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見過大風大浪的男人,秦志遠只是短暫愣神,很快就恢復了正常,“小韓,這里沒你的事了,你先下去吧。”
韓戰不敢怠慢。
離開之前,還給離穎搬來了一把椅子,又倒了一杯熱茶。
做完一切,他這才恭恭敬敬的離開了病房。
離穎身份特殊,接下來的談話內容也必然涉及隱秘。
就算秦志遠不吩咐,他也不敢留在這里。
而離穎也是松了口氣。
剛才她還真的擔心,秦志遠不承認宋辭,也不把她這個岳母的身份放在眼里。
如此的話,那可就要多費一番周折了。
現在看來,秦志遠的心里應該還有女兒。
尤其是秦志遠的眼神之間,帶著一股子前所未有的恭敬。
這一點,跟剛才下逐客令的時候可是判若兩人。
這也就說明,秦志遠還是把她當成岳母的。
殊不知,秦志遠之所以如此恭敬,可不是因為宋辭的緣故,而是因為宋晨峰。
盡管當年他為了仕途拋棄唐詩,已經被宋晨峰逐出師門。
但是對于秦志遠來說,還是很感激宋晨峰當年的栽培。
如果沒有宋晨峰,他也沒辦法在官場積累第一筆政治資源,更沒有跳板進入天京。
所以不管宋晨峰認不認他,他都欠宋家的恩情。
而眼前這個女人,哪怕只是宋晨峰的前妻,那也是師母。
只不過,想來這位岳母應該還不知道他的身份。
畢竟對方在國外生活多年,而且也跟宋晨峰斷了聯系。
親生女兒宋辭都已經多年未見,又怎麼可能對他知之甚詳?
盡管如此,秦志遠依舊態度恭敬,稱呼也隨之轉換,“離阿姨,不好意思,恕我眼拙,之前沒有認出您。”
“怪不得剛才見面的時候,就覺得有些眼熟,原來您就是小辭的母親。”
“不知道您要過來,稍有怠慢,請您喝茶。”
離穎點了點頭,然後接過了秦志遠遞來的茶杯。
不得不說,到底是女婿遞來的茶,這杯茶喝在嘴里,很有味道。
離穎淺淺喝了一口,看向秦致遠的目光也越來越滿意。
她清楚,自己今天來對了。
如果秦志遠不想挽留女兒,也不會對他這個岳母如此敬重。
既然秦志遠如此態度,就說明女兒在對方的心目中,還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份量。
想想也是,以女兒的優秀和出眾,哪有男人能夠無動于衷?
更不用說,當初愛的那麼轟轟烈烈,女兒甚至為對方生下了一個孩子。
就算秦志遠不在乎女兒的感受?
念念呢?
也能視而不見?
從秦志遠的態度和反應來看,不是沒有機會緩和。
現在唯一的阻礙,就是李東!
離穎說道︰“小秦,你太客氣了。”
“是我冒昧登門,多有打擾。”
“怎麼樣,身體沒什麼問題了吧?”
秦志遠解釋道︰“沒什麼問題,就是擦傷,不礙事。”
“還勞煩離阿姨親自跑一趟,實在是過意不去。”
一番簡單的閑聊,離穎主動打開話題,“小秦,我和小辭的父親情況有些特殊,你應該知道吧?”
秦志遠點頭,“知道一些,您和叔叔應該是離婚了吧?”
秦志遠現在已經被逐出師門,也不敢再把宋晨峰喊做師傅。
殊不知,這聲“叔叔”听在離穎的眼里,又是另一層含義。
現在她可以肯定,宋辭已經把家里的情況跟秦志遠做了交代。
甚至有可能,已經把秦志遠領回了家里。
想想也是,當年愛的那麼熱烈。
甚至未婚先孕,替秦志遠生下孩子。
宋家的家庭狀況,又怎麼可能不對秦志遠和盤托出?
離穎又問,“那你去過家里了?”
果然,離穎並不知道他跟宋晨峰的關系。
既然離穎沒有表明來意,秦志遠也沒點破,“嗯,宋書記是我非常仰慕的一位長輩。”
離穎感慨說道︰“看來,小辭的家庭情況你應該都已經知道了。”
“很多原因吧,小辭沒能在我的身邊長大,我也沒能盡到一個母親的責任和義務。”
“所以我們兩個的母女關系,可能並不融洽。”
“怎麼樣,小辭在你面前,沒少說我的壞話吧?”
秦志遠由苦笑。
不是沒少說壞話,而是宋辭從來不在外人面前提起這個母親。
就連秦志遠,也是後來,才從唐詩的嘴里知道這事。
至于宋辭的母親姓甚名誰,又為什麼跟宋晨峰離婚,唐詩沒有解釋過,秦志遠不敢過問。
今天要不是離穎主動開口,他甚至不敢往這個方面聯想!
秦志遠說道︰“小辭確實很少提起您。”
“不過我看得出來,在她心里應該還是惦記著您的。”
離穎大大方方的擺手,“你用不著安慰我,小辭的家庭狀況很復雜。”
“在宋家,我一定是不能提及的存在。”
“對于這一點,我不做解釋。”
“作為一個母親,我確實不合格,也對小辭虧欠很多。”
“這些年,我沒能盡到一個母親的責任和義務。”
“如果有我在身邊,小辭這些年也不至于走了這麼多的彎路。”
“其實這些年我一直想要回國,也一直想要彌補。”
“只不過因為某些特殊的原因,我沒有辦法回到國內。”
“也是最近這些年,我才處理好了手頭的麻煩,決定回國發展。”
“跟小辭這麼多年沒見,母女感情也不是很好。”
“再加上這孩子性格強勢,而且心里對我有埋怨,肯定在你面前沒少說我的壞話。”
秦志遠附和道︰“阿姨,話不能這麼說。”
“不管再怎麼樣,您也是小辭的母親,對她有生育之恩。”
“而且我看得出來,這一切也不是您希望看見的,而且您對小辭還是非常關心的。”
“就算真有千錯萬錯,父母的事也輪不到孩子來評判。”
離穎更加滿意,滿臉唏噓道︰“小秦,我看得出來,你是一個非常穩重的男人。”
“如果讓小辭多跟你接觸接觸,或許就能體會我的良苦用心。”
“只可惜啊,這孩子性格強勢,就像當年的我。”
“不撞南牆不回頭,撞了南牆也不回頭。”
“怎麼樣,對于小辭的性格脾氣,你應該比我更加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