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藥手中有勞伯英留下的地圖,知道有條路比走官道近得多。
能縮短到達囤糧地的時間。
她又有空白聖旨,可以按需求自己寫份旨意。
將勞伯英的任務告訴給圖雅,又說了伯英為人,推測他可能已經遇難。
鳳藥擔憂邊境戰況,與其在這里看著皇子們宮斗,不如做點事情。
倘若伯英無事,她便帶著圖雅扮做男子,做他的幫手,暗中幫忙,總之可做的事有很多。
兩人聊了聊,發現彼此十分投契。
圖雅一掃憂郁之態,怪李仁,“這里還能有這樣的人,何不早些叫我認識?”
兩人都是雷厲風行的個性。
只稍做收拾,鳳藥寫就旨意,當下帶著銀子家當,太陽下山前離開了京師。
有圖雅為伴,加上鳳藥的謹慎,李仁並不很擔心。
圖雅離開,他放不開手腳,就像自己的軟肋被人拿捏住。
鳳藥和圖雅,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離京。
他送至京郊,望著兩人遠去。
返回時信馬由韁,放松地看著夕陽的殘紅鋪滿半邊天空,少有地放松下來。
現在,可以專心對付兄弟們了。
首先,他要把烏日根藏好。
烏日根被他關在遠離京師的一個小縣城的牢房里。
那縣官受過他恩惠,此事很是容易。
他囑咐縣官,萬萬看好這人,一不可跑了,二不可死掉。
烏日根還有大用處。
李仁的深謀遠慮,他要的不止打散烏日根的部落,得個幾年清靜。
邊境問題由祖皇帝起,反反復復從未停止,李仁想徹底解決這個禍患。
……
李仁回宮,走入仁和殿中,合歡等在殿前。
察顏觀色見主子神情松快,上前低聲說,“六爺在廳內,奴婢瞧他喝得半醉,一身酒氣,已奉上醒酒湯,爺剛好就回來了。”
李仁奇怪,李嘉與他關系只是過得去,而與從溪關系最好。
兩人雖是兄弟,一個行五,一個行六,在宮中待遇幾乎是下人與主子的差別。
李嘉高高在上,平時並不怎麼理會自己這個不起眼的哥哥。
有什麼事非找自己這個最不得勢的皇子?
他走入廳內,見六弟靠在椅上,眼神迷離,顯然還沒完全醒酒。
一看到李仁,李嘉跳了起來,過來和他勾肩搭背。
李仁推開他,指指桌上的湯,“六弟先把醒酒湯喝了再說話。”
李嘉倒是听話,端起酸辣湯一口喝完,碗向桌上重重一放,“怎麼樣?弟弟我相信五哥吧?”
“若換個人,這湯我斷斷不敢喝。”
李仁心中一動,李嘉話里有話。
“六弟在諸皇子里,說是最尊貴的也不為過,何出此言?”
李嘉不知是醉的,還是意氣用事,眼圈發紅,頹喪地坐下,“我的救命恩人呢,那個陪你狩獵的小侍衛?”
宮中幾乎人人都知道李仁和李慎因為圖雅鬧得不可開交。
李嘉如瞎了聾了,竟是一概不知。
李仁奇怪地看著他,除了醉意,他看起來十分疲憊。
“到底怎麼了?”
他無奈地干笑一聲,“咱們雖不是一個娘生的,總還是一個父親,一起長大的吧。”
“還記得那個小兄弟說的話嗎?他說有人害我,是他救了我。”
“那時若非遇到他,我定然命喪熊口。”
他從袖口里摸出一只小瓷瓶,放在桌上。
瓶子只有拇指大小,李仁拔開塞子,聞了下,有淡淡的腥氣。
“就是這東西,只要彈在衣角一點,遇到熊就能激起對方凶性,追著你跑。特別是受過傷的熊,不咬死你不會停下。”
李仁漆黑的眼楮望著李嘉的臉。
劍眉星目掩不住六皇子的失望與喪氣。
“哪里來的這東西?”
“御獸園中的馴獸師就有,斗獸時在獵物身上灑這粉末,斗起來格外凶狠精彩,有人把這東西灑在了我的衣服上。”
他笑起來,笑出淚花,“我還不信。”
“拿了那日的衣服,去御獸園丟入熊圈,那衣服被撕扯得稀碎,真不敢想那日我穿著這衣服被熊啃咬,等你們發現我的尸身,害我的兄弟是什麼表情?”
“你已經知道是誰?”
“哥哥猜猜?”
李仁搖頭,“我不猜,兄弟之間誰會做這樣禽獸不如之事,猜誰好?”
“也是。你猜誰證明你心中認定誰是畜生。”
“是三哥。”他聲音略略發抖。
“三哥去要了這樣的粉末,他絕對想不到會有破綻。”
“我又有燻香的習慣,要不是遇到你那狗鼻子的侍衛,誰能聞出?”
“野獸傷人只是偶然事件,不會有人想到是刻意而為。”
“我想不通,三哥平時最儒雅和氣的一個人,為何恨我至深?”
“他要是害太子我還能理解,可是我又礙著他什麼事?”
李仁看著這個生得最漂亮的皇弟此時脆弱不堪。
從小到大最養尊處優,處處受人追捧,家世相貌拔尖,他長這麼大未遇到過任何坎坷。
連皇子們一起學功課,文武他也都不費勁,常得師傅夸獎。
竟會因李瑞哥害他而這麼難過。
“我們可是天家骨肉。”李仁忍不住提醒。
“所以呢?”
“所以相殘是常見狀態,畢竟皇位只有一個,皇權只能一人掌握。”
“我不是太子啊。”
“也許在他心中,你才是合格的太子人選。不然我想不出別的原因。”
“這事到此為止,不要再與旁人提起,沒人信也沒人敢追查。”
“你自己多加小心。”
李仁突然想到什麼,“從溪如何了?”
“他突然離京,想必與戰事有關吧,一直沒來信。”
桌下李仁握緊雙拳。
他早于李嘉被陷害,便開始懷疑李瑞厭惡自己的兄弟們。
早在他還在貢山邊境時就已有猜測。
烏日根提供的消息,說來信要李仁性命的是京中一位爺。
而李仁到邊關是秘密,父皇知道,金大人和姑姑知道。
還有人知道的話,只能是太宰了。
這事實在重大,李瑞是經由常大人指使,還是自己做主想讓他死,依舊是個迷。
李仁回京後,李瑞看起來一切正常。
見他仍然是從前那副不冷不熱,不遠不近的樣子。
留心觀察,李瑞也並沒因為他好好歸京而有什麼驚訝的。
更叫李仁疑惑的是李瑞為什麼要殺他?
他沒母族背景,不得父皇青睞,為避禍寧可遠離京城去邊境吃沙。
還要他怎麼退?
許多事情是不必追究原因的。
李仁只做不知,對烏日根的說辭持懷疑的態度。
因為他一直有個疑點沒有解決。
如果只因為烏日根供出一個人,他就大行報復,未免愚蠢。
誰知道他是不是在污蔑,或借刀殺人?
李仁不肯隨便相信任何人的片面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