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李蓮英一個人坐在房間里生悶氣,隨從進來說︰“大總管,老佛爺請您過去,說有要事商議。”
“知道了。”李蓮英說了一聲, 然後站起身來,跟著這個小太監去了慈禧皇太後的寢宮。
“老佛爺好,不知道老佛爺找奴才有何事要吩咐?”李蓮英畢恭畢敬地站在慈禧皇太後面前問道。
“小李子,坐下來跟哀家說話吧。”慈禧皇太後溫柔地看著李蓮英,柔聲細語地說。
“謝老佛爺,奴才還是站著回話吧,奴才不敢坐下來跟老佛爺說話。”李蓮英謙卑地說。
“坐吧,坐下來吧。這里不是宮里,這里是哀家的寢宮,你不必客氣和拘束。”慈禧皇太後和藹地說。
自從慈禧皇太後頒布上諭要回京城後,她的心情好多了,尤其是對李蓮英更加溫柔和藹。
李蓮英這才坐在了一個雕花圓瓷墩上,欠著身子听慈禧皇太後說話。
“小李子,這些日子哀家在想,回京派誰護駕比較放心哩?”慈禧皇太後悠悠地說。
“老佛爺,奴才這幾天也正在考慮這件事。老佛爺您放心,這個您就交給奴才去辦吧。奴才一定會選出個得力干將來為老佛爺保駕護航的。”李蓮英信誓旦旦地說。
話雖這樣說,可是說實話,李蓮英現在心里一點兒底也沒有,他也不知道讓誰擔任護駕這個任務比較合適,放心。
“好吧,那哀家就把這件事交給你了。你好好想想,讓誰擔任護駕比較合適,等你想好了給哀家說說。”
慈禧皇太後說到這兒,她又唉聲嘆氣了一聲,接著說,“小李子,要是現在岑春暄在身邊多好,哀家就不用擔心這件事了。由他保駕護航,哀家就比較放心了。他認真負責,周到細致,護駕非常得力。”
李蓮英听了慈禧皇太後的話,明白了慈禧皇太後的意思,她有點後悔把岑春暄從她的身邊趕走了。
“老佛爺,您不必擔憂,奴才會給您找一個個比岑春暄更合適的人選。”李蓮英安慰慈禧皇太後說。
“嗯,哀家就相信你吧。你回去準備去吧。記著,找好了人選,你務必前來給哀家告訴一聲。”
慈禧皇太後又叮囑了李蓮英一句,唯恐李蓮英選出來的人選不合她的心意。
“嗯,老佛爺,奴才知道了。”李蓮英響亮地回答了一句。
李蓮英剛走出慈禧皇太後的寢宮門,就和一個人撞了個滿懷,這個人差點把李蓮英撞個仰面朝天。
李蓮英剛想破口大罵,可是轉念一想,這是在慈禧皇太後門前,可不是他那兒。如果罵錯了人,可是要頓亂子的。
李蓮英忍住了,沒有張口,抬起頭一看,此人正是剛剛從京城里回來的崔玉貴。
李蓮英驚呼道︰“原來是崔總管,您剛從京城回來嗎?本總管以為是誰這麼莽撞,差點把本總管撞個仰面朝天。”
“實在對不起,李大總管,請您息怒。奴才心里急,走得匆忙,沒有抬頭看,才撞上了大總管,還請大總管多多海涵。”崔玉貴趕緊給李蓮英道歉說。
兩個人雖然是挑蔥的見不得賣蒜的,面和心不和,可是在面子上,崔玉貴還是裝得非常尊敬李蓮英大總管的,畢竟他是個二總管。
就在他們兩個人說話的當兒,慈禧皇太後听見了,連忙問道︰
“小李子,你說什麼,崔總管回來了?”
“是的,老佛爺,崔總管回來。”李蓮英連忙應聲道。
話音剛落,崔玉貴就走了進來,撲通一聲跪倒在慈禧皇太後面前,磕頭說︰“老佛爺好,奴才崔玉貴給老佛爺請安”。
“崔總管快快請起,哀家等死你了。你總算回來啦。”慈禧皇太後埋怨崔玉貴說。
“請老佛爺恕罪,奴才來遲了。”崔玉貴嚇得戰戰兢兢地說。
“你快給哀家說說京城里的情況吧。哀家都有點等不及了。”慈禧皇太後幾乎迫不及待地想听听京城里的情況。
崔玉貴詳細地給慈禧皇太後稟報了京城里他所看到和听到的一切,包括他去見了慶親王奕匡和李鴻章中堂的事情。
慈禧皇太後聚精會神地听著崔玉貴的稟報,听完後說︰“太好了,只要京城里洋人走了,哀家就可以放放心心地回京了。”
最後崔玉貴說︰“老佛爺,您快回京吧,京城里的人十分想念您了。尤其是慶親王爺和李鴻章中堂大人,他們再三叮囑奴才回來後一定要替他們向老佛爺和皇帝請安問好。”
崔玉貴說著,眼淚開始在眼眶里打轉。
崔玉貴的一句話,也把慈禧皇太後感動得熱淚盈眶。
她說︰“哀家也想他們了。哀家馬上就要回京。慶親王爺和李鴻章中堂大人都好吧?”
“慶親王爺好著哩,只是李鴻章中堂大人積勞成疾,身體有恙,在臥床休息。”崔玉貴說。
“哦,不礙事吧。等哀家進京後,就派人過去看看李鴻章中堂大人。”慈禧皇太後說。
“奴才不好說,估計李鴻章中堂大人的病情礙事。”
崔玉貴沒有敢說出實情,其實那時候李鴻章的病情已經病入膏肓了,很難治愈了。
“老佛爺,既然崔總管這樣說了,那老佛爺就定個啟鑾回京的具體日子吧。”站在一旁的李蓮英終于插了一句話。
“好吧。那就按上次商議定的日子啟鑾回京吧。八月二十四,就這樣定下來吧。你們下去吧,盡快著手去準備回京的事情吧。”慈禧皇太後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