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老佛爺足足吃了三大碗馬肉,喝了一碗馬肉湯,才算吃飽喝足了。
她抹了一把嘴角邊留下來的肉渣兒,從地上撿起一根細小的木棍,一邊剔牙齒,一邊說“小德張,哀家吃好了,把剩下的馬肉端下去吧。”
“老佛爺,要不您再吃點吧。”小德張勸說慈禧老佛爺。
“不吃了,哀家真地吃好了,吃飽了,端下去吧。”慈禧老佛爺打著飽嗝兒說。
小德張這才端著慈禧老佛爺吃剩的馬肉,向剛才煮了馬肉的地方走過去。
走了一半的路,小德張見慈禧老佛爺吃飽上了馬車,他又折回身,向隆裕皇後的馬車走過去。
他知道,李蓮英大總管一定給隆裕皇後分的馬肉不多,隆裕皇後一定沒有吃飽。
他想把慈禧老佛爺吃剩的這些馬肉端過去,讓隆裕皇後再吃點。
小德張端著這盆慈禧老佛爺吃剩下的馬肉,偷偷地給隆裕皇後送過來。
“皇後娘娘,你吃了嗎?”小德張關切地問隆裕皇後。
隆裕皇後見小德張端著個大盆子,好生奇怪,就問道“小德張,你干嘛去?”
“皇後娘娘,奴才估摸著你沒有吃飽,這不,奴才又給你送一些馬肉來了。”小德張深情地看著隆裕皇後說。
“小德張,我吃飽了,你還沒有吃吧?”隆裕皇後關切地問。
“皇後娘娘,你就甭管我了。你說,你吃飽了嗎?你不要騙我。”小德張眼楮直勾勾地盯著隆裕皇後,仿佛要看穿她的心思。
隆裕皇後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囁嚅著說“差不多吧。”
“皇後娘娘,這回你就說實話了吧,奴才知道你根本沒有吃飽,奴才才給你又端來了一些馬肉,你再吃點吧。不然以後再吃馬肉的機會就少了。”小德張關心地說。
“嗯。”隆裕皇後眼里含著淚花,點了點頭。
小德張趕緊把盆子里慈禧老佛爺吃剩下的,僅有的一點馬肉盛在大瓷碗里,呈給隆裕皇後吃。
隆裕皇後接過小德張呈上來的一碗馬肉,再沒有說什麼,含著眼淚吃完了這碗馬肉。
小德張看著隆裕皇後吃著他端給的馬肉,欣慰地笑了。
隆裕皇後吃完了馬肉,小德張端起盆子,把剩下的馬肉湯,“哧溜哧溜”地喝了個精光。
喝完馬肉湯,小德張抹了一把嘴角上流下來的油水,雙手對著搓了搓,說道“皇後娘娘,你吃飽了,奴才就高興了,放心了,一路上奴才就不用再牽掛了,不然奴才老是擔憂隆裕皇後的吃喝問題。”
“小德張,你真會體貼人。”隆裕皇後表揚了一句小德張,眼里流下了晶瑩的淚花。
“皇後娘娘,奴才走了,你一路上要保重身體。只要奴才有機會,就會過來看你的。”小德張悄悄地對隆裕皇後安慰了一句,就匆匆忙忙地離開了,唯恐被別人看見了說閑話。
所有的人都吃飽了,喝足了,繼續開始趕路,這次大家精神倍增,走起路來勁頭兒十足,雄赳赳,氣昂昂。
又走了一天,眾人昨天吃的馬肉帶來的精氣神又消耗殆盡了。眾人的精神勁兒又沒有了,走起路來皮皮踏踏,松松垮垮,好像魂丟了似的,打不起一點兒精神來。
慈禧老佛爺看著眾人這種萎靡不振的精神,心里是越來越難受,越來越焦慮,像現在這樣的狀況,他們何時才能夠走到西安。
慈禧老佛爺只好又把李蓮英大總管、崔玉貴二總管和小德張找來商量如何應對這種情況。
“老佛爺,奴才斗膽說一句,現在離宣化縣不遠了,要不再派一個人前去給宣化縣令傳旨,讓他前來接駕,您意下如何?”李蓮英小心翼翼地說。
慈禧老佛爺听了李蓮英的話,一時沒有說話,而是在沉思。
上次昌平知州拒絕前來接駕,已經給她心靈上留下了創傷,心理上留下了後遺癥。
慈禧老佛爺怕這次同樣遭到昌平知州的那種情況,她尷尬不說,而車隊得不到補給,才是最大的問題。
崔玉貴二總管見慈禧老佛爺不說話,猜想到老佛爺心里想的是啥,忙給慈禧老佛爺寬心說“老佛爺,您放心,宣化縣令不會像昌平知州那樣不明事理,老佛爺不必擔心,你就下旨派人去傳旨吧,讓宣化縣令前來接駕,做好迎接西巡隊伍的補給準備工作。”
小德張見崔玉貴說話了,忙附和道“老佛爺,崔總管說的對,請老佛爺下旨派人去給宣化縣令傳旨吧,讓他速速前來接駕。”
慈禧老佛爺經不起崔玉貴二總管和小德張的勸諫,動心了。
她想,應該說宣化縣令不會像昌平知州那樣不明事理。如果天下的官吏都像昌平知州那樣沒有遠見,沒有眼光,大清朝不就馬上就要完蛋了嘛!
慈禧老佛爺這樣一想,決定派傳旨太監前去給宣化縣令傳旨,讓他立刻前來接駕。
“小李子,你即刻派人前去傳哀家的口諭,讓宣化縣令前來接駕,不得有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