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約裂隙︰白星計劃的火種與風暴
銀河日歷0087年•深淵前線危機第53日。
隨著藍星正式提出“白星計劃”,整個銀河協約體系進入了一場無形卻激烈的意識風暴。
這是一項將“精神物質雙維協同戰術平台”作為核心作戰模式的戰略革新工程,
也是自協約體系成立以來,第一個由人類文明主導提出並執行的核心聯合戰略方案。
它突破了傳統銀河各大文明對精神領域與物質領域涇渭分明的理解,
試圖融合兩者,構建一個“適應深淵收割者復雜戰術邏輯”的動態反應體。
但正因其革命性,也引發了來自多個文明的深度質疑層面的微妙震蕩。
【一︰反對派文明的聲音——“遠眸同盟”陣營】
在協約體系中,以賽羅尼亞、斯卡勒塔與紐伽斯文明為核心的“遠眸同盟”率先對“白星計劃”表達了強烈不滿。
賽羅尼亞的代表塔澤•露姆,在協約議事中第一時間站起發言︰“白星計劃把極不成熟的人類精神物質融合理念強加于整個戰線,
我們必須警惕——這是把整個銀河戰線押在一場尚未通過任何實戰檢驗的賭博之上。”
她舉起手中浮空的情報資料,一道道投影展現在中樞議事殿上空︰
•折疊物質護盾在多維磁場干擾環境中響應失效率高達38;
•精神編排器在非人類意識波形中出現數據溢出;
•戰術ai多次遭遇邊界行為不可預測事件……
“這不是科技進化,這是對未知的魯莽佔有。”她目光如刃,掃視所有代表,
“我們不反對白星計劃本身,而是反對將它作為當前戰線的核心主導力量。”
斯卡勒塔文明的代表則提出另一層面的擔憂——意識獨佔權。
“白星計劃要求各文明開放戰士部分意識頻段,允許藍星構建‘跨文明意識協作體’。”
他不無譏諷地說︰“你們真的願意讓自己的戰士在戰斗中變成藍星思想邏輯的一部分嗎?”
這番話在議事廳中引發了一陣不小的騷動。銀河協約成立之初,為避免主權意識滲透,
明令禁止“思維綁定”類技術在多文明聯合戰線上使用。而白星計劃的核心,
正是“神經共鳴接口”的統一同步機制,盡管陸峰和夏菲已盡可能避免“主控模型”的出現,
但底層架構依舊不可避免地受到藍星研發邏輯的牽引。
【二︰支持者的堅守——“火環聯盟”回應】
面對“遠眸同盟”的連環質疑,銀河協約中另一大陣營“火環聯盟”則堅定站在藍星一側。
尤以克拉薩、維坎、拉斯瑟尼三大文明為代表,它們在與“深淵收割者”交戰中損失慘重,對傳統精神戰術深感無力。
克拉薩文明代表•尤恩•洛塔爾冷靜反駁︰
“你們說白星計劃是未完成的系統,但你們是否意識到——
沒有系統能在和‘深淵收割者’交戰之前完成?他們是不斷演化、
反饋與更新的高維文明,任何靜態思維都只會成為他們的數據餐盤。”
他在銀河中央議會平台上調出一份剛剛歸檔的戰損報告,
顯示他們最先進的單體精神重構艦隊在五分鐘內被“深淵收割者”的物質共振彈頭完全瓦解。
“這不是技術差距,這是維度認知的落後。”
“白星計劃,也許尚未成熟,但它至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方向,一個嘗試將物質與意識共振打通的進化路徑。”
維坎文明的代表則補充︰
“人類不是孤軍奮戰。我們願意開放自身的情感神經編碼模型,與藍星共同訓練新一代協作戰士。”
這是一個巨大的讓步,意味著非人類意識結構開始嘗試適配人類邏輯模型,歷史性的一刻。
【三︰陸峰與夏菲的回應】
當爭議持續升級,陸峰沒有立即發聲,而是在會議末尾,以一句簡單的開場語讓議事廳沉默下來︰
“你們想繼續做這個宇宙的‘旁觀者’,還是開始成為真正的‘參與者’?”
