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太宰是老江湖,他人品貴重平日里做事一板一眼,從不耍奸。
可要想動動心思時,那可就化身老狐狸了。
通過找各級官員談話,說是了解在任時的為官情況,東拉西扯中帶著他想知道的問題。
海量談下來,名單上的名字也了解了一些。
其中驚人的一部分都是從前王太師隱藏的支持者。
現在都暗中支持李慎為皇儲。
奪嫡之爭朝朝代代都有。
特別是兩位皇子實力旗鼓相當的情況下。
現下一個嫡出的皇子李慎,一個母家背景強大的貴妃之子李嘉,已然在官場內形成奪嫡兩大最熱人物。
雖說皇上現在不立太子,可總有立的那天呀?
越早站隊,賭對後的回報越大。
甚至已經有人在談話時表示願意支持常大人的外孫李瑞為太子。
常宗道卻十通通曉帝王心術,當今聖上拔除太師,真的只為太師擋住他做聖明天子的路?
常宗道不這麼想。
有了太師,又有皇後,他立儲都不能由著自己。
當初皇上應該對李慎抱著極大的期待吧。
為了兒子不像他這樣做個處處被掣肘的皇帝。
李瑕出手除了太師黨。
官場本來像一潭渾水,大家在里面撈好處。
太師沒了,這潭水中的淤泥暫時安分,紛紛落入塘底,看起來水是清了。
其實,樹欲靜而風不止。
建朝初期,皇帝與大貴族士紳的利益一致。
國家發展,皇帝漸漸與貴族分裂開,成了對立。
皇上只想發展大周,叫大周越來越旺,皇權越來越集中。
這勢必要分貴族之權,觸動貴族利益。
就比如大周是塊肥肉,皇上已經不讓貴族們來咬這塊肉了。
雙方分裂為對立兩派。
李瑕不幸地剛好處于這個時機——
皇權不夠強,一大部分權力仍然握在貴族集團手中。
這才是政局不清的背後原因。
也是科舉不興的原因。
更是大周舉步不前的原因。
常宗道一雙眼楮看透人情,看透政局,看透帝王之心。
他接下來開始思考要怎麼一步步,安全地與皇帝一起慢慢布下大網,一舉瓦解對立方的勢力。
若成功他這一壯舉便是千古名臣!
可媲美當年常牧之自焚死諫皇帝抗敵之舉。
現在官場對立太子一事,分為兩派,明面上不爭,暗地卻站隊清楚。
那就從這里下手吧。
本朝一直存在後權過大,開國皇帝選後自然要選母家強大的女子。
到了先帝,選這樣的女子已經壓制了皇權,這也是先帝與先皇後感情不睦的主要原因。
再到當今,皇上雖與皇後表面恩愛,但看他做為便知,他深惡後權過大。
多看天子做了什麼,別听他說什麼。
皇上能封常大人為太宰,是經過深思而定下的策略。
為著一個常宗道,設立一個從一品高官職位,若只理解為皇上的“信任”,想的就太簡單了。
他是要常大人做扭轉政局的強大助力。
常大人想通自己要怎麼做時,不得不深深感嘆皇上的深謀遠慮。
李瑕,其心機之深比自己所了解和猜測的還要深得多。
同時也驚出一身冷汗,若是自己沒能理解皇上的苦心,後面他的官路又要走向何處?
……
皇後在太師倒台後仍然能聯結百官,是因為“皇後”這個位置,本身自帶權力。
她只需坐上鳳位,便與百官和命婦有著深厚的聯系。
想勾結官員,左右朝政,只要有心,總能做得到。
對後宮諸妃嬪來說,皇後只是位份比她們高,是皇上正妻。
她們都是妾室而已。
這是由于這些女子身處閨閣,眼光不到罷了。
李瑕繼位倉促,即便如此,冊立皇後也在宮中舉行了隆重大典。
同時還昭告天下!詔書中寫明“宜詔女教于六宮,應正母儀于萬國”。
她是與帝同體的女主人,天生應該得到天下臣民的忠誠與愛戴。
每年大節,文武五品以上官員要向帝、後上慶賀表箋。
這個禮儀只對皇後與皇貴妃。
但皇貴妃自本朝建立起從未有過,故而只有皇後只此禮遇。
這個規定在禮儀上就將皇後的位置拔高到其他妃嬪不能到達的高度。
但這個規定也是皇後與外臣與命妃聯結的橋梁。
皇後對五品以上官員那可是門清,連官員變動也都清楚。
皇後的生辰稱為“千秋節”,有多隆重可想而知。
還有許多禮制皆是抬高皇後地位的。
所以皇後分走很大一部分皇權。
這也是為什麼太師已經倒台,而皇後在位仍然能號令這麼多官員為她所用的原因。
這是皇後對朝廷政局的影響。
而她在後宮權力之大,也同樣能影響前朝臣子的一部分政治決議。
常宗道意識到皇權分散後,上了道密折。
這種折子不必明發,只由皇上一人所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面詳細羅列後權過大對帝權的影響共十數條。
密折上過第二天,在朝堂上散朝之時突然對常太宰道,“太宰之職重大,常大人做的很好。”
要知道自打上任,常宗道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勤勤懇懇,皇上沒有任何表示。
而昨夜密折一上,今天就得到肯定……
這才是皇上真實態度。
常宗道待群臣散盡,留下來面見皇上。
皇上叫小桂子引常大人到御書房,兩人密談一個多時辰,無人知道談了什麼內容。
書房里沒留任何伺候茶水的丫頭,無一人在側。
常大人出來時只覺內衣盡濕,不曾想他常宗道也有需要耍陰謀、使詭計的一天。
他沒有旁的選擇,自從接手太宰上任那天,今天的情況就注定了。
常大人離開,小桂子趕著進來听吩咐。
只見皇上凝重地望著窗外,听到聲音頭也不回,只交代道,“以後常大人若有信件,讓你給誰你就給誰,不要遲疑,更不許向外透露。”
“敢說出去半個字,朕以叛國罪誅你九族。”
皇上回眸掃了小桂子一眼,語氣淡得像在吩咐今天要吃什麼午膳。
“是。”小桂子一個字不敢多問,深深磕下頭。
常宗道坐上轎子,回味著皇上的話。
兩人商量好計劃後,常大人問皇上,“如此針對後宮妃嬪,皇上不怕後果嗎?”
“最壞的結果朕已想過。對一個皇帝來說,皇嗣為上,後宮妃嬪是朕的妻妾,更是朕的臣子……她們只需為朕綿延後嗣便已完成職責。”
這也不能怪他薄情,歷史上有皇帝便是這麼做的。
北魏拓拔皇帝一向是將生育皇子的皇後殺掉,以保皇權集中。
皇帝雖然表現得平靜,這話卻是帶著氣性的。
常大人帶入皇帝處境,也覺窩囊,很理解皇上的決定。
但凡皇權集中,李瑕必定更願意以強硬手段直接削掉與自己對立大臣的權柄,甚至不需要理由。
可他是要獨面整個利益集團,力量不免太薄弱了。
他才登基幾年啊,貴族集團經營上百年,互相勾連,盤根錯節。
不是皇上一句“不得結黨營私破壞國家利益”可以阻止的。
為了大義,他已允許女子與自己聯手涉政,再退一步行陰謀詭計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了。
……
喜歡秦鳳藥傳奇請大家收藏︰()秦鳳藥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