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第1721章 毛遂自薦,束水攻沙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昆吾 本章︰第1721章 毛遂自薦,束水攻沙

    專人專項、建設和評估分開,還有監督,這種想聯合起來搞小動作的可能性不大,皇帝的考慮已經很成熟了。

    “陛下,臣有個小想法!”

    出聲的是兵部尚書侯恂︰“陛下,開挖運河時,可以將運河附近三百里範圍的衛所輪流拉過去,

    一是負責安全和鎮壓可能出現的叛變等等;

    二是負責物資、銀兩等等押運、保管等等;

    三是讓他們順便干掉活,諸如挖溝、運送土石等等,反正在衛所營地也是打熬力氣,還不如合理利用一下,不能讓他們脫離了百姓基礎。

    現在我們是走職業軍人路線,別等他們退伍了連鋤頭、鐵鍬都不會拿了。

    一個衛所分成兩半,一半上午干活另一半拉練巡查等等,下午對調,一次三四個衛所,每次三個月。”

    “侯愛卿用心良苦,朕焉有不成全之理從,此事就這麼定了,鑒于他們是軍人,已經領了一份軍餉了,在開挖的過程中參與勞作的再按照河工待遇的一半給一份的工錢。”

    “臣代將士們叩謝陛下聖恩!”

    侯恂大喜。

    別看只是河工一半的工錢,但你只挖了半天給一半工錢不是很合理嗎?

    況且本身還有自身的軍餉,這工錢算是額外的。

    哪怕是每月半兩銀子,三個月也是一兩半,對于普通人家算是很大一筆收入了。

    “起來吧!”

    崇禎虛抬了一下手,待侯恂起身後,繼續道︰“新的衙門組成了,各司官員、胥吏可以從沿途各州府、漕運衙門、河道衙門等抽調,正副主官誰來擔任?”

    群臣眼中精光閃爍,挖運河這是個技術活。

    按照皇帝的一貫想法,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絕對不允許外行領導內行。

    負責運河的人至少是挖過運河或者治理過河道的。

    一念至此,眾人將目光看向了工部左侍郎黃道周身上,別說是新帝這一朝了,就算是往前的三朝也只有黃道周負責過修運河的事兒了。

    這條河就是從遼河分出來經過遼澤的沈陽到台山的陽山渠,快的話年前就要完工了。

    “陛下,工部左侍郎黃道周可以勝任!”

    “臣附議!”

    “附議!”

    ……

    只是幾息的時間,群臣就達成了一致意見,一致推舉黃道周為主官。

    到了這一步了,黃道周也不虛,直接出班跪倒︰“陛下,臣自請擔任江淮運河主官,請陛下允許!”

    “準!”

    崇禎沒有絲毫猶豫的直接點頭應允了。

    拋開黃道周是袁可立弟子的身份外,其為人正直、才思博學,且在工部五六年的時間,負責了遼河運河的修建和寧遠互市的修建,經驗滿滿。

    而且崇禎最看重的就是黃道周提出的‘經史並重,以史證經’的思想,且在理學、易學、天文等等各方面都有建樹。

    無論是身份還是經驗、學識都是不二人選。

    “黃愛卿擔任主官,副官有誰擔任?”

    “陛下,臣舉薦通惠河道提督潘大復!”

    “陛下,臣舉薦司空分署主事徐文成!”

    “陛下,臣舉薦衡州府同知黃喬棟!”

    “陛下,臣舉薦陽山渠主事萬和澤!”

    ……

    一連四道聲音在皇極殿中響起,眾人尋聲望去,出聲之人分別是袁可立、工部尚書範景文、禮部尚書劉宗周、新任水利水務總署主官黃道周。

    一下子出來四個,別說群臣了,連崇禎都有些錯愕,四個他一個都不知道。

    錯愕之後才是驚喜,有才能的人那是越多越好。

    水利建設是國家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證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水利人才極為的重要。

    現在挖河治河,以後就是修大型水庫、修跨海跨江大橋等等,有多少都不夠用。

    “四位愛卿按先後順序說說四人來歷和履歷,讓諸位愛卿也看看!”

    崇禎說完,看向袁可立︰“袁愛卿,由你先開始吧!”

    “臣遵旨!”

    袁可立躬身後,立刻道︰“陛下,您可曾听過束水攻沙這個治河策略?”

    “你是說潘大復是被稱為千古治黃第一人潘季馴的親人?”

    崇禎一下子驚了。

    華夏黃河、淮河、運河等等河流屢屢泛濫,給百姓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因此治河就成了歷代朝廷除了對抗外敵外最為重要的政令了。

    為了治河,歷朝歷代都設有專職的衙門,唐朝的工部下有水部,宋朝的工部下有都水監,元朝有都水監、行都水監、總治河防使等。

    到了大明一朝那就更多了,除了工部所屬外,還有漕運衙門、河道總督衙門、河西務十三衙門等等。

    總得來說分為四類,直屬中央的地方衙門外都水監、行都水監等,地方上駐守的中央官吏有河堤謁者、河堤都尉,元代總治河防使、總督河道等,

    地方上的有都水從事、水曹、水利僉事、水利同知等等,以及地方上的基層水官如渠堰使、堰長、斗門長等等。

    治河名臣更是數不勝數,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潘季馴了,被稱之為千古治黃第一人,四次總理河道,治理黃河、淮河、運河。

    提出‘以堤束水,束水歸漕,以水攻沙,以清刷黃,借黃濟運,淤灘固堤,統籌兼顧,不棄故道,建壩減水,分洪防溢’的方案。

    基于‘固堤為防河之第一要義’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堤防河工體系。

    提出“晝防、夜防、風防、雨防”和“官守、民守”的四防兩守制度,其方法沿用到後世。

    留下的《河防一覽》、《宸斷大工錄》、《兩河經略》、《兩河管見》、《總理河漕奏疏》等一大批治河保漕等書籍,在後世都是水利上的煌煌巨作。

    崇禎是實在沒有想到這位水利大佬的親人竟然還在朝中任職。

    “陛下聖明,潘大復就是潘季馴的長子,潘季馴四次擔任總理河道的二十年中,其長子一直跟在身邊,上至河南,下至南直隸,都有他的影子。

    潘季馴病逝後,神宗便讓潘大復擔任通惠河道提督,負責京畿一帶的水利。

    臣以為,以潘大復的淵源家學以及跟隨潘季馴治河的數十年的經驗,是能夠勝任水利水務總署副官一職的!”

    “先其他幾位說完了,在確定!”

    崇禎點了點頭看向範景文︰“範愛卿,你開始吧!”(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第1721章 毛遂自薦,束水攻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第1721章 毛遂自薦,束水攻沙並對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