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搞定了加利西亞人和高盧人援軍的問題之後,曹操就算徹底沒有了所謂的後顧之憂,
原因很簡單,
對于曹操現在的位置來說,加利西亞人和高盧人的地盤,正好和羅馬一起將曹操夾在了中間,如果一旦處理不好,貿然開戰,迎接曹操的很可能就是兩面夾擊,這種情況,當然是曹操無法接受的!
而且這種挑釁,是曹操無論如何也不能容忍的,甚至即便劉備不在這兒,曹操也能想象到後者听聞這兩個異族對大漢亮出獠牙後,劉備應該是一個何等勃然大怒的景象!
可以說,
就算是東漢末年先有黃巾之亂,後有諸侯並起的這麼一個雜亂局面,大漢的那些異族,也完全沒有趁著這個機會佔到任何便宜,
整個大漢對于異族的態度就是,讓你干嘛你干嘛,我們也不是不講理的人,只要你听話,好處肯定大大的有,但要是給臉不要,那就得讓你們嘗嘗我大漢的劍鋒是否鋒利了!
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了,
像馬超和羌族的關系,或者蜀地和南人的關系,都是極為要好的,
羌人將馬超尊稱為神威天將軍,而馬超也一直保護著羌人子民,甚至于到了今日,羌人也依舊在馬超的庇護下,過的越來越好,而南人那邊就更不用提了,都在蜀地建起法正的生祠了,說是比自己人還親,都完全沒有什麼夸張的成分!
反正從現階段的政策來看,大漢對這些偏僻地區異族的政策,已經豐厚到不能再豐厚了!
而反觀西域諸國,
同樣是異族,就總有那個拎不清自己幾斤幾兩的,非要和大漢較量較量,這不,讓周瑜帶著西涼鐵騎收拾一頓,滅幾個刺頭,當時就老實了,
只能說,
大棒和甜棗,確實是一種經久不衰的手段就是了,但說句實在的,但凡你是真心和大漢交好,便絕對不會遭遇背刺,
但偏偏,
這群加利西亞人和高盧人,完完全全的將大漢的面子當作鞋底一般踩在腳下,
誠然,
大漢確實拿不出羅馬人能夠拿出的條件,但也不是沒和你接觸過,怎麼人家日耳曼人就願意死死站在大漢這邊,
說到底,就是不給面子,或者說真把大漢當成什麼老好人了!
舉個例子,
你如果給一個人好處,讓他罵幾句劉備,沒準他真能答應,因為他知道,以劉備的心胸,真不一定會要了他的命,很可能就是小懲大誡,以儆效尤就算了!
但你要是讓他罵典韋,他可是萬萬不敢的,因為要是他真去了,結果大概率會是典韋直接大怒把他弄死,然後自己去找曹操領罰,最後曹操在眾人的請求下,小懲大誡,以儆效尤就算了!
雖然這個例子不恰當,但已經可以說明,之所以會有勇氣對上大漢,就是想把大漢當作老實人欺負,
成功了,
那自然是一切都好,要是失敗了,那就老老實實的道歉認錯,這事沒準也能過去,
開玩笑,
怎麼可能有這麼簡單,
不對外族低頭,從來都是一個朝代的脊梁,
自從有霍去病封狼居胥開始,整個大漢,都沒在面對異族的問題上怎麼塌過腰,就算沒有如今的冠軍侯呂布,也一定會有另一個有民族膽氣的家伙站出來!
而現在,
這個責任,則是落在了趙統,以及他的兩位叔父身上!
在從曹操手底下接下這個任務後,
趙統立刻帶著馬超、張飛二人,點齊兵馬,徑直朝著東北方向而去,並在那邊築起防線,顯然是做好了和這幫異族人打長仗的準備,
畢竟什麼時候反擊,還要等曹操的軍令才行,
而另一方面,
沒了後顧之憂的曹操,直接開始向西南方向大規模的用兵,唯一負責駐守他們根據地城池的,就只有張遼以及他麾下的兩萬兵馬,而讓他負責駐守城池的原因也很簡單,畢竟人家張文遠以往守城的戰績,確實在這些人中是最牛的!
守城給對方十萬大軍守的丟盔棄甲,落荒而逃,這種戰績,說是聞所未聞都不為過,讓他守城,其實也能看出曹操的野心來,雖然他也不覺得那群異族能打得過趙統等人,但要真有這個萬一,張遼你就也不用死守城池了,直接拉出人馬跟他們死磕,我可以不要這個後方,但不能給這幫異族的臉!
這就是曹操決心,
而另一方面,
曹操自己的兵馬也是分成多路,朝著西南方向飛馳而去,
曹昂許褚領虎豹騎三萬兵馬為一路;曹操、典韋、夏侯𠴱@ 暮鈐 畋靜渴 虼缶 詼 罰 br />
張繡、陳到、胡車兒領本部五萬兵馬為第三路;諸葛亮、高順帶本部三萬並州狼騎為第四路;
李竹、張苞、關興、周倉領本部兵馬七萬為第五路;陳到領本部白麽雀し譜卦B赫階湮 諏 罰 br />
趙雲領麾下白馬義從為策應,乃第七路;徐晃,滿寵領其新訓練出的三萬魏武卒為第八路,
而魏延,
則被曹操奉為先鋒,率一萬人馬,先行深入羅馬腹地,看樣子,是要一個人,先和羅馬人掰掰手腕!
至此,
曹操麾下共計九路三十五萬大軍,直撲西線戰場,
而與此同時,周瑜也開始在海面上對羅馬海軍發起猛攻,要將這些水軍全部給趕回到內陸上去,可以說,就在此時,大漢對羅馬最猛烈的進攻,便徹底拉開了帷幕,
當然,
就算周瑜和陸遜已經在海上佔盡上風,但想要將羅馬人全都趕回陸地上去,也絕不是一時片刻便能解決的問題,還是需要時間以及曹操那邊的配合,
而身為先鋒的魏延,第一個任務,便是將整個西線戰場和海軍徹底孤立起來!
“真的假的?”,
接到軍令的第一時間,魏延的反應竟然是有些不敢置信,
“讓我直接去把撒貢托的港口打下來?”,
“好啊!好啊!”,
沒有一絲絲猶豫,大喜過望的魏延直接對著全軍下達了軍令!
“傳我軍令!”,
“調轉方向,向東進攻港口,凡有攔路者!”,
“殺無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