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偷听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

第二十二章 土豆!土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劍西來 本章︰第二十二章 土豆!土豆!

    朱元璋日理萬機,自然不知道後宮里這點小小的母女私語。

    事實上,身為一國之君,朱元璋更在意的是兒子們,尤其是已經被立為太子的朱標。

    至于女兒們……或許有多少數量,他都記得不那麼真切了。

    最近老朱同志很忙,非常忙!

    首先是關于他那個藩王分封的制度,經過秦楓一再的提示之後,老朱人麻了,知道無論如何也不能施行,否則相當于他最重視的子孫後代,就是死在他這個老祖宗的手里。

    于是,一道聖旨,推翻之前所有的規定,除了微薄的一點藩王俸祿之外,以後藩王的子孫後代,管你生多少,跟朝廷沒關系。

    一句話概括就是︰你有本事生,就有本事養,朝廷不會替你養孩子。

    這下,剛剛還額手相慶,高呼父皇萬歲的藩王們,可就集體炸了鍋。

    夭壽啊!

    皇位輪不到咱們,那沒什麼,畢竟大哥朱標無論哪個方面都沒得挑,說不出二話。

    但是拿不到皇位,拿點實惠不過分吧?

    究竟是哪個該殺千刀的,在父皇面前進了讒言,把好端端的藩王分封的福利,給弄沒了?

    可是,意見歸意見,老朱還活著呢,一瞪眼楮誰不腿肚子轉筋?

    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甭管藩王怎麼鬧,翻不起太大的浪花來。

    搞定這件事,朱元璋又馬不停蹄地開始研究淳化經驗!

    秦楓和毛驤一起搞出來那套灌溉種植方案,實在是太好使了,用過的都說好!

    戶部老尚書楊思義看過之後,眼珠子都彈出來了,經過不眠不休的一堆計算,最後得出粗糙的結論︰若是此法推行全國,則大明未來的歲入糧食,有望直接翻番,甚至要高上三倍!

    糧食,不但是農民的命,更是國家的命啊!

    所以這件大事,朱元璋自然是親自主抓落實,拉上了一大群朝廷重臣,又是研究又是細化,必須要敲定全部細節,然後再等著淳化縣一年後的收成情況,確認完全無誤,才將淳化模式發布到全國,進行效仿。

    這是國家根本,容不得半點馬虎!

    不舍晝夜地忙了好些時日,才終于把這些國之大事安排妥當。

    朱元璋長松了口氣,整個人仿佛都蒼老了好幾歲。

    然而這稍稍閑下來,就不受控制地想起秦楓那天最後傳來的幾句心聲。

    【那可是個好東西,高產還不挑天氣,搞得好了能畝產上萬斤!】

    【就算是鄭和,也不容易跑那麼遠……】

    【鄭和同志,現在在干啥呢,最多才剛出生吧,也應該還沒成太監呢。】

    畝產,上萬斤!!!

    這一句話,在朱元璋腦子里盤桓不去,簡直快成了心魔!

    胡說八道的吧!!

    朱元璋家里,八輩貧農啊,祖祖輩輩都是種地的,對土地上的事兒,甚至比行軍打仗更加熟悉。

    上萬斤是什麼玩意??

    要知道,這時候大明的糧食產量,就拿水稻來說吧,能有個畝產四五百斤,那都是了不起的大事,得要趕上好年景,風調雨順,還得是行家里手的莊稼把式,才有可能達到。

    這樣的畝產量,放到任何州縣,那都是要轟動一時,甚至要給戴上大紅花的!

    尤其這些日子,朱元璋跟一票朝廷重臣,深入研究秦楓搞出來的那個灌溉改良技術,對這里面的數據細節更加熟稔,幾乎閉著眼楮就能說清楚。

    就算加上新技術!

    畝產從四五百斤,能提升到一千斤以上,那都算是神仙幫忙了!

    咬咬牙,不要臉地給再翻一倍,那也不過兩千斤!

