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九十九龍山。”
九十九座龍形山脈匯聚,萬座龍首峰齊齊吞吐天地精氣,納于一池之中,實在讓人嘆為觀止。
亞當舉目而望,天下的龍脈地勢盡數匯聚于此,只要細心比對就能從中找出對應的地勢。
這極盡天地玄妙的無上地勢,正是源天師在這方天地的最高杰作,同時也是源天師之路最佳的學習教具。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而源天師之路更加需要身體力行地去見識那些地勢,才能夠真正了悟其中的奧妙。
欣賞完附近的地勢,亞當閉目沉吟片刻,體內世界頓時變了些許。
亞當關于堪輿源術之道的精進,自然而然地反應在了體內的世界當中,大地變得更加深沉而厚重,同時地脈的流動構成也越發玄奧。
在亞當身邊的成仙池內,陣靈看了眼天上飄著的無始鐘和斬仙葫蘆,再看一眼仿佛立身于另一方世界的亞當,罵罵咧咧地往更深處沉了沉。
惹不起他還躲不起嗎?
當年它又不是沒躲過!
這人最多也就是和上次那個瘋女人一樣打砸一通,還能把這山拔走不成?
“成仙鼎……”
亞當看著這鼎,忽然想起了什麼。
神城的某塊石料當中,藏著這成仙鼎的器靈,只不過那是塊石王,能夠主動遮掩自己的氣息,誤導人以為它在別的石料里。
這手段也好解決,只要把所有石料全開了就好了,但這石料在瑤池聖地的石坊,礙于和瑤池聖地的關系,亞當沒有去。
“那器靈能感知石料外的情況,到時候直接用這鼎勾引它就行了……或者到時候直接讓葉凡去吧。”
亞當身負無始大帝傳承,不方便去瑤池聖地的石坊吃絕戶,葉凡倒是無所謂。
至于成仙鼎,這東西當初還能高屋建瓴地幫亞當了解這個世界的法是如何構成的,現如今對亞當的指導作用已經越來越低了。
探手把成仙鼎收起,亞當看向下方的成仙池,伸手將池中浩瀚的天地精氣納入體內世界中。
體內世界本就是秘境所化,亞當的境界與體內世界的成長可謂是相輔相成,體內世界將這些天地精氣源源不斷地轉化、吸收,亞當的境界……
依然卡在仙台境前。
沒辦法,晉升仙台要渡劫的嘛。
收起兩件帝兵,一步踏出,亞當已經到了太陽系外。
仙台劫!
宇宙星空中轉瞬間凝聚出了一片籠罩範圍以光年計的雷雲,其中宮闕綿延無邊,一道又一道身影影影綽綽,仿佛立于雲端向下俯瞰。
而在雷雲籠罩之下,亞當衣袖鼓蕩,體內世界在光芒的籠罩下不斷拓展!進化!
仙台秘境,亞當的體內世界要在九霄之上立大羅天,在九幽之下成無間獄。
前者是無上超脫,後者是永世沉淪。
自然而然地,無上飛仙之意與永淪厄難之意在亞當身上一同展現出來,對立而別扭的同時又有一種微妙的平衡。
到了這一步,亞當所修行的經文不再單純是古皇大帝所撰寫的經文,而是一部由他改編而成的經文。
結合了狠人大帝的兩部帝經,以及眾多帝道法則,根據亞當的理解而編撰出來的經文!
面對那重重宮闕中的身影,亞當雙手輕抬︰
“哈~終于有大帝敢來面對我了嗎?”
相比于葉凡這個聖體,從境界低微開始一路被天劫中的大帝虛影磨礪至今,亞當的雷劫相對而言就不是很有排面了。
什麼九九劫、紫雷劫、大龍劫倒是來得不少,但就是沒有少年大帝。
原本亞當覺得這可能是因為自己在借雷劫中的道韻修行,影響了雷劫的緣故,但隨著他修煉天雷法越來越深入,他發現並非如此。
而是少年大帝不敢來——
哪怕雷劫投影並非昔日大帝本人,也有一股本能在,這份本能讓那些大帝不敢同境與他交戰,而束縛于天劫規則,又不能以高于亞當的境界來和他打。
但如今,或許是亞當過于逆天,天劫的規則終于對他網開一面,而且還是一次爆發。
第一波雷劫終于降下,雷雲中一重宮闕凝實,一尊帝影緩緩走出,身上攜帶著微弱但令人難以忽視的帝威——
一位古之大帝,以準帝九重天,另類成道的修為,作為仙台一境的第一波雷劫!
而這位大帝,亞當陌生又熟悉。
“道德天尊……”
因為此前老君的話,亞當知曉這方世界已經被污染,眼前身影並非是道德天尊,因此也只是感慨了一下,便悍然出手——
玉杖揮灑,雲龍散手如龍之變化,難以揣度,三招兩式就拆破了道德天尊的神術、砸碎了天雷凝聚的金剛琢,最終一杖點碎了空中的道德天尊身軀。
消散的前一刻,那天雷凝聚而成的道德天尊眼中閃過一絲茫然。
從頭至尾,他甚至來不及用出數字秘。
“唉,境界是境界,道行是道行,如果是被壓制在準帝九重的道德天尊還有得打一打,準帝九重時的道德天尊……純度太低了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說罷,亞當張口將那些潰散的天雷吸入吞下,期待地看向雷雲。
而雷雲中的宮闕浮浮沉沉,好似天地在此刻陷入了沉思。
不多時,雷雲翻滾間,一道大帝虛影手托神爐降下——
……
九位大帝依次降下,前面是北斗與亞當有過些許淵源的,後面則是地球本土的,被天劫就近取材烙印投影了出來。
自然而然,女媧伏羲也在此列。
“媧皇經……”
準帝九重的女媧所掌握的幾乎就是完整版的帝經了,與通常而言世間傳承的帝經大差不差。
對比大帝最終所悟的帝經,所欠缺的不過是成帝摘得天心印記之後的一次整理,以及之後大帝經歷世事後或許又有新的體悟。
對比一下,前者大概是世間流傳的太皇經,而後者則是太皇搶了不死天皇棺材之後在棺材板上留下的太皇經新編版。
通篇閱覽完這本帝經,亞當感到受益良多,甚至對道本身也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
怎麼說呢……大概是在造化之道有所突破之後,對原本以為了解的東西,又有了新的看法和見解。
比如“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
還可以是“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
也可以是“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啊……”
亞當吸收了剩余的劫雲,飄然回歸地球。
路過昆侖山時,無始鐘懸于天,斬仙葫蘆入于地,書冊翻閱之間,整座九十九龍山被生生攝起,投入書中。
喜歡霍格沃茨的庫洛魔法使請大家收藏︰()霍格沃茨的庫洛魔法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