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藍蘭拍的那一下,紫春曉立馬就僵住了身體,不敢動彈了。
藍蘭自然能感覺到身後之人的身體僵硬,但她沒在意,她知道,對方估計是害羞不好意思了,所以才會這樣的,多等一會兒就會好的。
紫春曉確實過了好一會才緩了過來,身體不再僵硬。
不過,他也沒有多說,而是在身後看著藍蘭汗濕的頭發,久久不語。
他想著自己要快點歇過來,這樣才能下去自己走。
趴在藍蘭的背上,紫春曉這會倒是有心情和閑情去看周圍的風景了。
翠綠的樹葉,被風吹的明明暗暗,卻總也逃不脫深綠淺綠,不知道名的蟲鳴鳥叫,從枝葉間穿越而來,還有那各色的花兒,靜靜的搖曳在山地之間,帶來陣陣花香。
等到身上的疲憊全消,他輕輕的拍了拍藍蘭的肩膀,“藍蘭,你放我下來,我自己走。”
藍蘭抬頭看了看,此時已經快到寺廟了,于是也沒多說什麼,直接將人給放了下來,扶著人站穩,這才道︰“好!”
寺廟里的人很多,有些人是自己爬上山來的,有些人是坐著轎椅上來的,很少有像藍蘭兩人這樣,女子背著男子上來的。
不過,眾人也不會多說什麼,反而是在場的很多男子,對著紫春曉投來羨慕的眼神。
也有一些打趣的眼神在兩人身上劃過。
這個世界對于男女大防方面,說高也高,說松也松,端看是在什麼樣的場合。
像是剛才這樣爬上的時候,如果男子能被女子背著走上來,也是一種讓人羨慕的事情。
畢竟能來這里的年輕男女,大多都是夫妻,或者是未婚夫妻。
女子能背著男子,那證明兩人的感情很好。
男子會羨慕別人受寵愛,也會羨慕他有個身體很好的妻主。
而女子們的感情可是復雜的多了,有羨慕的,羨慕藍蘭的好體力,也有嫉妒的,嫉妒藍蘭好樣貌,身邊還有佳人相伴。
不過,無論是藍蘭還是紫春曉,兩人都不太在意那些人的目光。
兩人牽著手進了大雄寶殿,里面的佛像很是莊嚴肅穆,一身金色寶相,憐憫和善的看著眾生芸芸。
藍蘭上前添了香油錢,請了香燭,然後和紫春曉雙雙跪在了佛前的蒲團上,哪怕藍蘭其實是不信佛的,但也不妨礙她到了這個地方,願意來拜一拜。
不止是讓自己求個心安,也是為了不顯得異類,讓身邊的人也心安。
有時候,人總是要根據身邊的環境來改變自己的行事的。
穿梭在不同的世界,每個世界都有不一樣的風土人情,甚至有時修真,有時星際,還有那獸世和現代等等的世界,她如果一直不曾改變過,不曾入鄉隨俗,那麼可能她早就被淘汰了。
又哪里能走到現在?
她這也算是另類的長生了。
藍蘭自覺自己不是個聰明的,也從來沒想過自己比別人強,大概她唯一強過別人的,也就是她有金手指,有著多個世界的記憶,這些記憶會告訴她,怎麼做才是對自己有利的。
其實,藍蘭一直覺得自己是個自私的人,或許她會有愛人,會結婚,但無論怎麼樣,她最愛的都是自己。
在佛前許下,希望身邊所有人都安康的心願,然後藍蘭就靜靜的在一邊等著紫春曉許願完畢。
她看著紫春曉的側顏,對方高挺的鼻梁,還有從側面看微微凸出的唇珠,深邃的眉眼,長而翹的睫毛,她覺得的自己的心砰砰的跳著,跳的出奇的快。
糟糕,自己這是真正心動的感覺,自己……好吧!是心動這人的側顏,這樣好看的男人,心動就心動吧!反正已經是自己的未婚夫了。
心動了才好,這樣以後兩人相處可以更親密自然了。
紫春曉不懂得藍蘭這里是怎麼回事,但他卻明顯的感覺到,自從在寺廟回來之後,藍蘭和自己的相處隨意了許多,而且,他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
他覺得藍蘭總是在有意無意的靠近他,甚至很喜歡對他動手動腳,當然,他也沒有反感就是了。
在他看來,他和藍蘭已經是未婚夫妻,那兩人之間要是相處還規規矩矩的,那就說明又彼此一點都不喜歡了。
畢竟,他雖然沒喜歡過人,但卻也听人說過,當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就會忍不住的去靠近對方。
他自己有時候,也會想要探究一下藍蘭的生活,有時候,也會想要靠近她。
所以,當藍蘭主動靠近他的時候,他不止沒有不喜,反而隱隱的有幾分的縱容,仿佛他一下子就沒有了男兒家的矜持。
就這樣,兩人相處的越來越融洽,那邊的三書六禮也慢慢的走完了。
至于劉語說的讓紫春曉繡嫁衣的話,那自然早就被拋到了一邊,藍蘭本身也不在意那嫁衣是不是紫春曉親手繡的。
反正內務府會有準備,而且,皇女娶夫的婚服,也是有規制的,不能越制,雖然可能女皇不介意給自己最寵愛的女兒一個面子,但藍蘭自己卻不想打破規制,成為別人的把子。
再說了,藍蘭是知道紫春曉什麼性格的,你要讓他去舞刀弄槍的,那他可能會興致勃勃的去。
但你要讓他去繡花,那再見他時,估計他就是一只蔫兒掉的小禾苗了,還是那種極度缺水,快要干死的小禾苗。
所以,藍蘭為了讓自己的小禾苗茁壯成長,她覺得嫁衣什麼的,還是交給內務府吧!頂多了,她自己多去看看,別讓人給弄壞了,不要耽誤了時間就好。
不過,想來,內務府也不敢在這事上出亂子。
隨著時間的過去,兩人的婚禮很快的就來臨了,畢竟藍蘭現在已經快十七了,在這個世界,尤其是和其他的皇女比起來,算是成親晚的了。
比藍蘭小三歲的藍晚,也已經成親了,之前是因為藍蘭一直沒有喜歡的人,所以才一直沒有成親,現在她有了想要成前的人,那女皇怕出變故,自然想要讓婚禮快點舉行。
所以,所有的流程都是選的最近的吉日,一切都顯得匆匆忙忙的。
這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女皇對這個女兒很不待見,想要快點將人給打發了呢!
