,不能老給,否則保不齊對方蹬鼻子上臉。
見對方不接話茬,年輕國王只好自己給自己台階,干笑笑,道︰“不過,漢人有句古話說的好,凡事要因時制宜,因勢利導。當今之際,合則兩利。”
“呵呵……國王高見,字字珠璣!”
李青幾人含笑舉杯敬酒。
一杯之後,王宮大臣笑容和煦,回敬李青等人。
又一番場面之後,年輕國王說道︰“本王不能做出愧對祖宗之事,卻也不想讓百姓過疾苦生活,基于此……這疆土不能賣。”
這在李青預料之內,李雪兒也沒有表達不滿,對方又不是智障,直接買斷不現實。
年輕國王問道︰“不知李家要租多久?”
李雪兒看向李青。
李青想了想,伸出五根手指。
“五十年?”年輕國王愣了下,隨即爽朗一笑,“這沒問題。”
“五百年!”李青說。
e=(′oˋ)))唉?
年輕國王懷疑自己听錯了,“多少?”
“五百年!”李青耐心重復。
“……”上至國王,下至大臣,一眾滿剌加大人物滿臉呆滯,人都傻了。他們有想過百年,甚至兩百年,可五百年……
這……怕不是來砸場子的吧?
這不鬧嘛這……
“閣下在開玩笑吧?”年輕國王神色難看起來。
李青正色道︰“做買賣豈能玩笑?”
“這不行,萬萬不行,太久了。”年輕國王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
五百年,他孫子的孫子的孫子……都等不到。
再說,你李家能興盛五百年嗎?
“一百年可好?”
“五百年!”
“……”
一陣沉默之後,“兩百年,不能再多了。”
“就五百年!”李青說。
“閣下若是這樣,那我們也沒有談下去的必要了。”年輕國王搖頭道,“哪有一方妥協的道理?這個期限本王萬不會答應。”
一眾王公大臣也是面露怒意,這遠遠超出他們的底線了。
雖說無論兩百年,還是五百年,他們都將看不到了,可這個數字著實太大了點,他們無法接受。
李青微笑說︰“凡事皆有兩面性,李家租借五百年是太長了些,可對王室而言真就是壞事嗎?不見得吧。”
李青指了指外面,道︰“比如那佛郎機人,眼下倒不會嚴重威脅到滿剌加,可數十上百年之後呢?數百年之後呢?”
頓了下,“當然了,如若國王覺得吃虧,利益方面還可以談。”
既是合作,那麼談不攏的原因只有一個,利益不夠。
只要給夠,就能談妥。
果然,這話讓年輕國王,以及諸多王公大臣舒服很多,抵觸情緒肉眼可見的降低。
年輕國王一陣兒糾結之後,干笑道︰“閣下的期限,嚴重超出我們的預期,那個……”
李青微笑點頭,表示理解︰“國王可與大臣再行商議,我們在此等候便是。”
年輕國王點點頭,朝宮女太監道了句︰“這些都是滿剌加的貴客,好生招待!”
言罷,率先離席,王宮大臣也隨之起身……
唐伯虎四處瞧了瞧,跳起眉毛舞。
李青失笑道︰“有話說便是,無需顧忌什麼。”
“這些人听不听得懂?”唐伯虎小聲問。
“听懂又如何?”李青無所謂道,“不妨事的,只要價格‘公道’,沒有談不成的買賣。”
唐伯虎這才說出心中疑惑︰“五百年……這得多少錢啊?我不是懷疑李家拿不出來,我是覺得……變數太大了。”
“當然不是一次性付清啊!”李青失笑。
李雪兒也翻了個白眼。
唐伯虎悻悻然繼續吃喝,不再操這個多余的心。
……
小半時辰之後,年輕國王率大臣走進來,落座之後,說道︰“五百年不是不行,但前提是李家要在滿剌加開設作坊,且要具備相當規模才行。”
頓了下,“當然了,本王不會干涉……呵呵,以李家的能量,滿剌加可不敢欺負,這點,閣下當也清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青說道︰“我不懷疑國王,乃至你之子孫的品德,不過,這件事……真不行。”
“本王可以提供支持,並免稅,無期限的免稅。”年輕國王補充。
唐伯虎蹦出一句︰“那你圖什麼啊?”
