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其實放在現在來說算是一個比較老套的開始,卻是王玉康那一個年代最真實的開場。
家庭條件算不錯的小子在一次學校組織的歌舞活動認識了來自櫻花國的女孩,努力學習華國語言和文化的女孩展現了自己的歌喉,也為以後王玉康進入娛樂圈埋下了伏筆。
所以康仔一見傾心,一顆名為愛情的種子在那一個下午深埋心里,生根發芽。
後來的劇情就很簡單了,康仔想盡辦法了解女孩,靠近女孩,最終他們如願成為了朋友。
劇情的大概,江漾是已經了解過的,所以他對于電影的發展其實並沒有很大的期待感,他的視線大部分都是放在認真看電影的余幼安身上。
好像時不時伸手扒拉幾顆爆米花到嘴里眸子卻緊緊盯著大熒幕的呆瓜更好玩一些。
電影的前半個小時其實都算是比較平淡的,名為情愫的東西開始滋生的時候才是電影真正的開始。
《小手拉大手》的伴奏在各大影院同步響起時,便是這部電影的第一個高潮點。
電影院里邊,包括余幼安在內的觀眾,他們看著飾演王玉康的康仔終于鼓起勇氣約會女孩的時候,每個人的臉上都出現不一樣的表情。
為什麼王玉康會在听到這首歌的時候表現出那麼大的情緒,就是因為這一首歌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這部電影,也是他半部人生的甜。
康仔約會女孩,從小城的傍晚開始,到小城的深夜,那時候的街道,那時候的話語仿佛還在王玉康的腦海里邊回響,也在電影里邊以另外的方式呈現。
觀眾們听著余幼安歡快不已的歌聲,看著熒幕里邊男女主的甜蜜互動,他們的第一次牽手,第一次在夜里看煙花,第一次接吻,很多很多的第一次在這首歌里邊完成。
他們最終確定關系,然後帶給了觀眾們很長一段時間的甜蜜。
這期間的康仔甚至已經半只腳踏進了那時候的娛樂圈。
電影還在繼續,觀看的觀眾們卻已經覺得,這電影應該好好宣傳一下的,怎麼就不宣傳呢!
先不說劇情,光是這一首還不知道名字的插曲就異常的出色好吧!
那歌聲,甜成什麼樣了?!
超過一半正在觀看電影的觀眾都覺得余幼安這犯規的歌聲甜到發慌,也是因為這個歌聲讓他們覺得這個電影從一般上升到了好看!
包括那些也在觀看的影評人們,他們如今的想法竟然不是先點評電影劇情怎麼樣,而是覺得一首插曲居然可以給電影劇情帶來那麼厚重的濾鏡!
唱歌的人女聲到底是誰,這首歌又叫什麼名字!?
這是許多人現在都比較想知道的事情。
小手拉大手在前期出現的頻率很高,幾乎是只要男女主互動就會響起,這也讓觀眾們只要听到旋律響起就知道又要開始撒糖了!
至于當事人是怎麼評價這個事情的,江漾也很想問一下,但轉頭時,當事人已經把自己藏在爆米花桶後邊了。
從表現來看,江漾覺得她應該也是挺滿意的,畢竟有他在指導,唱的確實很不錯。
余幼安是怎麼想的呢,從電影的第一個曖昧畫面開始,從她的歌聲響起的第一個瞬間,她就感覺自己的臉和耳朵十分的燙,連吸了幾口可樂也無法緩解下去。
之後的畫面呢,余幼安還是很認真的在看著,但只要是自己的歌聲響起,她就知道里面的男女又要畫風轉換了!
“原來這是一部酸臭的戀愛片啊!”
