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養子︰皇帝上崗也得看KPI

第35章 鬼神之說不可信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鄉間小廚 本章︰第35章 鬼神之說不可信

    仁宗養子皇帝上崗也得看ki!

    花花轎子人人抬,伸手不打笑臉人。

    趙允讓這點城府還是有的。

    客套了幾句,把人給打發了。

    但是趙宗實還是讓人安排晚上值夜的軍士。

    別臨門一腳出點什麼狀況。

    王則嚴格意義上是被愚昧的百姓暴起所殺,他們都沒有機會問出背後指使之人,所有的線索就斷了。

    那些叛軍將士也都不知情,都到了這一刻了,王則都五馬分尸了,他們還會繼續死咬著不松口嗎?

    既然不知道就是真的不知道。

    王則隨身攜帶的物品趙宗實也仔細檢查過了,就只有一封沒有署名的信件,只能看出寫信之人很有文采,字跡工整像是故意為之。

    草書或者習慣什麼字體容易被人找到端倪,但是字跡工整就很難判斷了。

    如果幕後之人有意隱藏,很可能用到模板。

    雕版印刷?

    怎麼會沒有想到這個呢?

    不過這麼一來,要查的範圍就更大了。

    全國上下書局沒有幾萬也有幾千。

    不過讓他想到了畢翝的活字印刷,這不是又摸索出來賺錢的營生了嗎?

    雖然字跡上無法找出破綻,但是他回去會通過銀粉來找出信封和信紙上的指紋來對比幕後之人的。

    反正王則當時剛剛被斬殺,手指紋路還沒有因為失血而萎縮,早就留下了十根手指的指印,方便之後對比用。

    一夜無事,清晨騎兵隊繼續上路。

    歸心似箭,就是如此。

    只是這麼半宿的等候,龐籍派出報捷的騎兵已經先一步抵達了汴州範圍。

    等到趙家父子經過封丘的時候,受到了熱烈的歡迎,知府帶領上下官員早早地迎接在必經之路上。

    “這是何意?”

    “恭喜大宗正凱旋!”

    “報捷的已經來過了?”

    “是,大宗正馬到成功,下官帶著封丘府衙上下官員”

    “心意領了,就不留了,爹爹還要帶著王則的首級回京向官家復命呢!”

    那些官員也不勉強,到底正事兒重要。

    “駕!回京!駕!”

    揮舞著馬鞭,五千之眾隨著趙家父子一路離開封丘,朝著汴州而去。

    “啟稟官家,貝州報捷,人已經等候在殿外!”

    “宣!慢著,通知政事堂好和樞密院的幾位相公議事。”

    這種小範圍的小朝會通常就在福寧殿內,不會去紫宸殿的。

    文彥博得知貝州捷報的時候,整張臉都扭曲了。

    這才過去幾天?

    有沒有三天?

    就拿下了?

    難不成是明鎬和龐籍攻下的,那麼趙家父子完全是去撿便宜的啊!

    越想越氣,越氣越想砸東西。

    “文相,你不去嗎?”

    “夏相公,馬上就來!”

    等到他倆抵達福寧殿的時候,政事堂的首輔、次輔、參知政事都到了。

    “李相公(李迪),陳相公(陳執中,),賈相公(賈昌朝)!請幾位入殿吧!”

    “參見官家!”

    “來人,賜座!”

    小朝會就是大家排排坐的會議。

    “你來告知諸位相公,貝州戰事情況!”

    “是!”

    那人口才不錯,每每說到關鍵的地方都會被文彥博和夏竦先後打斷。

    “你等等他說完再問,繼續說!”

    賈昌朝完全不給文彥博和夏竦情面,直接打斷兩個人。

    即便每次被打斷,這名龐籍選派的軍士依舊可以餃接前文。

    政事堂的幾人包括李迪在內,都大為驚訝。

    “油鍋洗手?世子一人城下勸降?這這有點荒唐了!”

    “官家,微臣還是頭一次听說如此神奇之事!若飛戰報是由龐醇之親手執筆,老夫都以為是在听神鬼話本了。”

    “到底怎麼洗法?捷報中未曾細說啊!”

    “龐大人讓小的先行帶著這個好消息回京,之後還有更加詳盡的戰報送往汴京!”

    “那朕問你,大宗正和世子此刻在何處?”

    “昨夜在封丘城外小的遇到了大宗正一行,只是當時急著趕路,沒有告知!”

    趙禎滿意的點點頭,“看賞!帶他下去休息吧!”

    “謝陛下!”

    張茂則已經找來幾名內侍,抱來輿圖,指出了封丘的位置。

    “一日時間,就到了封丘?難道說其中有情弊不成?”

    事實上連一天都沒到,星夜兼程趕到的封丘。

    “文相,現在說話斷案都憑借各自猜測了嗎?”

    又是賈昌朝!

    李迪年歲大了,干一天是一天,幫官家守住政事堂一畝三分地就行。

    至于宋庠只是坐在那里,誰也不得罪。

    在場的都知道宋家兄弟與夏竦關系不錯。

    但是政事堂和樞密院向來水火不容。

    他也不能明著幫助夏竦。

    況且一直都是文彥博在發難,夏竦也只是提出自己的一些質疑和看法,並沒有針對誰的樣子。

    趙禎現在結合幾件事情,對文彥博越發的有些厭棄,但是當著眾多相公的面,不好做得太過。

    貝州大捷,還是不費一兵一卒的大勝,你們卻在那里揪住那孩子的一些過失不放手。

    這是做什麼呢?

    還有王法嗎?

    都照你們這般,要宋律作何用?

    幾個人明顯覺察到趙禎面露不善了,只是文彥博還不自知,還在那里侃侃而談著。

    就沒見過這麼蠢的人!

    這是此刻夏竦內心獨白。

    那邊的宋庠也是眼角直抽抽。

    貝州大捷已經由景龍門和玄武門所過之處擴散開了。

    北海郡王府上最先知道,听聞趙允弼將自己心愛的茶壺卒瓦了。

    華原郡王府里,趙允初來訪,一起得知了此事,連忙起身告辭。

    說起來趙允初的年紀與趙宗實相差不大,但是輩分擺在那里。

    同為光州刺史的趙允初一個是喜歡上朝,再一個待人接物方面也是有口皆碑的。

    天聖二年出生的他,如今已經二十有三了。

    “阿郎,馬牽來了!”

    “唔,去玄武門瞧瞧!”

    兩騎走得很慢,還是在玄武門前目睹了趕來的趙允讓父子。

    “允初,你怎麼也在這里?”

    “見過大宗正!”

    “大哥也不叫了?這麼生分?”

    趙允初臉上洋溢著笑容,看向一旁的趙宗實,“十三郎也平安歸來了?”

    “十三叔,回頭來府里坐坐,又有新菜式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仁宗養子︰皇帝上崗也得看KPI》,方便以後閱讀仁宗養子︰皇帝上崗也得看KPI第35章 鬼神之說不可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仁宗養子︰皇帝上崗也得看KPI第35章 鬼神之說不可信並對仁宗養子︰皇帝上崗也得看KPI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