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公司的大老板,很少插手公司的事情,公司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由克里斯汀小姐來處理……”
巨大的辦公室里面,一位穿著黑色西裝的老者正在喝茶。
他的頭發已經是近乎于全白了,但是那雙藍色的眼楮,依舊是精神奕奕,沒有半點的渾濁。
“只能夠算是一個高級打工人而已,幫人家管管盤子。”
克里斯汀穿著一身職業套裝,青絲盤起,給身邊的這位投資界的傳奇人物倒茶︰“您嘗一下,這是大老板最喜歡的茶。”
約翰•鄧頓!
投資界的傳奇,金融界大多數人無法逾越的高山!
哪怕是克里斯汀這樣的,在華爾街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精英之狼,在這樣的存在面前,依舊只能夠算得上是晚輩。
雖然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但是毫無疑問的,這位20世紀最偉大的選股人。
依舊沒有被人拍倒在沙灘上。
他的投資方法跟理念,至今仍被業內無數專業投資人士廣泛研究和使用!
他的著作,依舊是無數投資人必讀的經典著作!
就連克里斯汀都不例外。
而且,她覺得自己的投資風格理念,起碼有百分之二十,是受到了約翰•鄧頓的影響!
“話雖然是這麼說,但是……”鄧頓摩擦著手中的茶杯︰“這麼大的盤子,不知道多少人想要管。還沒有機會呢。”
上帝資控成立的時間雖然說不長。
但是。
控制的資金流,卻是達到了相當恐怖的地步。
哪怕是比之一些老牌的資本巨頭,都是毫不遜色。
在去年一年的時間里面,就投資以及收購了上百家知名的公司。
其中對于波士頓動力公司的收購,更是被無數的投資人稱之為……神之一手!
在大多數投資人的眼中,人形機器人的概念,在經過幾年的炒作之後。
基本上已經是熱度不在。
不僅僅是這個概念吸引不了多少人,技術同樣的也出現了問題……
不說已經是進入到了瓶頸期,但是,在未來五到十年里面,基本上是很難出現巨大的技術突破。
而且受限于人工智能,機械技術等等的發展,基本上是很難實現大規模的普及……
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是你比較看好他的前景,也只能夠是不斷的往里面砸錢。
可以說,這是一條相當漫長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看到曙光的長跑。
就好像是波士頓動力集團,在12年的時候,被g x公司收購,而17年的時候,就被g x打包賣給了軟金公司,緊接著軟金就被泡菜那邊的一家公司收購……
在被上帝資控接手之前,這家公司可以說是幾經轉手。
是這些公司看不出來波士頓動力,在機器人設計與制造領域的巨大潛力嘛?
當然不是。
而是因為……沒有那麼多的錢,往里面去耗!
像是這種機器人設計與制造的公司,可以說不是一般的燒錢。
在研發這一方面,每天都是在燒一沓一沓的紅票子。
而且是燒了一大堆,也不見得能夠出什麼成果的那一種。
但是,偏偏你還不能夠不研發,因為你要是不研發,不創新,只是吃老本的話,那麼基本上沒幾年,就會跟不上時代。
而你砸錢的話,又創造不出什麼太大的盈利,找不到一個真正盈利的點。
也就是說,這玩意研究的越多,虧損也就是越多。
這樣的公司,有幾家公司能夠長久的持有?
畢竟,大多數人投資一家公司的主要目的,是盈利,是吃飯。
不是打水漂一樣的往里面扔錢。
或許很多公司,都會做出一些燒錢的舉動,比如說什麼百億補貼,什麼優惠券之類的。
但是,這些所謂的“燒錢”活動,本質上,是為了更好的賺錢。
你要是讓他們真的一直燒錢試一試。
哪怕是公司的老板願意,大股東們也能夠鬧翻天。
老板不願意賺錢,他們這些投資人可是要賺錢的。
要不是為了賺錢,他們投資這個做什麼?
還不如在偏遠山區建幾所希望小學,幫助那些留守兒童走出大山呢。
再怎麼說,那也是屬于公益性項目,就算是不賺錢,也能夠落一個好名聲。
在這個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里面,輿論的力量,可是比以前要大的多。
可以成就一家公司,同樣也是可以毀掉一家公司。
一次大的輿論波動,能夠讓一家大集團損失上千億!
而一次正面的輿論,則是能夠讓一家公司賺的盆滿缽滿。
就好像是遙遙領先,跟友商是傻逼,為什麼能夠賺那麼多的錢?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宣傳到位!
因為知名度比較高,從而擁有一大批的潛在用戶……
在這樣的情況下,波士頓動力,哪怕是未來的潛力再大。
可是,不能夠盈利的情況下,那些大金主們,也只能夠選擇壯士斷腕。
他們持有這家公司,原本就是想要等著行業發展的時候,能夠狠狠地賺上一筆。
而一直等不到這個機會,投入的資金越來越多,自然只能夠是放棄。
本來很多人以為,上帝資控會成為下一個大冤種,在堅持幾年之後,最終被迫放棄。
就好像是之前的那幾個冤種金主一個樣。
哪里想到,上帝資控剛一接手波士頓動力公司。
行業的風向就是突然大轉。
幾個龐然大物,突然是開始加大對于人型智能機器人的投入。
這個未來產業,一下子就是成為了香餑餑。
無數的公司,開始宣布,要進軍這個領域,各種各樣的人型機器人,就好像是雨後春筍一樣的冒了出來。
而作為人型機器人領域,第一梯隊的波士頓動力公司,自然是一下子就成為了無數人萬眾矚目的存在。
不知道多少投資人,揮舞著金燦燦的鈔票,想要從里面分一杯羹……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波士頓動力完成了控股的上帝資控,自然是賺了一個盆滿缽滿。
“那一次投資,是大老板的意思,實際上,當時我並不怎麼看好人型機器人這個領域,技術方面,依舊是不成熟……”
克里斯汀坦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