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葛亮的大軍抵達戰場之後,此方戰局的形勢便已經徹底被定性了,
沒辦法,
即便諸葛亮還沒有抵達戰場,羅馬人在許褚的虎豹騎以及趙雲的白馬義從的夾擊之下就已經有些顧暇不及了,現在又來了一個敢稱天下騎兵之最的並州狼騎,要是羅馬人還能撐得住,那也未免有些太奇怪了,
事實上,
就在並州狼騎加入戰局的一炷香後,羅馬軍的陣型就難以為繼了,想想也是,虎豹騎從東向西打,白馬義從、並州狼騎從西向東打,正好把羅馬人這支為了襲擊諸葛亮後方的軍伍夾在了中間,來了一場幾乎可以稱為教科書般的兩面夾擊,
再看看負責帶兵進攻的這些將領吧!
許褚、趙雲、諸葛亮,
論沖鋒陷陣的武藝,哥兒幾個組合在一起幾乎已經算是整個大漢騎兵將領中的頂尖戰力了,這種程度的進攻,莫說是這些羅馬人的防線,就算是高順帶著陷陣營駐扎在此,如果硬撼的話,雖說堅守的時間肯定會比這些羅馬人要久上不少,但最後的結果,應當是不會有什麼改變就是了,
畢竟,
就算是陷陣營,想在大漢這三個頂尖騎兵軍伍中堅守勝利,也未免有些太離譜了!
因此,
這場大戰,
就在這樣一個幾乎沒有任何懸念的單方面碾壓下,徹底落下了帷幕!
許褚麾下和諸葛亮麾下合計斬首三千,剩余的羅馬軍大部分向南方逃去,只有小部分四散奔逃,俘虜降卒一萬,即便放眼整個羅馬戰場中,這樣的戰績,也足以為人稱道了!
“孔明將軍!”,
將自己麾下的三千近衛全都差遣去打掃戰場後,許褚看向一旁的諸葛亮,有些邀功似的說道,
“我來的,應該不算晚吧?”,
“當然不晚,甚至可以說是相當及時,若是沒有仲康將軍的相助,我麾下這麼多人,怕是就要在羅馬人的包圍圈里越陷越深了!”,
諸葛亮笑著看向許褚,毫不吝嗇自己的稱贊,只不過,在說完這句話後,諸葛亮的神色便沉重了起來,
“只不過,還請仲康先生快些打掃戰場!”,
“簡單的確認一些倒在地上的羅馬軍狀態就可以了,如果他們身上有干糧的話就盡量多拿一些,沒有的話也不必強求,至于繳獲的兵刃甲冑,就放在地上吧,我們沒有時間在這些東西上浪費時間了!”,
“這.......好!”,
許褚點了點頭,雖然他並不明白為什麼,但在這次的配合中,他早已經被諸葛亮敏銳的判斷力所折服,因此即便他沒有徹底明白諸葛亮這麼做的原因,但還是立刻下了相對應的命令,
在麾下近衛得令,並加速了打掃戰場的進程後,許褚才扭過頭來看向諸葛亮問道,
“孔明將軍,我們不是已經大勝了,為何要這麼急切的打掃戰場,是要急著撤離嗎?”,
“撤離嘛......也可以這麼說吧,但更好的總結,應該是說我們需要快些重新組建防線才行啊!”,
說到這兒,
諸葛亮不由得嘆了口氣,
“仲康將軍,你知道的,除了東北方向咱們已經擊潰的這支,南面才是羅馬軍主力軍伍駐守的方向!”,
“雖說咱們這邊贏得還算是挺輕松的,但也必須要為叔至將軍他們考慮考慮才行啊!”,
“陳叔至?”,
許褚愣了一瞬,隨即立刻明白了諸葛亮的意思,
“孔明將軍,你這麼說,難不成叔至將軍現在.......”,
“沒錯!”,
只見諸葛亮點了點頭,耐心說道,
“叔至將軍和高順將軍現在應該正在我軍之前的駐地,全力抵御南面羅馬人的反撲,以他們所擁有的兵力來判斷,高順將軍他們能夠拖住羅馬人的時間,確實算不得太長就是了!”,
“這!孔明將軍!”,
許褚神色鄭重的看向諸葛亮道,
“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立刻整頓軍伍,朝南面殺去,援助高順將軍等人?”,
“沒有這個必要!”,
諸葛亮笑著搖了搖頭,看向許褚耐心說道,
“仲康將軍,我們整理軍伍的速度再快,也不可能比之前那些潰敗的羅馬降卒速度快,按照時間來算,現在這個時候,他們應該已經逃到了南邊才是!”,
“那些羅馬人只要看到這麼多潰逃的羅馬士卒,肯定能猜到此方戰場的勝利者乃是我軍才對,並且一旦得到了這個消息,繼續對高順將軍的駐地展開進攻,便不會有太大的意義,安穩那些戰敗的士卒,才是羅馬人最需要做的事!”,
“所以......還請仲康將軍放心,高順將軍那邊,肯定是已經安全了才對!”,
“原來如此!”,
听聞孔明這一番話,許褚頓時恍然大悟,這個道理對許褚來說,顯然沒有什麼難以理解的,
只要他和諸葛亮能夠擊潰北方的士卒,自然會有一大部分人會選擇向南方自家大本營逃去,畢竟只有逃到那里他們,他們才能算是真正的安全,
而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
羅馬人勢必會選擇鳴金收兵,畢竟那麼多潰逃的士卒出現,本身就是對他們在戰場上士氣的一種巨大打擊,如果放任不管,沒準還會連累己方這邊的士氣也出現問題,
可要是先行收攏這些敗卒,那麼就勢必無法繼續對高順等人進攻,羅馬人也不是傻子,人家高順的陷陣營和陳到的白𠙶V 烤故鞘裁囪 惱攪Γ 灰﹦還 鄭 筒豢贍芡耆 磺宄 br />
即便這對羅馬人來說確實是一個重創高順陷陣營的好機會,但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沒想到,連這也被孔明將軍你算計到了,當真是令人佩服啊!”,
“仲康將軍過獎了!”,
只見諸葛亮笑著搖了搖頭,輕聲說道,
“還請將軍隨我立刻去和高順將軍等人匯合,”,
“接下來的仗,還有的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