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沒辦法,誰讓他是從農村出來的孩子呢。
從小在田間地頭長大,身邊接觸的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鄉親,父母能供他讀完大學已經耗盡了全力,哪里認識什麼搞科研、懂材料的大學教授?
他的成長環境里,連沾點“學術”邊的人都寥寥無幾,更別說這種能在尖端領域說上話的人物了。
張塵盯著那份稀有金屬配方,心里頭滿是難以置信的驚嘆。
他實在想不到,當初在系統里看到時,標注著“可用于制作超堅韌魚竿”的材料配方,到了現實世界里,竟然能搖身一變,成為足以應用在航天發動機上的關鍵材料。
這兩者之間的差距,簡直像從村口的小溪一下子跨進了浩瀚的宇宙,讓他忍不住咋舌——單是想想那縴細的魚竿和轟鳴的航天發動機,就覺得這關聯離譜又神奇。
他不得不由衷感嘆,系統里藏著的這些黑科技,實在是強大到超乎想象,完全打破了他對材料用途的固有認知。
不過轉念一想,他又覺得這事兒似乎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畢竟,他連系統這種只存在于幻想中的神級外掛都能擁有,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
既然系統能拿出把魚竿材料變成航天材料的配方,那往後隨著他對系統的深入探索,肯定還會有更多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黑科技冒出來,未來帶來更震撼的驚喜。
一想到這兒,他心里那份因現實困境而起的煩躁,似乎也悄悄被一絲對未來的期待給沖淡了些許。
張塵腦子里亂糟糟的,各種找人背書的方案在心里盤桓來盤桓去,還沒理出個清晰的頭緒,口袋里的手機突然不合時宜地響了起來,尖銳的鈴聲像一道驚雷,瞬間打斷了他的思路。
他有些不耐煩地掏出手機,看了一眼來電顯示,上面的名字讓他愣了一下——既不是熟悉的親戚,也不是那幾個為數不多的朋友。
劃開屏幕接起電話,听筒里立刻傳來一個略帶沙啞卻透著幾分爽朗的聲音,張塵听著听著,眉頭漸漸舒展,這聲音……分明是熟悉得很。
等對方自報家門,張塵才徹底確認過來,電話那頭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上一年曾經約著一起出海釣魚的陳有輝老板。
說起來,他們倆已經有好幾個月沒怎麼聯系了。
前陣子張塵一門心思扎在瓊州捕魚,天天跟著漁船在海上漂,手機信號時斷時續,自然沒法應約。
後來好不容易從瓊州回來,又趕上過年,家里事兒多,加上他那會兒心思也不在釣魚上,陳有輝老板幾次打電話約著出海,都被他找借口推辭了。
一來二去,兩人的聯系就漸漸淡了,微信對話框停留在過年時那句群發的祝福,之後便再無音訊。
張塵握著手機,心里不免有些納悶。
這都快小半年沒聯系了,今天陳有輝老板怎麼會突然想起給他打電話?
他一邊應著對方的話,一邊在心里暗自琢磨,實在猜不透這位老板突然聯系自己的用意。
沒聊幾句,張塵就大概摸清了陳有輝老板的來意。
原來這位陳老板最近沒閑著,竟專門飛到國外參加了幾場休閑釣魚比賽。
有意思的是,他帶去的“未來一號”餌料成了最大的功臣——靠著這餌料驚人的誘魚效果,陳有輝在比賽里拿下了相當亮眼的成績,名次一路靠前,引得不少同場的釣友頻頻側目。
就這麼一來二去,“未來一號”餌料竟在國外的釣魚圈里悄悄有了名氣。
畢竟用過的人都看在眼里,這餌料往水里一撒,周遭的魚群簡直像著了魔似的往鉤上湊,那誘魚能力實在太扎眼了,想不被注意到都難。
這其實也不奇怪。
全世界的釣魚愛好者多如牛毛,國外更是藏著不少釣起魚來能忘了時間的“癮君子”,他們對能讓漁獲翻倍的好餌料向來沒什麼抵抗力。
“未來一號”餌料的效果擺在那兒,自然很快就勾起了這群人的興趣,不少人賽後都追著陳有輝打听這餌料的來頭。
陳有輝顯然是敏銳地嗅到了其中的商機,電話里他的聲音透著一股按捺不住的興奮,連語速都比平時快了幾分,一個勁兒地給張塵描述著這次機會有多難得︰“你是沒瞧見,那些老外盯著我餌料的眼神,簡直像見了寶貝!這要是能推出去,賺頭可就大了!”
話里話外的意思再明顯不過——陳有輝想跟張塵合作,把“未來一號”餌料賣到國外去,一起從那些外國釣魚佬的口袋里掙點錢。
張塵心里跟明鏡似的,很多時候外國人的錢確實更“值錢”些——這可不是主觀感受,實打實的匯率擺在那兒呢。
就拿“未來一號”餌料來說,在國內賣個幾十塊,換成外幣一結算,再結合國外市場的定價習慣,價格能往上翻好幾番,算下來利潤空間遠比在國內銷售要大得多。
陳有輝在電話里說得明白,他打心眼兒里覺得,能把生意做到國外去,從外國人手里賺錢,那成就感可不是賺國內同胞的錢能比的。
這想法听著樸素,卻也實在,或許不少做生意的老板都有類似的心思——總覺得把自家的東西賣到國外,讓外國人掏腰包,不僅能賺得更多,隱約還帶著點“為國爭光”的意思,算是給國家做了點貢獻。
張塵听著,倒也覺得這想法沒什麼錯畢竟“未來一號”的品質擺在那兒,靠實力讓外國人願意花錢,本身就是件挺提氣的事。
陳有輝越說越帶勁,語氣里滿是對賺外國人的錢的期待,仿佛已經看到了國外釣魚佬們為了“未來一號”爭相買單的場景。
一來二去的,听著陳有輝在電話那頭越說越具體,把國外市場的前景描摹得活靈活現,張塵心里那點猶豫漸漸消散,不知不覺就被說動了。
他心里頭有兩樁事想得格外清楚。
一方面,“未來一號”餌料如果真的能走出國門,被更多人認可,自己的弟弟張羽的事業說不定就能借此更上一層樓,迎來真正的爆發期,張塵就打心底里替弟弟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