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前線︰141指揮官

第1288章 廁紙是如何誕生的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Caides 本章︰第1288章 廁紙是如何誕生的

    手冊剛印出來的那天夜里,辦公樓的燈亮到了天明。老兵們圍著那張晃了三年的舊長桌,每人手里捏著一本,指尖反復摩挲著硬殼封面 —— 有的指關節因為常年握槍變了形,摩挲時動作有些滯澀,卻格外認真。桌上還放著半盒沒抽完的煙,煙卷燃到盡頭,燙了煙灰缸里的煙蒂堆一下,火星子一閃就滅了,沒人去管。有個老兵把手冊湊到鼻尖聞了聞,油墨味混著舊紙的潮氣,竟比煙味還讓人安心。他們眼里的光不是亮得刺眼的那種,是沉在眼底的暖光,像當年看著新兵第一次完整完成班組協同訓練時的模樣 —— 總覺得這硬殼裹著的不是紙頁,是他們攢了半輩子的血與教訓,靠著這個,格里芬能在這亂糟糟的世道里多站會兒,能讓那些沒經歷過炮火的年輕人,少幾個埋在戰場的黃土里。

    可這光,沒亮過三四年就滅了。

    格里芬的牌子越來越響,辦公樓換成了新的,牆皮再也不會掉灰,會議室的長桌是進口的實木,四條腿穩穩當當,不用再墊硬紙片。可來的 “戰地指揮”,卻多是些養在溫室里的子弟 —— 他們穿著筆挺的制式制服,衣角連點硝煙味都沒有,領口別著亮閃閃的徽章,卻連步槍的保險栓都不會開。有次訓練,一個指揮拿起制式步槍,左手沒托住槍托,扣動扳機時後坐力震得他胳膊發麻,之後便再也沒踫過真槍,只攥著銀色的遙控終端躲在後方。那終端屏幕總亮著,卻很少顯示戰術地圖,更多時候是聊天界面或是履歷表格 —— 他們要的不是打贏仗,是在格里芬待上半年,把 “戰地指揮” 的履歷添得漂亮些,好去更安穩的地方做官。

    這些人自然不懂老兵手冊里 “側翼掩護” 的真意。有次城區清剿任務,指揮對著終端下令 “全力突進”,壓根沒讓小隊留側翼警戒 —— 老兵手冊里寫 “側翼是命門,哪怕留一個人,也得守住”,可在他眼里,那不過是紙上的一句話。結果律賊從側巷突襲,兩名戰術人形被流彈打穿核心模塊,他卻在匯報里寫 “人形反應遲緩,與指揮部署無關”。他們也懶得懂屏幕上的人形會自己瞄準開槍,傷亡數字不過是報表上的一串阿拉伯數字,改改格式就能變得 “好看”,哪用得著翻那本滿是 “老古董經驗” 的手冊?

    有次從前線回來的老兵,去指揮部交任務報告,無意間瞥見了書架最底層的那本手冊。它被壓在幾本時尚雜志下面,封皮上蒙的灰能讓手指抹出一道清晰的印子 —— 比他在前線戰壕里蹭的灰還厚。老兵伸手把手冊抽出來,硬殼邊緣已經有點變形,書脊上的 “格里芬班組作戰參考” 只剩 “格里芬” 三個字還能看清,其余的字被潮氣浸得發虛,像要融進紙里。旁邊堆著幾本 “指揮日志”,封面燙著金邊,翻開一頁,滿是 “今日圓滿完成視察任務”“人形整體狀態良好” 的空話,連一次具體的火力調整、哪怕是 “機槍手換彈時間縮短五秒” 的記錄都沒有。

    老兵把手冊塞回原位時,手指踫了下旁邊的雜志,雜志滑出來,掉在地上,露出里面的照片 —— 幾個指揮穿著休閑裝,在度假村的泳池邊笑。窗外的陽光照進來,落在手冊的封皮上,那層灰反射出細碎的光,像極了當年老兵們眼里那點沉下去的希望,冷得讓人發疼。

    這些老兵若是尚在人世,目睹今日之景,恐怕會毫不猶豫地將煙灰缸重重砸在桌上,以那一聲悶響表達他們內心的憤懣與失望。當年,他們忍著咳嗽的折磨,強忍著舊傷的疼痛,伏案編撰那些手冊時,心中懷揣的絕非是讓它們成為書架上的裝飾品。那些刻在骨血里的戰場經驗,是他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智慧結晶,絕非供那些鍍金者肆意揮霍的擺設。

    然而,如今的情形卻令人扼腕。那些所謂的“遙控指揮”者,甚至連手冊的扉頁都未曾翻開,更遑論理解扉頁那行小字背後所承載的沉重意義。那行字,看似平淡無奇,卻如同一座無言的紀念碑,記錄著無數未曾說出口的犧牲與生命。每一個字,都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每一句話,都是一段血與火的記憶。