國王︰???
二李一朱卻有種捂臉的沖動,一句話拉低了一行人的智商。
唯有百姓富裕了,才能更好的攫取財富,若百姓窮的叮當響,那還攫取個錘子?
這話著實沒水平。
唐伯虎見三人看傻子似的看著自己,頭一低,繼續吃喝……
李青說道︰“短期內,我們依舊會雇佣本地百姓做佃戶,未來,哪怕李家親自經營,也一樣要用本地百姓,國王不必擔心百姓因失去土地而活不下去,給王室增添負擔。”
“閣下莫不是在說笑?難不成李家還能遷徙來大量的大明百姓來種地?”年輕國王嗤笑道,“本王如此有誠意,閣下卻……”
李青說道︰“商品份額可以提高。”
“本王的條件是建作坊。”年輕國王正色道,“這是本王的底線。”
李青卻是笑了。
貪財好利之人,能有什麼底線?
無外乎是利益不夠罷了。
“絲綢兩萬匹,香料五千斤,家具兩萬套,瓷器三萬件,以上,一年份額。”李青淡然道,“以低于市場價的兩成!”
這一瞬間,驚喜神色綻放在滿剌加所有人的臉上。
莫說低于市場價兩成,就是以市場價交易,只要有貨他們也是千肯萬肯,無他,所謂的市場價早就被擊穿了。
市場確實有公價,奈何,不是誰想買,想買就能買,真正收購,必須要高于市場價才行,就這,還得看人臉色。
就連大明商船上的一個伙計,到了海外諸國,那也是會被熱情對待的,這些小人物也有一定能量,甚至能影響到貨賣給誰。
事實上,每每商船抵達一個國家,王室與地方豪紳都會進行競爭。
這種現象發生在西方土財主的出現,以及棲息在周邊諸國的佛郎機人的‘拉皮條’。
當然了,大明的商紳也不傻,見商品搶手,自然要提價,可即便如此,押送商船出海的‘小鬼’,依舊會再割一刀。
以至于,許多商紳都不給出海的伙計發工錢了。
可即便如此,押送商船出海的活計,依舊都搶著干。
對買方來說,有貨就能賺錢,你不買,別人會買啊,誰買誰賺,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本來海上貿易的利潤早就開始疲軟了,多虧了西方土財主的‘仗義援手’。
不僅大明朝廷吃肉,大明商紳乃至大明百姓獲益,就連這些個小國也跟著喝到了湯,甚至說啃上骨頭也不為過。
且這骨頭還有不少沒吃干淨的肉……
“如何?”
“這個……”
“這是我李家的底線!”李青淡然道,“事實上,我們也不是非你滿剌加不可,若不願,我們再找他國洽談便是,我相信同樣的條件,甚至再低上一些,也會有人上趕著。”
事實證明,李青的底線才是底線。
年輕國王的底線……就是個笑話。
只略微……甚至都不算象征性的矜持一下,便同意了。
接下來,就是把酒言歡,選一吉日,圈定地域,簽訂協議……
一切都按著預想的發展,且比預想的還要順利許多。
……
李青、朱佑材忙碌起來,李雪兒也不清閑,倒是唐伯虎,自身才氣不俗,又有李青一行人做背書,日子那叫一個逍遙……
今日這個請吃酒,明日那個請狎妓,好不快哉……
七月的尾巴一閃而逝,八月也很快過去,李青一行人忙的不亦樂乎,佛郎機人倒也沒搗亂……
談合作簡單,落實卻不輕松。
直到九月底,才真正告一段落。
此番兼並所得,頂得上之前所有的總和還要多出七成,且這還是現有的耕地,有許多只要簡單開墾一下,便能種植。
滿剌加四分之一的疆土啊,若是全面開墾出來……達到之前兼並的兩倍,只多不少。
收獲之豐厚,哪怕李青見慣了大場面,也不禁整日呲牙花子……
喜歡長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長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