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第155章 迷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木子李大濕 本章︰第155章 迷

    李介賓非生而知之者。

    他曾經迷過。

    迷失在補陰補陽的怪圈里,那個時候他受朱丹溪跟張景岳思想影響太深,總覺得補陰是補人之根基,熟地簡直可以包治百病。

    這一點從張景岳的方子就可以看出來,他治療牙痛的玉女煎里面加熟地,治療便秘的濟川煎加肉蓯蓉,真的做到了治什麼都能補,什麼病都可以補。

    你說,虛證能補,實證也能補嗎?

    只要筆桿子硬,什麼都能解釋的通,實證也是因為五髒精氣虛,導致外邪入侵,如果五髒精氣充實,功能強健那麼自然可以運化病理產物。

    張景岳行醫之初就是個典型的理論家,憑借扎實的理論基礎,寫了好多東西,等到自己真正開始看病,才發現很多都是自己一廂情願,後來又給自己的醫方八陣打了補丁。

    咳嗽是腎虛,中風也是肝腎虛,什麼病到了張景岳這里都是因為虛導致的。

    當對一種觀念深信不疑的時候,就容易執迷不悟,李介賓也是隨著自己成長,慢慢的跨過了成見這座大山。

    老劉感覺每次看李介賓對經方的理解,都在更新,簡直比更小說更勤奮,他拉著李介賓,說這些研究生復試題目,必須要他出一道。

    李介賓想了想“讓他們講講何為經方六經。”

    老劉猶豫了一下,“會不會有點太簡單了?”

    簡單嗎?仲景六經至少有三種解釋。

    “開放性題目嘛,到時候主動權不就在你手里了?”

    “有道理呀。”

    老唐也趕緊問道“那我的內經題呢?”

    李介賓看了看老唐,這內經有什麼好考的,“讓他們講講,何為標本?”

    標本,是病之標本,一般都會認為,本是內在病因,標是外在癥狀。

    但是在內經里,標本至少有三種解釋……

    拿上整理好的資料,李介賓就要走,臨走,老王喊著他。

    “我听說阿驕不想去京城了。”

    李介賓裝作沒听見,加快速度走了。

    李介賓一走,教研室里面的氣氛有點奇怪,其他三個人看著老王,這是趕著往上送佷女呀。

    該吃飯了 ???????,這次沒人半路堵阿賓,他舒舒服服的到了二樓吃了頓油潑面。

    看《白鹿原》,讓他流口水的不是田小娥,而是里面大碗大碗的油潑面。

    吃完後回宿舍,美美的躺在床上扣手機。

    看著其他幾個舍友在愉快的學習。

    真充實呀,這才是正常大學生應該過的生活嘛。

    ————

    “我們今天講內服膏方。”

    膏藥制備課上,老師開始了今天的課程,內補膏方。

    膏藥不是用來貼的嘛?同學們都有疑惑,這玩意兒還能吃?

    上次李介賓熬的是油膏,也是黑膏藥,里面鉛汞都有,肯定是不能吃的。

    但是膏方不止外用拔膿去腐,還可以內服延年益壽。

    很多小朋友小時候咳嗽時,應該都喝過一款京都念慈庵蜜煉枇杷膏吧,味道還不錯,只不過效果一般般。

    那就是內補膏方。

    明代《御制飲膳調養指南》,用人參、生地、茯苓、蜂蜜制“瓊玉膏”,用枸杞子制“金髓煎”,用天門冬制“天門膏”,均規定慢火熬制成膏,並認為能延年益壽,填精補髓,發白變黑,返老還童。

    這跟明代崇信道教脫不開關系。

    有位鼎鼎大名的修仙皇帝,他給封了個很長的封號

    靈霄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玄真君、九天弘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一陽真人元虛玄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天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昭靈統元證應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嘉靖。

    民間也有另外一個稱呼,嘉靖嘉靖,家家干淨。

    嘉靖帝不理朝政二十多年,一直潛心修道,煉丹修仙,以求長生,後世很多人說他是服丹藥重金屬超標死的,但是神奇的就是他居然活到了60歲。

    明代皇帝普遍短壽,大部分沒活過40。活的最長的是朱元璋,活了70歲;其次是朱棣,活到了64歲;嘉靖帝一直吃方士練得丹藥,居然還能活到60歲,曾經一度讓李介賓懷疑,是不是真的有所謂的丹方。

    “內服膏方分為兩種

    一種是成藥,比如常見的益母膏、二冬膏、桑椹膏、枇杷膏、雪莉膏,這些膏方組成單純,藥味不多,方便制成成藥,便于選用。

    還有一些藥味多的,但是效果比較單純的經驗方,比如十全大補膏、八珍膏等。”

    一听這個,下面很多女生跟男生不困了,兩眼發亮,蠢蠢欲動。

    不過有同學在吐槽,說中成藥都沒什麼效果,就是醫院為了賺錢賣的。

    很多時候大家吐槽中成藥沒效果,其實說白了,效用單純。

    而日本直接把經方做成成藥,效果好是好,但是有了另外一個問題,濫用後,副作用強,比如小林制藥的小柴胡湯,那可不是國內市面上的小柴胡顆粒能比的,吃出來幾百例肝縴維化病人。

    古人早有警示柴胡劫肝陰,葛根竭胃汁。

    藥用不對即是毒,非聖人不能輕用。

    “還有一類是滋補膏

    經醫生辨證論治,開個處方,將湯藥先煎好,去渣取汁,再根據不同病情需要,加入適量的飴糖或蜂蜜,並配以驢皮膠、鹿角膠收膏,用來滋補身體,防治疾病……”

    這節課可能是大家最感興趣的課了。

    可惜宿舍不讓開火,不然很多女生真的想做個秋梨膏試試,或者什麼減肥膏,美白膏什麼的。

    李介賓打個哈欠,自己小的時候熬過一副龜齡集,當時師哥拿去用了,後來……他就結婚了,當了上門女婿,賺得了第一桶金。

    小介賓還不懂,對于男人來說,不能說不行什麼意思。

    下課了,膏藥制備課老師這次把李介賓請到了休息室詳談。

    “李同學呀,以後考慮不考慮讀研呀?”

    “不打算。”

    “如果想讀研,可要早做打……呃?”

    一句話,封死了老師的劇本,你這樣我沒法往下演呀。

    喜歡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方便以後閱讀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第155章 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第155章 迷並對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