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飛揚擘畫的南部新城藍圖,正以極具突破性的姿態鋪展在原江市的土地上。
這絕非普通的城區擴建,而是一場關乎城市肌理重構的跨時代實踐——他要讓這片土地既看得見立體的繁華,又留得住生活的溫度,既透著現代都市的利落鋒芒,又藏著觸手可及的煙火氣。
規劃圖上,工廠區與商業區、住宅區之間,一座巨型中央花園正悄然“生長”。
四季常青的喬木沿著蜿蜒的步道鋪開了,花間小徑串起兒童樂園的旋轉木馬、老人休憩的陽光草坪,還有年輕人鐘愛的露天劇場。
花園周邊,電影院、美術館、恆溫泳池星羅棋布,傍晚時分,暖黃的燈光從玻璃幕牆里漫出來,與花園的暮色交融成一片溫柔的光暈。
而新城的核心地標,當屬那座規劃中的沅江市環球影城。
朱飛揚在圖紙上反復勾勒它的輪廓︰這里不只是孩子們的童話城堡,過山車呼嘯著穿過模擬叢林時,會驚起機械制造的“飛鳥”;復古街區里,穿著中世紀服飾的演員正與游客踫杯,轉角就是能嘗到各國小吃的美食街;長輩們坐在臨水的茶座里,看孫輩在互動體驗館里與虛擬恐龍“對話”,自己則能在傳統戲曲體驗館里听一場地道的沅江花鼓戲。
從蹣跚學步的孩童,到白發蒼蒼的老人,都能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樂趣,未來它將敞開大門,迎接來自全球的笑臉。
土地的脈絡也梳理得清晰分明︰玲瓏集團原先持有的1\5地皮,會被原江市市政府以高于市場價的標準回收。
賬目上跳動的數字透著穩穩的盈利,卻沒人在意這數字背後,是新城建設者對“公共利益優先”的堅持——剩下3\5的核心地塊牢牢握在國家手中,確保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這些民生設施能按最合理的密度布局,不被資本裹挾。
更讓人矚目的,是那座將刺破雲層的150層摩天大樓。
朱飛揚站在模型前,指尖劃過它的尖頂︰“站在這里,能看見沅江的波光漫過老城區的青瓦,能望到新城區的霓虹與星光連成一片。”
它不只是一座建築,更像原江市伸出的歡迎之手,握著現代與傳統,牽著本地人與遠方客,在江北省的城市圖譜里,刻下獨一份的鮮活印記。
這座新城的每一筆規劃,都藏著朱飛揚的野心—他要讓南部新城成為一個坐標,讓人們提起原江,就想起這里既有花園里的閑庭信步,也有環球影城里的歡騰尖叫,更有摩天樓上俯瞰全城的壯闊。
它不是冰冷的鋼筋水泥堆,而是一個能裝下所有年齡層喜怒哀樂的容器,正等著用跨時代的姿態,擁抱每一個走進來的人。
市規劃展覽館內,燈光聚焦在巨大的南部新城規劃沙盤上,朱飛揚手持著激光筆,筆尖劃過標注著“中央商務區”“生態廊道”“智慧交通樞紐”的區域,向圍坐的市政府領導班子逐一拆解規劃細節。
投影幕布上,幾版經過數十次修改的效果圖在循環播放︰晨霧中的市民中心玻璃穹頂折射出微光,夕陽下的濱水步道串聯起連片綠地,夜晚的科創園區樓宇燈火如星。
“這里要預留地鐵接口,”他指著沙盤一角,“學校和醫院的選址,必須避開主干道,確保居民出行安全。”
班子成員不時提出補充建議,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修改意見,直到深夜,這份凝聚著眾人智慧的規劃方案才最終定稿。
方案很快送到市委書記上官雅芳的案頭。
她逐頁翻閱,從產業的布局到民生配套,每一處細節都標注得清晰明了。
在隨後召開的市委常委會上,當朱飛揚匯報完南部新城“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的建設目標時,上官雅芳率先表態︰“這個規劃既立足當下,又著眼長遠,有這樣敢擔當、能干事的市長,我們沅江的發展大有可為。”
會議一結束,方案便按程序報送省里留存,為南部新城的啟動按下“加速鍵”——所有人都堅信,這座瞄準現代化城市格局的新興街區,不出兩年必將享譽江北省,成為藍星國的城市名片,甚至吸引國外關注的目光。
城市發展,治安先行。
朱飛揚深知,良好的治安環境是招商引資和民生保障的基石。
他專門將政法委書記袁子松請到辦公室,桌上攤開的原江市治安地圖上,曾頻發盜竊案的老舊街區、游客密集的景區入口都被紅圈標注。
“給你下死命令,”朱飛揚的語氣嚴肅卻堅定,“三個月內,必須讓原江的治安變個樣。
要讓投資者敢來原江,讓游客來了能安心,讓老百姓住得有歸屬感。”
袁子松立刻行動起來。
他親自去的公安局,跟局長劉長鋒一起開會。
全市公安機關啟動“平安原江”專項行動,對有犯罪記錄的人員建立動態管控檔案,社區網格員與民警組成聯防小組,每天在轄區內巡邏排查。
曾因盜竊多次被處理的張某,發現自己走到哪兒都有民警“偶遇”,想再伸手時,剛靠近商鋪就被巡邏隊員盯上,最終只能收拾行李離開原江——在這座城市,違法犯罪已無立足之地。
短短數月,原江的盜竊案發率下降了九成,雖未到“夜不閉戶”的程度,但街頭巷尾再也沒人敢觸踫法律紅線,原江也一躍成為江北省治安最好的城市。
為充實警力,朱飛揚還拍板出台新政︰凡是本市警察學院的畢業生,只要體檢、面試合格,一律納入國家正式編制。
消息傳出,學院報名人數激增,首批通過考核的學員很快走上崗位。
如今在原江街頭,隨時能看到三兩成行的巡邏民警,他們穿著筆挺的制服,腰間別著執法記錄儀,遇到老人過馬路會主動攙扶,踫到游客問路會耐心指引,甚至幫居民解決鄰里糾紛、尋找走失的孩子。
“有警察在,心里就踏實。”
這成了原江百姓最常說的話。
城市的活力,更源于產業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