這是大部分人看到目前為止的想法,從初識,到確認關系,再到戀愛的酸臭味彌漫,觀眾們確實看舒服了,但如果是這樣的話,這部電影確實不能算得上出色。
倒是里面的插曲出了奇的好。
可故事會是這樣一直下去嘛,無論是人生還是電影,很顯然都不會一帆風順的。
在觀眾們認為這電影就是這樣了的時候,女主的父親要舉家搬回櫻花國了,並且在知道女主和康仔的關系之後,他表達了自己反對的意見。
分別的那天,暮色如血,像是對青春愛戀最壞的告別。
康仔和女主約定,一定會在再見,也一定會在一起。
離別的火車,是男孩狂奔的承諾,是女孩回望的深情。
汪洋大海的思念是一筆帶過的好幾年。
康仔在華國初有名氣,女孩在櫻花國始終等待,最終等來了那花束般燦爛的重逢。
當康仔坐在跨洋的輪船時,江漾可以看到余幼安的身子悄悄坐直了幾分,也听到了影院里一些觀眾的好耶。
在櫻花國,他送她刻了名字的項鏈,她送他朝朝舞台上的西裝,他們依然甜蜜,一如最初。
但電影為什麼是電影,因為它的劇情總是爛俗令人十分簡單就能猜到,可戳人心窩的是。
本故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或者僅以此片紀念我那蹉跎的半生。
很顯然,王玉康兩樣都沾了。
所以跨洋的結局最終只能是,康仔放棄國籍,終生留在櫻花入贅並且孩子隨母姓,這是甜蜜結局的唯一選擇。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可是他沒有選。
而為了家族責任,女孩也沒有得選。
故事的後半段,只剩下一個落寞無比的身影又一次站在暮色夕陽下,站在回過的輪渡上,望著逐漸消失的城市背影,宛若木頭。
“時光是琥珀,淚一滴滴被反鎖。
情書再不朽,也磨成沙漏”
沒有任何預兆的歌聲漸漸而起,畫面一幕幕仿若幻燈片,觀眾看到了他們最開始看男女主相識的歌舞現場舞台,看到他們牽手的小路,看到了他們相伴的游樂場,也看到了那一場煙火。
最終呢,是第一次分開時的火車追逐,很多人都會說,電影里邊都是騙人的,怎麼會有人追著火車跑呢。
可是偏偏就是有人啊,一次又一次,總是有人會這樣做。
銀幕里面,女孩在家里的窗前讀著康仔走之前給她留下的最後一封信。
伴著余幼安哀傷無比的歌聲,信上的內容也一點點展現在畫面里。
緣分真的很奇妙,它可以讓毫無交集的兩個人相遇,然後慢慢成為對方很重要的人。
遇見真的很幸運,就好比江漾不能說的秘密里面路小雨所說的。
我能遇見你,已經很不可思議了。
這句話放在王玉康身上又何嘗不是。
遇見她,是王玉康此生最美的意外。
這一場一整個少年的遇見所換來的結果卻也很慘烈。
信的最後,王玉康似乎也猜到了結果,所以他說。
如果你不來,那就遠遠的目送我遠去千里之外吧。
他希望她可以去找他,他會等到最後一班輪渡。
可是他終究沒有等來。
他還寫下了,他會在華國好好生活,如果將來,他的最後一場演唱會上,他希望她能到。
初次遇見的時候,是她給他唱了動人的一首。
所以這場遇見故事的最後,他想給她唱一首。
“陪我唱歌,清唱你的情歌。
舍不得,短短副歌,心還熱著。
還好我有,我下一首情歌。
生命宛若,靜靜的,相擁的河。
永遠,天長地久”
帶著些哭腔的深情悲歌最終落幕,就像這一場注定悲劇的愛情一樣,帶著無限的遺憾,落入時間的長河。
聲止,緣滅。
《情歌》宛若無情的眼淚收割機,無情的在全國各地上映《千里之外》的影院里邊收割著觀眾的眼淚。
一場電影,兩首情緒拉滿的歌曲,並且出現的時機無比的令人舒適,已經有影評人感到無比動容的時候又感到頭皮發麻!
不是說這是一部個人傳記改編的電影嘛?
這歌的質量放在這里簡直絕殺了好吧!
起碼把電影質量的高度拔了三拔!
照這樣下去,怕不是要爭一爭五一的票房冠軍?
影院里邊可以隱約听見一些女聲的抽泣聲,女孩子的共情能力總是很強,更別說余幼安這自帶哭腔的歌聲。
觀影的大部分男生呢,本來以為這會是一部戀愛的酸臭,而現在,他們又真的希望這是戀愛的酸臭,在大是大非面前,康仔選擇了自己國家,犧牲了自己的愛情,換他們來,他們會不會有這樣的覺悟,大部分人選擇了沉默。
但同時,電影仍未結束,他們仍然希望這會是一部經歷過短暫挫折的大圓滿電影。
電影嘛,電影總是跌宕起伏,最終圓滿的,哪怕你最開始宣傳說的是什麼,真是故事改編,難道你在電影里邊也不給自己一個圓滿嘛!?
