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古時來!
“集訓營嗎?”與巨韶分別之後,譚明一直在做著思考。
說是京都那邊各大高校聯合展開的物理集訓營,為的是培養理論與實踐並存的天才。
是的,培養天才。
有些夸張,但很可能是事實的事情,不過譚明有些擔心,不知那里是寓教于樂,還是持續高壓的狀態。
基本課程也會保密,他也不清楚去了那里是好事還是壞事。
巨韶的請求也不算難,那就是挑選一批人進行考核,通過且名列前茅者,一個月後與他一起前往京都,進行為期十五天的培訓。
最終名額是兩班分,不過因為要展現公平,所以六個名額,十七個班都可以參與,這才有了巨韶的請求,他想著先找各個班的班主任動員的同時做出推薦,讓這次考核能找出不錯的苗子,
巨韶本人的時間可能要長久一些,但學生在第十五天的時候一定可以歸來,這是他的保證。
譚清河與楚沁那邊似乎也知道了這件事情,去往集訓營的先決條件是要通過考核,若非如此,他們可能會忍不住讓譚諾諾走個後門。
回到辦公室,剛進門的譚明直面一腔怒火的戚丹縉雲,要不是還有其他人在,譚明估計戚丹縉雲早已動手。
一番賠罪和道歉之後,戚丹縉雲的怒火才逐漸消弭,趁此機會,譚明也和她談起集訓營的事情。
“京都方面的?有官方背書嗎?”
“這應該有吧?要不然巨老師也不會這麼熱切,听說咱們學校有這個名額,很大的原因和巨老師有關。”
“那你猶豫什麼?”
“我還是擔心,出行什麼的倒是其次,那里可是說培養天才,他們的教育可能更科學,更大程度的釋放孩子們的潛力,對孩子們現在來說是好事,可以後呢?”
譚明將擔憂一股腦的袒露出來,一旁的數學老師插嘴,“譚老師擔心的沒錯,就算有官方背書,他們可能也只會在意當下。”
“孩子們以後的前程誰來負責?就算是為了孩子們好,我們作為老師,也要為他們把好最後一道關。”
“說得對,初高中這個階段,老師不負責那毀的是學生一輩子,我們可能會坦然接受現在,但很難再心安理得的與將來的他們相見。”
一連幾個老師發聲,他們自然听到了戚丹縉雲和譚明的交談,索性發表自己的看法。
“那要不問問家長的意見?”
譚明一時心煩,脫口而出詢問。
“開什麼玩笑?”他沒想到反應最大的竟然是戚丹縉雲,“我都想通了,你還沒轉過彎來嗎?”
“什麼意思?”譚明一臉茫然。
有人出聲提醒,“譚老師,你忘了你們班的譚志遠了嗎?你經常念叨,我們這些不認識他的老師都快對他知根知底了。”
“要是開明的家長還好,你要是遇上譚志遠的父母,你說說看,他們是和你一樣思考,還是一股腦的答應?”
“集訓天才!!你听听,多麼大的名頭,他們能忍得住?到時候,哪怕集訓營真的是好的,對譚志遠來說卻是更大的災難。”
那人敲響了譚明心里的警鐘,他的面色鄭重,“多謝幾位了,我去找巨老師再談談,好好了解一下。”
“快去快回,到時候詳細和我們說說,我想,這次選拔應該是面對全校進行的,到時候緊張的可能就不止你一個了。”
“我會的。”
話罷,譚明便火急火燎的離開,再次出現,他也已經能清楚的說清楚一切,各種情況和問題他都能對答如流。
當然,課程內容他只知道物理,一切沒開始前,巨韶也不清楚到時候會發生什麼。
“這樣看,對學生還算友好。”
“這也是平步青雲的機會,哪怕最後不成功,那也算是有條出路。”
“我想問題最大的肯定是五班,到時候肯定有人渾水摸魚,這麼好的鍍金機會我想他們不會放過。”
“不盡然,說不定他們有別的渠道,可別忘了,上上一屆的一班,那都把手伸進省級競賽了,要不是那小子真有本事,咱們學校的臉可能就丟大了。”
老師們你一言我一語,他們原本是擔憂參加集訓的孩子們,可有了巨韶的保證,哪怕集訓結束之後出了意外,國家方面也會伸手援助。
相當于說,從那集訓營出來,履歷上不僅有漂亮的一筆,以後就業什麼的,國家也會出手負責,甚至可以說包分配。
包分配,多麼久遠的詞啊?這個詞在譚明小時候都快絕跡了,想要了解,可能要去歷史書上尋找。
和孩子們不同,成年人幾乎很少考慮興趣,衣食無憂已經拼盡全力,誰又能去思考那些不切實際的東西?
當然,不是說興趣對所有人都是不切實際的,至少有那麼一撥人,他們可以毫無顧慮的為了興趣努力。
網上有那麼調侃的一句話。
老板,求你留下我吧,要不然我只能回去繼承億萬家產了。
多麼可笑詼諧的一句話,不知道類似的話語驚訝或逗弄了多少人,可又有誰看到這句話背後的心酸?
這個世界就像是場自由度很高的游戲,繼承億萬家產的那些人則是游戲內為數不多的玩家。
更多的人,都是作為nc努力的活著,即便是這樣,大家依舊是默默無聞。
想要改變,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讀書,哪怕是這樣,依舊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又有幾人能到達彼岸?
原本大家都很擔心的集訓營,轉眼間成為直達成功的通天路,這些老師又怎能不激動?
很快,相關通知從學校下發。
這個話題在老師之間傳得火熱,更有甚者,外校的老師也時常來訪,咨詢集訓營名額的事情。
學校方面處理問題做的十分柔和,大家公平競爭,能者上,庸者下,這算是不公平中的公平了。
譚明發現,老師之間這個話題討論的熱烈,可學生里卻是興趣缺缺。
高二高三不用在意,這次選拔就是在高一年級中選擇,這件事自然和他們沒什麼關系。
可高一學生間,大家似乎也只是偶爾提上兩句,也沒引起多大水花。
“這很正常,物理本就不容易接受,能拔尖的都是佼佼者,可這些佼佼者中也沒有幾個真的喜歡物理的。”
“讓他們自主報名,那幾乎算是不可能的事情。”
巨韶倒是看的開,與譚明的交談中表露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先前之所以向譚明提出要求。
那就是希望在二班抓兩個好苗子,一班抓兩個好苗子,也算是為自己的學生博個前程。
只不過事情說開,現在校外的師生也參與進來,巨韶也不知道名額是否能落在校內,他對此抱有悲觀態度。
學習,有幾個學生能有興趣?又有幾人能在這個時間明白,並且摒棄外物,一心在此沖鋒?
譚明清楚,這幾乎不可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