    會議室的長桌依舊佇立在那里,仿佛在無聲地見證著歲月的變遷。然而,桌旁再也未曾聚集過那些抽煙的老兵,他們的身影早已消失在時間的洪流中。如今,只有冷冽的燈光灑在桌面上,映照出那些陳舊的劃痕,愈發顯得刺眼。這些劃痕,比老兵們胳膊上的彈片疤痕還要扎眼,像一道道未曾愈合的傷口,在無聲地訴說著一段被遺忘的歷史。它們的存在,仿佛在提醒著人們曾經有一群人,懷著滿腔的熱血與責任,試圖將戰場的生存之道,好好地傳承下去。

    這些老兵,他們並非僅僅是為了戰斗而戰斗,而是為了將那些用生命換來的經驗與智慧,傳遞給後來者。他們希望,那些手冊不僅僅是一份戰術指南,更是一份生命的啟示錄,讓每一個翻閱它的人,都能從中汲取力量,避免重蹈覆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然而,如今這些手冊卻被束之高閣,那些珍貴的經驗與智慧,也在歲月的流逝中逐漸被淡忘。

    冷光下的長桌,仿佛成了一座無言的紀念碑,記錄著那些老兵的執著與堅持,也記錄著他們的遺憾與失落。

    那些劃痕,不僅僅是桌面的傷痕,更是歷史的傷痕,無聲地提醒著人們曾經有一群人,試圖將戰場的活法,好好地傳下去。然而,他們的努力,卻在時間的洪流中,逐漸被遺忘。

    ………………

    指揮中心的冷光從戰術屏幕頂端傾瀉而下,在 ak15 的戰術手套上投下淺藍的陰影。她指尖懸在屏幕中央的 “自動化步兵班編制圖” 上,沒有多余動作,連聲音都保持著軍用通訊特有的平穩 —— 那是經過數百次戰術簡報打磨出的語調,每個詞都精準得像校準過的彈道。

    “先看班長必須是士官身份,且持有《c1 類電子設備使用執照——這執照不是普通的操作證,考核時要在模擬電子干擾環境下,連續兩小時同步解析三型人形的戰術數據,當年車臣戰爭里,有過半班長栽在電子設備失靈和通訊不暢上,現在這道門檻,是用傷亡堆出來的。”

    “培訓期不少于四十天,每天八小時實裝推演,從城區巷戰到山地突襲,必須做到閉著眼能報出人形的武器參數、彈藥余量,甚至是關節磨損閾值。”

    屏幕切換到武器配置界面,突擊步槍的三維模型緩緩旋轉,槍身刻著的編號清晰可見,

    “主武器標配 ak改進型,槍管長度 145 英寸,適配穿甲彈與高爆彈雙模式彈匣;防御性手雷是 rgd 型,引信延遲四秒——足夠扔出十五米,卻留不下猶豫的時間。”ak15 的目光掃過屏幕角落的生存優先級標注,語氣稍沉。

    “戰斗打響後,班長的第一動作是隱蔽,不是指揮。按照安全局所的教材和資料車臣格羅茲尼巷戰里,有個班長剛掏出通訊器就被流彈打穿喉嚨,整支班組半小時內就崩了——現在的原則很明確班長或是戰前指揮的生存比任何戰術指令都重要,活著才能把上級的命令拆成可執行的步驟,才能讓整支班組不變成散沙。”

    “而班組的副班長是雙保險。”

    “在武器選擇比班長多一具下掛式榴彈發射器或是要多攜帶一些曲射武器,射程三百米,破片殺傷半徑五米——夠覆蓋半個標準巷戰交叉點,確保可以在遭遇戰或是突發性的巷戰當中能夠第一時間清理出一片安全區域。”

    可不要小看這一小部分安全區域,拋開荒野之外的因素就是……

    “擔任副班的身份可以是士官,也可以是滿兩年戰斗經驗的士兵,但培訓內容和班長完全一致,重點練的是接替指揮——薩拉熱窩圍城戰里,有支步兵班因為副班長沒及時接管指揮,三名人形在五分鐘內被逐個摧毀,現在要求副班長每十分鐘和班長做一次指揮權交接模擬,哪怕班長只是低頭換彈匣,副班長的手指也得按在備用通訊器上。”

    “每個副班長直接帶一個火力組,四名人形的站位誤差不能超過兩米——必須在目視範圍內。

    “和班長一樣,先保自己。去年在頓巴斯,有個副班長為了救機槍手暴露位置,結果整個火力組失去指揮,最後只剩兩名人形撤回,這是教訓。”

    班長在中央,兩名副班長分置左右,八名人形以三角陣型環繞,像一把收緊的鉗子。

    “至少十三個作戰單位一班長,兩副班,八人形。”ak15 的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嚴謹,“分成兩個火力組,進攻時左組突前,右組側翼掩護;防御時呈環形布防,機槍手在制高點,榴彈手在死角那本手冊里的交替掩護條款,是從越南戰爭到阿富汗戰爭改了七次的精華。”

    “人類士兵必須戴這個,不然跟不上人形的沖擊速度 —— 人形的奔襲速度是每秒五米,人類裸裝最快三米,差距會在三分鐘內拉開,變成致命的脫節。”屏幕另一側的火力調整欄閃爍起來。

