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第2013章 不干人事兒,布局凸顯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昆吾 本章︰第2013章 不干人事兒,布局凸顯

    “袁閣老,怎麼說?”

    “袁閣老,請賜教!”

    “袁閣老,下官愚鈍,還請解釋一番!”

    ……

    這一刻,群臣都都對袁可立抱拳,眼中滿是期盼之色。

    “陛下……”

    “袁愛卿有想法但講無妨!”

    “是!”

    面對皇帝的準許,袁可立先是躬身行禮,而後看向群臣“本閣來說說陛下所說的國強民富和民富國強的理解吧。

    國強民富依賴國家能力,通過各種政令促進經濟的發展,諸如我們各大互市、海運、海貿、蒸汽機商船、三大運河、官道休整等等,都是國家的手段;

    而民富國強則是遵循著市場繁榮,百花齊放,以稅收的方式讓財政充裕。

    前者需要龐大的官僚體系來維持,後者依賴法治和契約精神。

    這兩點朝廷都已經有了準備,前者是錦衣衛、巡視組、監察御史等等,後者則是修訂的商貿法、商鋪評分體系與路引制度、店歷的掛鉤等。

    而這兩者之間的最佳平衡點體現在基本民生保障和財政軍費開支。

    基本民生保障體現在糧價上,按照歷朝的物價,每石糧食佔收入的兩成是最好的,而財政軍費開支不應該超過整個財政收入的四成。

    想要做到這兩點,需要一個平衡機制,諸如宋代市易法平抑物價,所謂的市易法就是設立一個機構,諸如宋朝的市易司,平價收購市上滯銷的貨物,市場短缺時再賣出。

    並允許商賈貸款或賒貨,按規定收取息金。

    這就限制了大商人對市場的控制,有利于穩定物價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百貨供銷社!”

    “大明皇家銀行!”

    “供銷社!”

    “銀行!”

    “南海海貿商隊!”

    ……

    袁可立話音剛落,皇極殿內驚呼聲此起彼伏。

    市易法好嗎?

    肯定是好的,但在執行的過程中被嚴重的扭曲了。

    它一方面打擊了大商人、兼並之家,但是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中小商戶的利益。

    因為市易司有一項強制收購權,官府以平價強制收購中小商戶貨物,尤其是特別是緊俏商品,往往低于市場價的三到五成。

    最可恥的是官府以低價收購的貨物又加價出售,中小商戶被迫從官方渠道中高價進貨。

    《宋史•食貨志》載凡商旅所有,必先輸市易務,私易者罪之,也就是說你只能從官方進貨,不從這里進貨就是走私,輕則罰款,重則斬立決。

    第二方面,本是為了緩解商人們的資金的短缺,結果成了高息貸款的陷進,利息名義是兩成,結果因為折變、耗羨,利息高達四到六成。

    且需要以房產、存貨為抵押,違約則沒收資產。

    如果只是這兩方面倒也沒什麼,關鍵是人為的制造貨物短缺,官府為抬價故意囤貨,

    且掌控著中小商人進貨的憑引(許可證),數量受嚴格限制,而官商勾結的‘撲買’商人可獲得特權。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

    不,還有更奇葩的,商戶申請交易需賄賂吏員,辦一張市易憑證需‘納例錢’五到十貫,且收購時大斗進,小斗出,兩者相差近四成,何等可怕。

    這些都是官方機構干的,你敢信?

    而百貨供銷社和皇家銀行就不一樣了,皇家銀行的利息不像青苗法那麼高,遠遠低于,更沒有那麼殘酷的沒收。

    百貨供銷社更不會去強制收購中小商人的貨物,然後再高價賣出,也不是中小商人的進貨地,更沒有掌控市場的議價權。

    而是以高品質、高服務、集中采購等優勢吸引客人。

    如果商人囤積抬價,百貨供銷社以近乎賠本的價格去傾銷,將囤積貨物價格打下來。

    當然了,也不一定會賠本,因為所有供銷社是聯營的,擁有大明所有的進貨渠道、庫存以及最快速的配送方式,成本肯定低于商人。

    一個商人或者一地商人怎麼可能是朝廷的對手。

    哪怕是遠洋海貿的貨物,商人也沒法抬價,因為供銷社下有一支比最大商號還要大上數倍的南海商隊。

    “諸位,本閣剛剛說的財政方面的,雖然避開了宋朝市易法的弊端,但諸多的審核權。

    諸如路引、店歷、商鋪評分、紅契、皇家銀行分行借貸、入海許可證、稅率等等,基本都還在地方。

    如果地方在這些方面卡住,依舊會出現問題的,于是陛下設立的三級監督機制。

    巡視組和錦衣衛是陛下直屬的巡視,督查院在各地的巡查御史,地方則是行業工會、商管等等,

    地方上的這些行政機構若是吃拿卡要,且當地官府不作為,百姓和商人們就可以向巡查御史和商會舉報,

    巡查御史與地方勾結,那還有巡視組和錦衣衛。”

    “除此之外,陛下還設立了火器研究院和講武堂、軍機處,分別負責軍事技術上的突破、軍事人才的培養和全局的軍事推演,三者之間循環;

    設立農業研究院和還地于民且禁止買賣,避免兼並,增加畝產,進而增加收入,保證了溫飽。

    設立黃岐研究院和下屬黃岐學院、五級醫士制度,負責醫學技術上的研究,解決了百姓能看病、看的起病、看的好病的弊端,保證百姓的生命安全;

    設立工業研究院,負責諸多技術上的突破,施惠于民,風力取水車、改良後的代耕、三輪野戰炮車、蒸汽機商船等等。

    廢除科舉,改為三級學校、多科並存的義務教育,適齡孩童皆可入學,在全民啟蒙開智的同時,選拔更多優秀的人才進入各大研究院。

    優秀人才的涌入會推動各大研究院技術、制度上的進步,增強軍隊的戰力,增加百姓的幸福感。”

    講到這里,袁可立看向皇帝“陛下,這就是臣對國強民富和民富國強的一些想法。”

    “很好!”

    崇禎點了點頭,眼中滿是贊許之色。

    不愧是五朝名臣,看的夠遠、夠深,也明白了自己這麼改革的最終目的。

    皇極殿內的群臣皆是張大了嘴巴,眼中震撼之色更加濃郁了幾分。

    也對自己發出了我是誰?我在哪里?我要做什麼的靈魂三連問。

    听著袁可立的分析,他們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來湊數的,更沒有想到皇帝登基之後所做的這麼多事情是為了國強民富和民富國強的平衡。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第2013章 不干人事兒,布局凸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第2013章 不干人事兒,布局凸顯並對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