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一趟好萊塢後,回到了日本的林田惠讓事務所和一些簽約公司犯了難。
那就是林田惠的咖位問題。
從個人名氣來講,林田惠當之無愧屬于當下日本熱度最高、關注度最多的藝人之一,特別是來自韓國和好萊塢的各種名氣反哺,即便是林田惠不在日本期間上新聞上報紙的頻率也令許多藝人汗顏。
近代東方人在西方列強的打壓下,常常顯得不自信,自己說自己好是不行的,需要得到西方人的認可和肯定。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要靠西方人提供情緒價值。
所以,華夏俗語就有“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之說。
而日本媒體更是如此,一個藝人在日本,在本土無論多麼努力地蹦 ,都敵不過來自大洋彼岸的一篇報導、一個評論、一次投票評比。
細數林田惠目前的成就,在日本他上過紅白歌會,拿過日本的影帝,這是最拿得出手的榮譽;在韓國他拿過一位,代表韓國參加《華韓歌會》,更是有cjk公司的額外增值;在美國他的歌已經位列公告牌的前五,發行量眼看著突破200萬,更是參加過奧斯卡的頒獎典禮。
至于說在綜藝節目方面的天賦,那只能算是錦上添花之舉。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增加他咖位的砝碼,也是讓林田惠的“種子”們引以為豪的資本。
在網絡上與其他藝人粉絲打口水戰的時候,可以和天王天後比影視榮譽,可以和影帝影後比歌唱成就,可以和雙線俱佳的比海外人氣,可以與國際巨星比培養後輩s可是唯二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表演的亞洲藝人)。
總之,林田惠的各項榮譽讓他的粉絲們在吵架的時候立于不敗之地,底氣十足!
……
……
但相對于更加感性化的粉絲來說,事務所和各個合作公司講求的是理性。
林田惠的劣勢也很明顯。
一是二次出道時間短,先不論你真實出道的時間是2004年,在那個籍籍無名的6年里根本沒人記得你。所以2010年出道至今才2年,躥升的速度太快,底蘊先天不足。
二是作品相對不多。雖然每首歌都很經典,但一年一專輯的速度與那些高產的藝人完全無法相提並論,更不用說影視劇方面,只有兩部電視劇、一部電影。特別是因為《入殮師》本身的高光和拿到了小金人,很容易讓人詬病其實是林田惠運氣好,沾了瀧田洋二郎導演的光。
從事務所方面來論,林田惠儼然已經成為與塔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