    “常規編制里的兩個通用機槍手,換成一個班屬重機槍組,火力覆蓋範圍從兩百米擴到五百米;如果沒配重機槍,就帶一具 rpg7v2,不佔編制,卻能打穿十毫米厚的裝甲 —— 去年在哈爾科夫,有個班靠這個,擊毀了兩輛敵方裝甲車。”

    “人形帶槍身和腳架,總重二十六公斤,架設時間不超過二十秒;組長帶彈藥箱和突擊步槍,彈藥箱里是五百發 762 毫米彈鏈,分五個彈匣裝,防止一次被毀就斷供。”

    “組長得是經驗士兵,除了 c1 執照,還得過重機槍使用考核——要在風沙環境下,三分鐘內完成機槍拆解、組裝、試射,誤差不能超過兩發。”

    “人形負責操作,組長負責指揮——打哪里,打多久,什麼時候轉移,都听組長的。”ak15 的目光落在集中與分散使用的注解上,“開闊地就集中,比如平原防御,兩三個重機槍組能織成火力網;城市巷戰就分散,每個組守一個街口,防止被一鍋端。”她最後補充的那句,像是在強調最關鍵的底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組長必須和上級保持通訊,每五分鐘報一次位置——不僅僅只是自動報備更新事實位置,同樣也是為了避免信號或是程序被挾持,手動報備無論有多麼的精準,彼此間隔的時間差絕對沒有程序那般的精準。”

    “正如剛才所提到的,葉菲姆大尉如今在前線所掌握的作戰力量,已然成為任何一方都無法忽視的存在。”陳述者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沉甸甸的分量,直擊听者的內心。

    獨眼巨人的作戰能力,早已在無數次實戰中得到了驗證,其破壞力與威懾力,足以令任何對手心生忌憚。然而,葉戈爾舊部當年發動突襲時,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得到裝甲車的支援。

    這一缺憾,使得獨眼巨人的作戰效能未能完全發揮,甚至在某些關鍵時刻,陷入了孤軍奮戰的困境。

    然而,如今的情況已截然不同。

    盡管獨眼巨人的運算單元因技術老化或其他原因,導致其反應速度與戰術分析能力有所下降,但葉菲姆大尉手中的裝甲車,恰好能夠彌補這一缺陷。

    這些鋼鐵巨獸,車身厚重,搭載的重機槍火力凶猛,足以在戰場上為獨眼巨人堅實的支援與保護。

    裝甲車的存在,不僅填補了獨眼巨人運算能力不足的漏洞,更使其在戰場上的整體作戰效能得到了顯著提升。

    這一結論,絕非空穴來風。

    所有現代城市巷戰的實例,都已經無可辯駁地證明了重火力單位對戰場局勢的深遠影響。

    無論是火力壓制、戰術掩護,還是對敵方士氣的打擊,裝甲車都展現出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它們的出現,往往能夠在瞬間改變戰場的平衡,使戰局朝著有利于己方的方向發展。

    回到葉菲姆大尉的力量,有一點必須明確他手中的獨眼巨人,與那些能夠為它們兜底的裝甲車,只有兩者緊密結合,才能真正構成難以對付的力量。

    不要因為獨眼巨人如今失去了當年那種沖碎防線的凌厲氣勢,便對其產生輕視。

    運算單元的問題,固然削弱了其部分能力,但裝甲車的存在,卻足以彌補這一不足。

    想象一下,當裝甲車穩穩地停在巷口,車身上的重機槍緩緩轉動,瞄準前方的敵人。

    那一刻,光是重機槍的火力壓制,就足以令對手的火力點啞火,令他們的士兵無法抬頭。

    而獨眼巨人,則在這股火力的掩護下,穩步推進,逐步瓦解敵方的防線。

    這種組合,不僅僅是力量的疊加,更是戰術的升華。

    葉菲姆大尉的作戰力量,正是在這種精妙的搭配中,展現出了其真正的威力。

    獨眼巨人與裝甲車的結合,不僅僅是裝備的互補,更是戰術思維的體現。

    它們的每一次行動,都經過精心策劃,每一個細節,都經過反復推演。這種力量,不僅僅是物理上的壓制,更是心理上的震懾。

    戰場上的局勢,瞬息萬變,但有一點始終不變力量的合理運用,才是制勝的關鍵。而葉菲姆大尉,正是深諳此道的指揮官。

    他的獨眼巨人與裝甲車,不僅僅是戰場上的武器,更是他戰術智慧的延伸。

    它們的每一次出擊,都帶著無可匹敵的氣勢,每一次推進,都帶著必勝的決心。

    這種力量,才是真正令對手望而生畏的存在。

    喜歡少女前線141指揮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少女前線141指揮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少女前線︰141指揮官》,方便以後閱讀少女前線︰141指揮官第1288章 廁紙是如何誕生的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少女前線︰141指揮官第1288章 廁紙是如何誕生的並對少女前線︰141指揮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