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田這一方面,交州人員也很擅長。
此外,所有人都被嚴令飲用不干淨的水資源,必須是到統一的地方領取。
各種復工也都開始準備。
當整個江州區域全部清理出來,水位都降下去後,災後永久性重建工作也就提上了日程。
江州等地的發展其實都還不錯,因為靠著大海,有豐富的漁業資源。
他們的錢財都還有不少,為了預防以後再次人財兩失,李昭建議他們修建比較牢固的水泥房子。
不至于像現在這樣,家里來了一次洪水,什麼都沒有了。
江州刺史覺得有道理,但還得一步步的來。
不過,當他得知太子殿下捐了足足五百萬口紅磚後,當即大喜,表示感謝。
這五百萬口磚或許不是很多,但只要每家都不修建大房子,是夠用的。
為了防止有人搶佔資源,李昭也給江州刺史下了死命令,這些紅磚資源,必須優先給老百姓使用。
至于那些比較富裕的家庭也可以分配,但分配的資源要少。
此外,如果他們還缺少紅磚等資源,就只能自己單獨花錢訂購。
在防範貪污這一點,李昭是極其嚴格的。
他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一般來說,這種情況是沒有百分百可以避免的。
但只要是不做的太過分,太難看,李昭都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水至清則無魚。
江州刺史要想將整個江州快速重建和穩定,就少不了當地這些大家族的支持。
適當的讓利,讓他們吐出更多的資源來,也算是一種置換。
為了當地的恢復和發展,有些時候是不得不做這種事情的。
李昭正是因為清楚,所以也沒有規定死。
江州的損失程度是忻州、東州等地都不能比的,但江州的刺史辦事能力要比東州刺史和忻州刺史強。
這一點,李昭心里很清楚。
至少在有主見這件事上,江州刺史是十分獨特。
在安排人員將江州的各處區域都給疏通後,李昭也就沒打算繼續在江州逗留了。
因為他離開交州已經足足三個多月快四個月了。
也是時候回去了。
只是這一次災害,造成的損失實在是有些嚴重。
李昭稍微評估了一下,這其中的救援物資加起來都破了一千五百萬兩。
而如果要算江州、忻州和東州以及鶴州部分地方的損失,那損失的錢財數量可就遠遠不止是一千五百萬兩了。
如果將這些損失的資源全部都用來國戰,那不知道有多爽。
但可惜沒有如果。
幽國遭災,武國遭災,這次好像蒼國和周國很是幸運的躲了過去。
李昭心里是有些不爽的,老天爺這是在這卡BUG呢?
覺得武國發展太快了,太強了?
強行削弱一波?
我也沒感覺武國發展有多好啊,現在各方面都十分欠缺,武器等戰略資源更是嚴重不足。
李昭心里默默的吐槽,但也準備返程回家了。
在李昭帶著自己的人把江州最後一點梳理事宜忙完後,就準備和江州刺史道別。
江州刺史和江州百姓都來相送,但沒想到,這時李昭竟然接到了令他一個出人意料的消息。
大周,地龍翻身了!
當李昭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人都是懵的。
當然,他也很想笑,但一想到遭殃的還是大周的普通老百姓,他又沒辦法笑出來。
拋開國籍不談,大家都是苦苦掙扎的普通人而已。
“這個消息準確嗎?”李昭再度問道。
如果大周真的遭遇了地龍翻身,那就說明這一切是合理的。
自然界的東西,都是有一定的聯系的。
李昭在這之前,就查閱過,發生台風海嘯等自然災害後,往往都會伴隨著地震發生。
雖然不是絕對,但有可能的概率很大。
大周所在的位置正好是地震帶,還是比較活躍的那種。
因為大周的諸多地方縣志也都有記錄,當初,李昭在大周境內的時候也是留了心眼。
雖然每次地龍翻身的程度大小不一,但眾所周知,地震和台風海嘯是等同的。
一旦爆發,帶來的損失不可估量。
錢財的損失其實都是小事,關鍵是死人,以及災後重建,是最難的。
地震的程度越大,範圍越廣,所造成的影響也就越大。
李昭之前還在想,怎麼就只有幽國和武國受災,這完全沒道理啊。
原來是自己有信息誤差和時差。
暫時按捺住自己心里的激動之情,李昭完成了自己在江州的支援工作後才返航。
在返航的途中,李昭便听到了極為詳細的情報。
這次地龍翻身的動靜不小。
造成了差不多三州之地的動蕩,最嚴重的區域,地面都裂開了深深的縫隙。
大周境內,也是相當的不和平。
因為動蕩太大,加上屋宇等坍塌,導致無數人慘死。
造成大周境內的坍塌之處竟然也多達百余縣。
這是李昭未曾料到的。
李昭現在完全沒有了高興的勁兒,因為這些綜合起來,怎麼越看越像是小冰河期來臨的征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未來的災難怕是還有不少。
而且,這個時代的人們,普遍都還是比較迷信的。
大周皇帝周龍雲應該也是焦頭爛額,因為根據傳回來的消息得知,還是有有心之人利用這次的地震做了文章。
說什麼昏君當道,所以老天爺都看不下去了雲雲……
還別說,這種說法在大周境內興起後,擋都擋不住。
畢竟周龍雲有弒君弒父的嫌疑,哪怕他捂住大部分人的嘴,可這種消息,早就在大周境內都傳開了。
除非周龍雲將所有知道和傳播者,全部屠殺干淨。
可他現在是皇帝,皇帝固然可以為所欲為,但那是在手握大權的情況下。
可現在,他周龍雲受到的掣肘也不少,各大家族在拿到了想要的東西後,不會為難他周龍雲,但他周龍雲想要心安理得的治理大周,也不太現實。
本來周龍雲就得位不正,但因為他的太子之位沒被廢除,勉強又算正統。
這才即位半年多的時間,就發生了大地震。
大地震在古代可不是什麼好兆頭,往往都會扣在皇帝的頭上,說這個皇帝不行。
和周龍雲有仇又不讓周龍雲好過的人,肯定是不會放過這次的機會。
這就勢必會導致周龍雲現在焦頭爛額。
就像這次,李昭是惦記著災情,完全忘了社會影響這一茬,他的提前到來,正巧是誤打誤撞,讓武國各地的凝聚力都展現了出來。
即便是死傷如此慘重,也沒有人拿這件事做文章。
可周龍雲不同,他是皇帝,不可能出去。
因此,在當地的地震災情爆發後,等到周國朝堂拖拖拉拉的拿出救援章程時,影響力早就擴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