所有人都可以這樣想,只有已經哭成小麻瓜的余幼安不這樣想,因為她已經知道了結局,知道了電影的最終走向。
王玉康老師是單身的,他沒有結婚,沒有任何人陪在他的身邊,而這一部電影是他的故事,他從一開始就攤牌了,不做任何的幻想圓滿。
電影還在繼續,年華飛轉,女孩最終嫁作他人婦,康仔在華國成為了頗有威望的大明星,卻仍未娶妻,只是一場一場開著自己的演唱會。
到這一刻,已經女孩子淚崩了,也有的男生再也繃不住,猛男落淚。
都結婚了,還有什麼搞頭,再有搞頭就不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了啊
所以這一個故事的內核就是悲劇,悲劇就是現實。
畫面里,雙方都好像將那一段青春遺忘了,誰都沒有再提起,再沒有向誰提起,好像只當那是一段有點可惜的青春,有點遺憾的愛情故事。
他們好像彼此都不再出現在彼此的生活。
可是在最後的最後,在中年康仔的最後一場告別演唱會上,鏡頭帶過,落定,那一張年華不改的臉出現在熒幕上時,全部觀眾都驚訝的瞪大了眼楮。
他們在期待著什麼發生,可卻沒有發生,只是,總算在故事的最後,他們在時間的長河里又見了一面,也許是最後一面。
他也看見她來了,他們都看見了彼此,卻不知再以什麼樣的身份打招呼。
于是,在舞台上,他朝她投去了笑容,她也回應了笑容,一如他們最開始在那一場青春里邊無瑕的笑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宛若告別的風鈴般,編鐘前奏緩緩響起,熒幕上,現在的王玉康帶著溫柔笑意拿起話筒,將要開口時畫面卻急速旋轉,最終一個青年身著和王玉康一樣的衣服緩緩開口。
“屋檐如懸崖,風鈴如滄海,我等燕歸來。
時間被安排,演一場意外,你悄然走開”
“江漾!”
電影院里邊,有人忍不住驚呼出聲,很顯然他們都認出了熒幕里王玉康化身後的人。
當下如日中天的頂流,江漾!
他竟然會出現在電影的最後,這已經算是超級大彩蛋了吧!
當初其實是沒有這個畫面的,王玉康最開始也沒有想過讓江漾客串。
這一切都要源自于撲街導演章學義,是他提議的。
既然王玉康的電影是一定要上映的,那為什麼不好好利用一下江漾的流量,而且這也沒有改變任何一點電影的基調,只能說是錦上添花。
用章學義的話來說就是,你到最後也沒給觀眾舒服,多了江漾起碼還能讓觀眾撫慰一下受傷的內心。
你自己的人生故事戳了觀眾的心窩子,還不能讓觀眾找點慰藉了?
王玉康回去想了好一陣,覺得章學義他沒毛,就把江漾喊過去補拍了這一段插入進去。
“聞淚聲入林,尋梨花白,只得一行,青苔。
天在山之外,雨落花台,我兩鬢斑白。
聞淚聲入林,尋梨花白,只得一行,青苔。
天在山之外,雨落花台我等你來”
電影里邊,已經是末尾了,《千里之外》的歌聲一出來就代表著這一部充滿遺憾的電影走向了終點。
作為化身的江漾宛如一個故事的穿行者,他出現在故事的最末尾,又用歌聲穿行在故事的初始點,中段,一幕幕的帶觀眾重新回望,以一種另外的角度。
在江漾和王玉康輪轉的歌聲下,觀眾仿佛又走馬觀花了一遍這一部電影,他們才明白為什麼這一部電影要叫《千里之外》。
故事的開始,她從千里之外而來,故事的中段,他為她去到千里之外,她又目送他遠去千里之外,故事的最後,她最後一次只為了他來。
是時間的距離,是空間的距離,是心與心相隔咫尺卻天涯的距離,也是始終打不破的世俗規矩的距離,終究是千里之外。
就好像歌詞所唱的一樣,沉默年代,或許不該太遙遠的相愛,是距離太遙遠,還是世俗門規的遙遠。
兩鬢斑白,還等你來是王玉康一生的等待,他最終等來了,誰又說沒有等到呢。
江漾的身影消失不見,王玉康的身影獨自站在光芒四射的舞台上,在這一場最後的演唱會上,這一段因國族和文化,世俗規矩的鴻溝而最終抱憾的愛情似乎也得到了另外一種圓滿。
用一生詮釋不將就的王玉康以一生孤獨為這個時代喧囂無比的娛樂圈帶來了最後的絕唱。
“我送你離開!千里之外!你無聲黑白!
沉默年代,或許不該太遙遠的相愛!
我送你離開!天涯之外!你是否還在!
琴聲何來,生死難猜!
用一生,去等待”
歌聲是最後的回蕩,落幕是電影必經的流程。
熒幕上,最後的最後,也只是一張顯得模糊的合照以及王玉康留下的一句話。
“錯過最想共度一生的人,余生無法湊合。”
至此,王玉康送給這個五一末尾的電影終于落下了帷幕。
喜歡娛樂我的寶藏女孩是偶像歌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娛樂我的寶藏女孩是偶像歌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