他將一個實時反饋圖像投影出來,那是最新一輪曙光小隊實戰演練中,
融合白星計劃構架後的成果——在面對三種不同維度干擾的戰場上,響應時間縮短22,意識受損率下降41,成功率提升至72。
“這不是完美的方案,但它是目前唯一在不斷反饋中更新的方案。”
而夏菲則以更具哲學意味的角度做出回應︰
“也許我們各自的文化不同,意識形態相斥,
但‘深淵收割者’不會等我們協調一致才發動下一次攻擊。我們不合作,就注定在不同的星光下,各自熄滅。”
【四︰裂隙背後——暗流浮動】
盡管最後會議以“開放實驗性部署白星計劃,由各文明自願參與”的議案通過,但裂痕已悄然形成。
部分文明秘密組建“中立觀察協議體”,試圖對白星計劃的技術核心進行監管。
而賽羅尼亞內部情報機構傳來消息,其已開始獨立研發一種名為“鏡頻律動器”的精神隔離裝置,疑似為抗衡“共鳴接口”準備。
陸峰知曉,這不僅是一場科技層面的斗爭,更是意識範式與文明演化方向之間的踫撞。
…………
鏡頻律動器的陰影
“鏡頻律動器”本是“白星計劃”中最具野心的科技核心之一,其初衷是為了在精神與物質雙域之間建立穩定的數據同步通道,
使得意識投影能夠穿透精神裂縫,精準打擊敵方的高維精神體。然而,這一裝置的技術來源,始終是個謎。
在一場由藍星科學戰略局召開的閉門會議上,陸峰、夏菲、紀老以及來自其他協約文明的代表一同審閱了鏡頻律動器的運作報告。
一段截取自裝置啟動核心的信號序列引起了紀老的注意——其中一段脈沖代碼,與早期從收割者精神殘骸中提取的“逆序誘導語言”驚人相似。
“這不是我們自己設計出來的東西,”紀老凝重地說,“它的核心協議,來自一段我們並不完全理解的語言模型。”
在深入分析後,夏菲與孫晴在精神共鳴模擬中發現,鏡頻律動器的激活頻段中隱藏著一種低頻反向干涉波,
這種波動在高強度共鳴狀態下會在使用者的意識底層留下“殘痕”——一種極其細微、難以察覺的心理引導痕跡。
陸峰第一時間下令暫停所有律動器的全面部署測試,召集高層分析該技術的真實來歷。
然而此時,銀河協約內部卻爆發了激烈的爭執。
各文明對“鏡頻律動器”的分歧聲音︰
1.藍星內部——謹慎派 vs激進派
謹慎派紀老、陸峰一系)︰堅持全面停用,進行深度逆向分析,認為該技術可能被獵人文明植入了“思維干涉誘因”。
激進派部分高層與科研急進集團)︰主張“使用先于理解”,強調律動器是目前唯一可在精神物質融合戰場中逆轉局勢的武器,必須投入戰場驗證。
2.新蘭國代表文明技術實用主義)
該文明主張立即部署鏡頻律動器並在外緣戰場進行實戰測試,
聲稱可以將部分自願戰士的精神痕跡開放為試驗樣本,用以監控是否存在異常意識嵌入現象。
3.靜躍族意識體文明)
高度反對該技術。靜躍族在精神域中的感知遠超常人,他們警告道︰
“鏡頻律動器不是來自你們的時空。它不是你們的工具,而是一面‘意識反射鏡’,若無正確引導,它會折回你們自己的意志。”
4.雲脈合眾邏輯文明)
推測鏡頻律動器中的“低頻序列”可能與一種名為“引索者協議”的高維觀測系統有關,
該系統或許正被獵人文明用來反向窺探銀河協約內部的戰略意識。
隱藏陰謀的進一步揭示︰
通過進一步分析,陸峰團隊發現鏡頻律動器中的中央構型晶體竟然與“無垠者遺跡”中的一種神經映射核心結構吻合。
這意味著——鏡頻律動器可能早已被獵人文明所利用,成為一個“多維意識監听裝置”。
而這一切,正好契合了獵人文明的某一項古老傳說︰在意識戰中最強的武器,不是摧毀,而是回響。
此刻,陸峰意識到,他們或許已經不是在“試用”這項技術,而是早已在使用中,被“另一種意識”所試用。
…………
《銀河精神戰紀》章節•裂縫之下︰鏡頻回響
意識艙啟動的瞬間,精神鏈接如絲線般順滑延展,夏菲與孫晴的感知體在一陣輕微的震顫中離開了物質界限,
穿越“鏡頻律動器”構建的穩定傳輸域,深入那個被命名為【裂縫底層031】的精神殘響空間。
這是目前已知最接近鏡頻律動器核心感應頻段的裂縫之一。
由藍星與靜躍族共同編譯的精神導航協議正在為她們的意識體維持穩定同步,任何錯誤都可能導致意識反向回彈或永久沉淪。
“準備好了嗎?”孫晴的聲音在精神域中透過光線而非聲音傳來,如共鳴水波般落入夏菲心中。
“準備好了。”夏菲凝視前方。
【裂縫】初看之下像是一片無垠黑海,其內不是虛空,而是充滿某種難以解釋的“殘留意識氣息”
——它不是具體語言,不是圖像,更像是某種壓在精神脊柱上的模糊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