    現在,秦楓說,有種叫“土豆”的東西,能達到畝產上萬斤?

    而且不挑天氣?

    .

    瘋了吧!

    這還不是胡說八道?

    倘若不是秦楓之前已經無數次顯露出堪比神的奇跡,這種妖言惑眾的話,早就推出去砍腦袋了。

    什麼糧食,能畝產萬斤!

    這東西就別說好不好吃了,但凡能果腹,對一個農戶意味著什麼,對一個國家意味著什麼,朱元璋比誰都清楚!

    老百姓能吃飽,那就是國泰民安!

    他自己就是個例子啊。

    但凡不至于餓死,誰閑的沒事去造反玩,嫌命長嗎?

    土豆!土豆!

    朱元璋被這個神秘的東西,快折磨出了神經衰弱。

    可是!

    只恨那秦楓語焉不詳,只是在心里隨便嘀咕了幾句,朱元璋能得到的線索,也是斷斷續續的。

    只知道︰土豆、鄭和、太監……這幾個有限的關鍵詞。

    所以朱元璋早在一個月以前,就把聖旨發了出去!

    在全國範圍內,尋找姓鄭的人家,最好是那種打算把孩子送進宮里當太監的,重點考察!

    現在一個月過去了……

    朱元璋收獲了一大群姓鄭的小太監,大部分都是剛割的,听說皇帝迫切需求,那自然要引刀成一快,說不定就能飛黃騰達呢。

    該死啊!這些廢物,膽敢如此欺君!

    朱元璋人麻了,這要是都收到宮里來,以後喊一聲“小鄭子”,還不得應者雲集?

    關鍵是,人家秦楓當時說得明白,這個鄭和,這時候甚至可能還沒出生,怎麼可能是已經七八歲甚至十幾歲的孩童?

    也怪自己,聖旨上沒說清楚,導致大明多了一批小太監,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卵都沒了!自然沒卵用!

    此事……不能如此簡單粗暴,不然恐動搖國本……

    朱元璋無奈,但又對那個土豆實在是放不下,便又寧可拋下繁重的朝廷大事,時不時就溜到淳化縣,借著瞎眼老爹這個身份的掩護,混在縣衙門口看熱鬧的老百姓人群里,偷听秦楓的心聲。

    一來二去的,倒是跟當地百姓混得熟了,也從百姓口中得知了秦楓灌溉法的妙處,真可謂是有口皆碑,不由得對秦楓的本事更加深信不疑。

    自然,土豆的存在,也就從側面得到了證實,更讓朱元璋勢在必得了。

    但是秦楓太可惡了!

    不論毛驤想了多少辦法來試探,都沒法引出朱元璋想听的心聲,這還不好直接問,只能是隨緣慢慢等。

    這一日,扮作瞎眼老爹的朱元璋,又跑到淳化縣,跟幾個熟悉的老鄉混在一起,一邊議論著鄉里的大事小情,一邊听縣衙里的熱鬧,倒也自得其樂。

    忽地,遠處傳來吵吵嚷嚷的聲音。

    “走!去見縣太爺去!”

    “踩壞了咱的莊稼,就想這麼走了?門兒也沒有啊!找秦大人去給評評理!”

    “好大口氣!秦大人都不放在眼里?老兄!希望你到了縣衙上,還這麼嘴硬!”

    “哼!騎個馬就了不起了?屁!無非就是有幾個臭錢!”

    “凡事抬不過一個理字!咱們縣太爺,自然會秉公斷案!”

    嗯?

    朱元璋雖然裝作瞎眼,卻可以用手掩飾著,悄悄把眼楮睜開一條縫隙,看一群農人,推推搡搡著走向縣衙。

    再看被推搡的那人,衣著光鮮臉色憤怒,他居然認識!

    這不是咱的外甥麼?!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老朱偷听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方便以後閱讀老朱偷听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第二十二章 土豆!土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老朱偷听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第二十二章 土豆!土豆!並對老朱偷听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