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好,王公公以後就在驪山養老,咱們走!”
很快一群人就消失在了明德門下,只留下一陣塵埃和熱辣的太陽!
明德門再次恢復了往日的平靜,絡繹不絕的商人百姓穿梭其間!
只是回道國公府的長孫無忌見四下無人後再次拿起剪刀把那盆已經夠小的盆栽剪的更小了!
管家顫顫巍巍的站在門外等待著長孫無忌發號施令!
他生是長孫家的人,死是長孫家的鬼,今天讓老爺如此丟人,不管他的舉動是出于好心,還是壞心,它都得有個結果!
而趙括這邊自始至終都沒有能夠跟上長孫無忌的腳步,看著消失在視野里的長孫無忌,想道歉認錯都找不到人!
最後厚著臉皮來到國公府,卻被下人告知老爺拒絕見客!
無奈的趙括只能失魂落魄的離開了國公府,看著滿街的繁華卻也擾不盡他內心的冰冷!
而房玄齡自然也是收到今日城門下所發生的一切消息,听到最後長孫無忌被兩個小輩擺了一道後,老房差點沒樂出來!
只是嘴里嘀咕道︰“長孫無忌這個老陰貨,也有走眼的一天啊,真是老天有眼,找了這麼幾次二郎的麻煩,這次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活該!”
太極宮內,李二听著小李子的匯報,也是臉色古怪!
他猜到房俊會來把王德接去驪山,因為房俊這廝雖然倔,但是還算是一個恩怨分明之人,王德是替他背鍋,沒道理這家伙不來!
只是沒想到這些人會這麼巧湊到了一起去,更沒想到的是兩個乳臭未干的逆子會聯合起來把他大唐的宰相給坑了一把!
房俊那巴掌與其說是打在長孫無忌管家臉上,還不如說是直接抽在長孫無忌臉上!
對于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文化人來說,這巴掌不下于捅他心窩子!
如此戲劇性的一幕,李二都有點後悔沒在現場了,要是能當面吃瓜的話,那感覺應該會更好吧!
就是不知道他那個大舅子現在如何了,會不會因此而郁郁寡歡啊!
自此李二敢肯定,長孫家和房家算是徹底撕破臉皮了,一點回旋的余地都沒有!
而關于長孫無忌被房家二郎掃了面子的話也在以一種極快的速度在長安城里流傳開來!
但是礙于長孫無忌的官位,所有都只敢在沒人的時候當做茶余飯後的談資,根本不敢在公共場合討論!
而李二這邊也收到了王 的告老還鄉的帖子,信中的王 沒有過多的解釋,只是說身體日益欠安,想要辭官回鄉頤養天年!
但是誰都知道那是什麼意思,無非就是為他沖鋒陷陣後的決策而買單!
李二看著王 的辭職信也沒有太多的感受,直接在上面寫下了大大的準字!
當他踏上太濟公的那一刻起,他的命運就已經注定了,就算這一次能夠全身而退,我們雄圖大略的李二陛下下一次也會找個借口讓他步入吳秀賢的後塵!
而王 走後,國子監院長的之職就徹底空了出來!
李二想了下,這個位置讓誰去坐比較合適,那肯定要找一個德高望重,各方面條件都適合的人選才行!
第一時間李二想到的是杜如晦,房某杜斷支稱的杜如晦去上任國子監院長之職是在適合不過了!
但是李二的聖旨去到杜府之後確實沒有得到李二想要的回應!
小李子來報確實此時杜如晦早已臥病在床,甚至就連李二的命令也沒辦法起床迎接了!
听到小李子的消息之後李二瞬間呆愣當場,杜如晦今年滿打滿算也才四十五歲!
杜如晦乃是出身京兆杜氏,早年間還在隋朝之時,杜如晦入仕為滏陽縣慰!
武德元年,被李二引為秦王府兵曹參軍,遷陝州總管府長史!
那時候李二還只是一個馬前卒,既不是長子,也不是最受寵的幼子,只能當個閑散王爺!
要不是正逢李淵開疆拓土,李二還能征戰沙場的話,估計現在唐朝國主早已非他了!
後來在房玄齡成了秦王府的幕僚以後就為李二引薦了當時做長史的杜如晦!
李世民受房玄齡的推薦之後招杜如晦為秦王府的幕僚,後遷陝東道大行台司勛郎中,並以本官入文學館,為十八學士之首!
要說王 和杜如晦比起來,唯一比杜如晦有優勢的就是年齡,畢竟杜如晦太過年輕,而王 已經是遲暮老人!
德高望重更加偏向于年齡大的有學識之人!
除了這些,李二不認為王 學識上超過杜如晦多少!
後來李二建立起了天策府,命杜如晦為從事郎中!
武德九年,杜如晦暗中潛入秦王府,謀劃宣武門之變,以功擢太子左庶子!
那時候的杜如晦和房玄齡是何等的義氣風大,簡直可以說是當年的青年才俊,盧氏也是在哪個時候認識房玄齡的!
後來玄武門之變成功,李二雖然背上千古罵名,但是最終還是坐上了那個萬人之上的寶座!
從此開啟了歷史上鼎鼎有名的貞觀之治!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李二上位之後,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一眾就跟著水漲船高!
杜如晦從一個幕僚一下子被李二任命為兵部尚書,進封為蔡國公!
後至貞觀二年,以本官檢校侍中,攝吏部尚書,仍總監東宮兵馬事,可想而知當時的杜如晦是有多得聖恩!
杜如晦為相時,正是大唐建立初期,他和房玄齡共掌朝政,那時候長孫無忌還沒有這麼權勢滔天,因為能人太多,年輕的杜如晦就不是他能隨意拿捏的!
那時候的大唐典章制度都是杜如晦和長孫無忌所定,就能知道那時候的兩人是有多風光,稱之為大唐兩國柱也不為過!
每次李二商議事情之時,房玄齡都會說︰“非如晦不能決!”
而杜如晦每次也很尊重房玄齡的決定,兩人就像是知己一般,卻又能相互互補,配合默契,同心輔佐李二,所以才被稱之為房謀杜斷!
只是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太久,也就在前幾年,杜如晦開始以身體不適漸漸遠離朝政!
喜歡大唐混子請大家收藏︰()大唐混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