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第1719章 不夠用呀不夠用,好事兒變壞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昆吾 本章︰第1719章 不夠用呀不夠用,好事兒變壞事

    “臣遵旨!”

    松了口氣的畢自嚴快步走到木板前︰“第一項就是田賦,按照目前統計出來的九億畝耕地算,平均每畝四升的稅,合計三千六百萬石糧食。

    按照陛下定下的規矩,一半現銀,一半現糧入倉。

    第二項商稅,去年是一千兩百萬兩,等到海運、海貿全部發展起來,商事全部推動,一年可能不低于五千萬兩白銀,且沒有上限。

    第三項朝廷直屬,大明日報、皇家銀行、供銷社以及幾大研究院等,每年估計也不低于千萬兩。

    第四項,還地于民的費用,統計的九億畝中有五億五千萬畝是還地于民,每畝六兩白銀,二十年還清是三成的利息,合計是四十三億兩,平均每年兩千一百五十萬兩白銀。

    這是目前四大項收入,合計六千一百五十萬兩白銀以及一千八百萬石糧食。”

    算到這里,畢自嚴似乎是想到了什麼立刻補充道︰“諸位,本官所說的這些是已經扣除了官員俸祿、損耗等等之後的淨收入。”

    呼……

    群臣呼吸沉重了幾分,眼楮都……紅了。

    不是嫉妒也不是眼紅,純粹是因為高興、開心、激動。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有銀子那就更不慌。

    現在只是六千一百五十萬兩白銀,等三四年後海貿成熟、江淮運河開通、蒸汽機商船普遍民用後,每年至少能有上億兩的白銀收入。

    如此多的收入,拿出兩三成用于挖運河算什麼?

    沒有絲毫的壓力。

    隋煬帝的京杭大運河造福百姓千年,江淮運河也是如此,不同的是隋煬帝被罵了千年,而他們則被史書銘記。

    “不對……不夠!”

    就在群臣憧憬未來時,有人突然出聲了,打斷了眾人瞎想。

    眾人循聲望去,發現出聲之人竟然是袁可立。

    “袁閣老,怎麼不對……不夠了?”

    工部尚書範景文看著袁可立問道︰“袁閣老,六千余萬兩淨收入拿出三成,對我們沒有壓力吧!”

    “如果只是一條運河,自然沒有壓力的。”

    袁可立看向眾人︰“可僅僅是一條運河的只需要百萬人參與,就算是這些人都是一家之主,那也只能覆蓋五百萬人,

    加上周邊帶動的,最多不超過千萬人,只相當于大明的半成人口,陛下的主要目的是藏富于民,那麼這兩千萬兩白銀和覆蓋的千萬人口,只能藏富很小一部分,遠遠不夠,

    所以,陛下肯定還有其他的大政策一並實施,諸如疏浚黃河、淮河、遼河、海河等等諸多容易發生洪災的河流,

    以及修整官道、沿海港口、碼頭等等,諸位還覺得運河的兩千萬兩白銀沒有壓力嗎?

    按照本官在地方為官的經驗,這六千萬兩白銀都投入進去,至少要連續投入三五年的時間,才能攪動大明兩億百姓的活力,最後達到一個良性的循環,

    否則以百姓們的謹慎和經驗,前期得到的銀子只會存起來,以應對不時之需。

    況且畢尚書所算的是理想狀態,諸位應該知曉西北大旱在持續著、受災面積在增加著,到時候肯定要免除賦稅的、還地于民的銀子也要暫緩,

    若是面積擴大到陝西、山西、河南、河北等幾省,不止是賦稅等等,連商稅等等都要受到極大影響,到時候能不能三千萬兩都夠嗆。”

    眾人神色一怔,神色有些哭笑不得。

    或許是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強調勤儉節約,或許是經歷了太多的戰爭

    或許是經歷了太多的戰爭,百姓被迫逃荒,而只有銀子等才是最容易藏匿和帶走的,這就給了他們安全。

    又或者是苦日子過慣了、財不外露等等因素的影響。

    窮苦百姓有了銀子之後不是去消費,而是第一時間找地方藏起來。

    否則也不會出現明明開采了數億兩白銀,而市面上依舊流通不起來了。

    如袁可立所說只是一年兩千萬兩的投入,百姓只會存起來,只有等到百姓手中銀子真的多起來,諸如能有個十余兩的時候。

    或者大明盛世真正降臨的時候,百姓們才會將銀子拿出來消費。

    如果按照這個推算,那至少需要三五億兩銀子持續輸入,才能徹底的激活。

    江淮運河這種大事兒不動則已,一動就要一鼓作氣,否則修修停停的很容易出現問題,甚至半途而廢。

    能不能晚幾年等銀子湊夠了再修?

    當然不行,因為江淮運河事關商事的全面推動以及河南、安徽、江甦三個省的發展,三省聯動進而帶動周邊諸省。

    可以說是事關大明繁華、大明盛世的一個標準之一。

    商事不推動起來哪來的商稅?沒有商稅怎麼修建浩大的江淮運河?運河不開通,商事怎麼推動?

    怎麼看這都是個無解的問題,勤儉節約的好事兒變成了‘壞事兒’。

    這還不只是江淮運河,還有湘桂運河、平陸運河等等的大工程,這些可不是勒緊褲腰帶就行的。

    一時間,眾人眉頭緊皺,都思索著從哪里弄來銀子。

    “諸位愛卿,銀子不是問題!”

    崇禎突然再次出聲了,不待群臣出聲,便繼續道︰“還記得我們今天朝會的主題吧!”

    “咦……”

    “嗯……”

    “呼……”

    听著皇帝的反問,一道道驚呼聲響了起來,恍然大悟。

    今天的主題是什麼?清理和同化中南半島,皇帝讓大伙兒說說看法。

    他們都還沒有來得及出聲,只有戶部尚書畢自嚴發表了看法,說是列為未來十年、三十年的頭等大事,而且還給出了一系列的分析。

    “諸位愛卿,按照畢愛卿所分析,只要將中南半島給徹底的控制住,調整農業結構,形成良性的循環,那麼每年都能一億兩銀子的商稅,以及糧食的自給自足!

    開挖運河的百姓以受災區域的百姓為主,如此就能讓他們拿到的工錢流動起來了。

    但這還不夠,因為中南半島的一億兩商稅是百姓能消費,前期還是需要我們投入,那麼我們就需要從海外補足!”

    畢自嚴瞬間驚醒,脫口而出道︰“陛下說的可是海外諸國的補償?”(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第1719章 不夠用呀不夠用,好事兒變壞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第1719章 不夠用呀不夠用,好事兒變壞事並對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