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道就是從嘉峪關出發,經赤斤蒙古衛&bp;、苦峪城、星星峽、哈密,到吐魯番。
這一段路分為兩部分,以哈密衛分界線。
赤斤蒙古衛附近有疏勒河支流,綠洲較小,可供短暫休整;
苦峪城,曾今苦峪衛的駐地,嘉靖後因水源減少逐漸荒廢,如今的面積大概十五平方公里以上,距離嘉峪關一百二十里。
瓜洲,也就是以前的鎖陽關,曾今沙洲衛的駐地,永樂後逐漸荒廢,嘉靖時淪為蒙古牧地。
也是依賴疏勒河支流,雖然水源不如唐宋,現如今的面積不足三十平方公里,距離苦峪城極近。
星星峽是一個小型的綠洲,只有泉眼,但在其東面五里處有白楊河季節性徑流和地下泉水,面積在一到三平方公里。
以前是我們的軍事隘口,但現在已經荒廢,距離苦峪城兩百四十里。
哈密依賴天山融雪形成的河流,如白楊河、石城子河等,是規模較大的綠洲,也重要的補給站,面積五百平方公里左右。
以前哈密衛的駐地,距離星星峽三百里左右。
PS︰《明史•西域傳》和《西域番國志》中一些記載推算,明朝時期的哈密綠洲面積比想象中的要大。
當我接到朝廷準備對西域動手時,便讓兩個千戶所奔襲,搶佔了瓜洲,目前瓜洲在我們的掌控之中,那里駐扎著兩個千戶所,防備吐魯番沖擊。
哈密至吐魯番有七百余里,但中途有 墩、十三間房、闢展等三個中小型的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