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與激情7》在上映當天,北美報收6730萬美元,成為同期首映電影票房最高影片。
首周票房達到1.5億,預計北美總票房會,成為該系列首周票房最高的一部,較前作《速度與激情6》增長了42,全球總票房也會超越上一部。
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幾乎遭到《速7》碾壓式的打擊,夢工廠動畫片《瘋狂外星人》收獲1130萬美元的周五票房。
由威爾•法瑞爾和凱文•哈特主演的喜劇《獄前教育》僅拿下500萬美元。迪士尼出品的真人電影《灰姑娘》和獅門影業的青少年電影《分歧者2︰反叛者》分別以407萬和400萬美元位列首周北美票房第四、第五位置。
北美地區電影總體市場呈上升趨勢,與好萊塢面臨“覺醒”思潮帶來的沖擊成反向對比。
看起來並沒有遇到太大影響,似乎高估了這股思潮影響力。
不過也暴露一個問題,市場過于依賴傳統大ip電影支撐。
以《速7》為例,男性觀眾佔比51,25歲以上觀眾佔56,顯示出廣泛的受眾基礎。觀眾口碑評分為a,媒體綜合評分67分,認可其動作場面和娛樂性。
雖然也有主演保羅•沃克的意外離世引發觀眾對遺作的支持,片中對其的致敬橋段,以及片尾曲《see again》進一步增強情感共鳴。
但也觸發一個問題,就是觀眾偏好越來越單一,就是商業大片老三樣,動作、驚險和特效,衍生到現在新三樣營銷性、創意性和音畫質量。
劇情內核越發單薄,甚至有其他觀眾,認為《速度與激情》系列就是流水線式電影,同樣的角色,同樣的特效,同樣的敘事手法。
“影片依舊延續系列電影的“復仇集結飆車勝利”模式,劇情發展格式化,缺乏新意。”——《好萊塢報道》
這是好萊塢權威媒體首次對該系列影片連為尖銳的評論。
它的報道和評價在好萊塢通常代表著終極權威之聲,作為好萊塢娛樂產業的風向標,是北美娛樂資訊及重量級娛樂頒獎典禮報道最權威的媒體之一。在被古旋風收購之後,《好萊塢報道》全面改版,一躍成為娛樂資訊多媒體發布品牌。
似乎在對台戲,作為美國娛樂界兩大報刊之一,《綜藝》卻給予這部影片高度評價。
“ 影片將極限運動與特工片元素融合,重新定義現代動作片的視覺標準。”
《綜藝》創刊于1905年,隸屬于美國瑞得商訊集團,最初專注于報道舞台劇與雜耍表演,後擴展至電影、電視、音樂、游戲等全娛樂領域。
業界公認的頂級行業刊物,被譽為“好萊塢聖經”。
覆蓋電影票房分析、項目開發、明星動態、技術趨勢等核心內容,其年度榜單如“最具影響力500人”“年度人物”)和行業報告被廣泛引用。
《綜藝》以精準的市場數據如票房統計、收視率分析)和獨家報道著稱。重點關注奧斯卡、艾美獎等國際獎項動態,發布前瞻性預測與深度解讀。例如,曾獨家分析《小丑》前作的威尼斯電影節獲獎潛力與奧斯卡競爭力。
如今《綜藝》也跟《好萊塢報道》一樣,不僅限于影視領域,還涉及游戲、音樂劇、流媒體等新興領域。
《綜藝》通過網站、社交媒體、視頻內容等全渠道分發信息,例如推出“每日票房追蹤”和“好萊塢工匠”系列紀錄片,強化實時性與互動性。
2006年通過合作引入華夏,推出華文版《綜藝》,並舉辦“年度人物”頒獎活動,旨在連接中美娛樂產業資源。
《綜藝》更強調市場數據與商業分析,而《好萊塢報道》側重行業趨勢與明星專訪。例如,《綜藝》對《速度與激情7》的票房預測,而《好萊塢報道》則更關注其導演溫子仁的創作風格。
不過兩家刊物主要讀者大多是影視公司高管、制片人、投資者等業內人士,內容兼具專業性與實用性,如解析好萊塢制片預算分配、流媒體平台競爭策略等。
隨著自媒體與社交平台的崛起,《綜藝》需在保持權威性的同時提升內容傳播效率,在這方面要比《好萊塢報道》差一些。
畢竟《好萊塢報道》擁有古旋風這塊金字招牌,自然無往不利。
這幾年,傳統媒體轉型很艱難,這是行業共識,《綜藝》母公司,瑞得商訊集團最核心業務逐漸轉向金融信息服務領域,通過萬得金融終端向機構投資者提供投研報告,覆蓋宏觀策略、行業研究等。
不過目前《綜藝》依然是最權威娛樂報刊之一,瑞得商訊集團自然不會選擇出售。
因此,對方拒絕來自《好萊塢報道》並購報價,古旋風想整合這兩家報刊,打造全球最大最權威娛樂資訊刊物。
《綜藝》面對老對手全資收購展現強硬立場,即便母公司要出售,也絕不能出售給《好萊塢報道》。
不過面臨數字化經濟的沖擊,《綜藝》營收業務逐步萎縮,如果不改革轉型,這樣下去,不賣也不行,母公司可不會意氣之爭,斷尾求生才是硬道理。
就連現在三大報紙都在積極轉型,努力實現線上線下結合模式,推動互聯網數字化經營模式。
而且背後都是有大靠山才能存活下來。
《紐約時報》是紐約時報公司,旗下擁有《紐約時報》、《國際先驅論壇報》等18家報紙、8家電視台、2家電台和35個網站,還包括兩個非常大的網站——紐約時報網站和波士頓網站。與洛杉磯時報網站、論壇報網站並駕為美國十大新聞網站。
《華盛頓郵報》 擁有者是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全球十大超級富豪之一,三個字,不差錢。
《洛杉磯時報》更不用說,老板身份顯赫,擁有更大底氣進行轉型創新。
實際上,社交網絡媒體,最大的短板就是信息來源,缺乏權威性,這就給傳統媒體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只要保持信息來源的權威性,依舊是社交網絡媒體所不具備的優勢。
原因還簡單,一位信使主播發布的新聞消息,準確性和權威性肯定比不上《洛杉磯時報》報刊和網站發布信息來源更讓人信任。
喜歡好萊塢︰導演旋風請大家收藏︰()好萊塢︰導演旋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