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
到目前這一步,
羅馬人所有的行動,都在司馬懿的掌握之中,不出意外的話,東門和西門這兩處城門的千斤閘應該是已經被落死了才對,目前能夠讓人進出的城池的城門,只有南北兩門,
北門是漢軍攻入的城門,南門則是羅馬人潰逃出去的城門,換句話說就是,一會在大火燃起之後,羅馬軍便會從兩處城門來攻,將漢軍徹底堵死在城中,
但北門那里,有姜維鎮守,多半是出不了什麼問題,而南門該如何應對,司馬懿也早有對策,
在關羽的大軍步入城中後,整體都在向北面偏移,這樣就可以保證他們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兵力的折損,不被沉重的火勢干擾,
至于南門,並不在司馬懿的著重考量之內,畢竟就算將南門讓給羅馬人,對方也只會在門口堵著,總不能自己非要進城去當烤乳豬吧?
人家羅馬人也不是傻子,他們的目的並不是和漢軍在城內廝殺,哪有自己點火自己又往火坑里跳的道理,
在司馬懿的謀劃中,不管羅馬人從哪處城門撤離,都會將這處撤離的城門讓出去置之不理,從而將真正的戰場固定在北門一處!
當然了,
司馬懿也不是完全對南門沒有任何安排,事實上,只要等到大火燃起,城中尚存的百姓必然不會在城中坐以待斃,他們可不像司馬懿一樣,對城中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有一個預估,對于這些百姓來說,見到城池起火,腦海中第一個反應,就應該是想辦法逃出去才對,
而北門聚集了大量的漢軍,他們必然不會首選北門,而是在剩余的城門中選擇所謂的逃生之門,這樣以來,一定會有不少人去往南門,只不過,在司馬懿看來,
羅馬人既然能定下這樣歹毒的計策,理應是沒什麼道理會突然想要打開城門救助他們就是了,
但不管如何,在求生欲的支撐下,城內的這些百姓都會給羅馬人造成一定的麻煩就是了!
萬事俱備,只欠城火,
司馬懿甚至,現在大軍既然已經入城,那麼起火,無非便是早晚的問題了,果不其然,在一陣嘈雜的騷亂中,城中開始驃騎了陣陣濃煙,緊接著,一處又一處的火光開始蔓延,很快便燃成了一片,
“這麼快?”,
關羽單手輕撫長髯,不解問道,
“咱們剛入城時,並沒有太多的火油味,想來應該是羅馬人怕我們一入城就產生警覺,所以才有意而為之,但若是火油的數量不夠的話,又怎麼會讓火勢蔓延的如此之快?”,
“那就只能是火源的問題了!”,
司馬懿搖了搖頭,輕聲說道,
“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羅馬人在城中安排了起碼數十人負責點火,才能讓火勢燃燒的這麼快,只不過,不管這火勢再如何凶猛,對于我們來說,也不過只能算作一個信號罷了!”,
沒錯,
就像司馬懿自己說的一樣,
之前為了保證自己麾下士卒不會騷亂,關羽和司馬懿並未將其全部計劃都透露給麾下的士卒,只是告知了部分將校一些消息,以便進城之後,能夠快速將軍心穩定下來,
而進城之後,
司馬懿也確實是這麼做的,所有入城的漢軍都得知了這城中會燃起大火,但也得知了北城城門處有姜維在鎮守,並且在不久之後,趙雲的白馬義從也會前來相助!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士卒立刻便算是定下了心來,
首先,
不管羅馬人有什麼樣的謀劃,但只要自家軍卒知道,敵軍的謀劃都已經在司馬懿的預料之中,便不會覺得這大火有那麼令人恐懼,起碼和之前山谷里的那場火是沒辦法比的就是了,
其次嘛,
便是因為姜維在關羽軍中還是相當有威望的,有他鎮守北門,自然可以令軍卒放心,更別說還有一個拍馬相助的常勝侯爺趙子龍了!
“傳令全軍!”,
關羽單手伸出,淡定說道,
“暫且忍耐,以北門騷亂為信號,一旦伯約和敵軍開始交戰,便立刻向北門沖鋒!”,
說是遲那是快,
就在關羽剛剛下達軍令之時,北門處便突然涌出不少羅馬軍卒,看樣子,是早早便埋伏在周圍,只等火勢燃起之後,便出來猛攻北門!
只不過,
還未等到他們殺到北門附近,一名手握方天畫戟的驍將便一騎殺出,只見其猛地一勒韁繩,戰馬便瞬勢飛躍而起,直直跳入了羅馬軍伍的人群之中,緊接著,便有四五名羅馬戰卒頃刻之間死于非命,
“天水姜伯約再此!”,
“爾等草芥,何不快快受降?”,
說罷,
方天畫戟再度揮出,又一顆頭顱憑空飛起,看樣子,咱們這位方天畫戟第三代傳人,已經開始將這玩意當成青龍偃月刀用了!
隨後,
正北城門處又殺出大量漢軍,顯然都是姜維的本部戰卒,他們在姜維的鼓舞下,也開始朝著羅馬人發起悍不畏死的沖鋒,
雙方士卒瞬間廝殺在了一起,
而這種反應速度,瞬間便殺了羅馬人一個措手不及,
按照羅馬人原本的構想,漢軍面對城中起火和他們的突然來襲,必然是手足無措,來不及做出具體應對才是,可看眼前這情況,對方明顯就是早有準備,哪里有半點驚慌?
瞬間,
羅馬人便被漢軍的沖鋒攪亂了陣型,
但這還沒完,
就在雙方開始交戰不久後,羅馬軍卒的後方又開始出現了騷亂,之間一名銀袍戰將,胯下夜照玉獅子,手持龍膽亮銀槍,與其麾下的白馬義從,用一種極為詭異的速度接近到羅馬大軍的後方,
只見先是一輪騎射箭雨,將羅馬人後方的陣型徹底開始混亂,而趙雲則是當先沖入,手中銀槍起舞如同蛟龍歸海,以一種無人能擋的氣勢,直接便殺入羅馬大軍的正中央,
趙雲,
似乎是在用這種方式像所有人宣告,
大漢,
永遠都有一個百戰百勝的常勝將軍!
“常山趙子龍!”,
“前來沖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