但其實,女皇是真的很怕自己女兒娶不上夫郎啊!哪怕現在人選都訂下來了,她也覺得還是等真的成了自己的兒夫之後,才能徹底的放心。
所以,辦婚禮的過程,雖然很匆忙,但卻一點都不簡單,用的那些東西,還有規格,甚至比其他的皇女還要高上一點。
只有那些沒有眼光的人,才會覺得女皇不喜這個女兒,但懂得這些東西的人,都能看出業,女皇是很看重這個女兒的。
也是,五皇女紈褲、不學無術這麼久,女皇還不是很寵著她?有什麼好東西都不會忘記給她一份?
就這份特殊,讓其他的皇女一個個的看的都很是眼紅,直呼母皇偏心。
藍蘭對于這些到是不怎麼在意,她自己好東西就有很多,而且婚禮她都辦過多少次了,比這豪華的,都不是一次兩次了。
女尊國成親的規矩和其他的世界還是不一樣的,不過,同樣是起大早,天還黑的時候,藍蘭就被人從溫暖的床上挖了起來,然後就是梳頭洗臉,換衣服,好一通折騰之後,天色是漸明。
外面來了很多賀禮的人,有些藍蘭認識,有些她不認識。
藍氏的族人也來了不少,這些族人有的有權有的沒有,只是普通人,但她們一樣是屬于宗室。
哪怕是普通人,但在藍氏宗族里的輩分還是不小的,也是需要尊重的。
藍蘭和一些人打了招呼之後,這才帶著迎親的隊伍出了皇女府。
不對,現在不能叫皇女府了,應該叫辰王府。
因為她要大婚,所以,她的母皇給了她一個郡王的王位,封號是辰王。
雖然藍蘭不太喜歡辰王這個封號,但卻也沒有去找女皇給換,畢竟聖旨都已經下來了,再去找也沒有意義了。
好吧!現在不是說稱號問題的時候,畢竟她現在正騎著高頭大馬,在去將軍府迎親的路上。
街道上站滿了百姓,一些小孩子在笑著,跳著,叫著。
“看新夫郎嘍!”
“看新夫郎嘍!”
他們叫的很是歡快,哪怕這新夫郎和他們並沒有關系,但也擋不住他們看熱鬧的心思。
再說了,藍蘭一行人也不是就這樣直接走的,前面有人不停的撒一些糖果和銅錢給百姓們,讓大家同樂的。
藍蘭自己看著人頭攢動的人群,心里也挺開心的。
不過,百姓太多,還好有官府出面維持著秩序,不會出現什麼人推人,或者是踩踏事件。
迎親的隊伍很快的就來到了將軍府的門口,而在門外,擋著好幾個身材健壯的女子,藍蘭知道,這是紫家的幾位小姐。
在藍蘭和紫春曉的婚期確定之後,在邊城的紫將軍就接到了消息。
本來她是很反對兒子嫁給藍蘭的,一接到信的時候,表情就沉了下來,臉色特別的黑。
但她即使反對也沒有用,因為賜婚的聖旨已經下了,所以,她也只能認下了藍蘭這個紈褲皇女當兒夫。
這讓她的心情一直不怎麼好,畢竟藍蘭並不是她心目中的兒夫人選。
還好後來劉語給她來了信,告訴了她,這婚事是紫春曉自己願意的,還有藍蘭和傳說中的那個一點也不一樣。
是因為紫春曉自己喜歡,所以才會訂下婚約的,甚至在女皇般發聖旨之前,藍蘭就問過紫春曉的意見,是紫春曉沒有反對,這才有的賜婚。
紫將軍對于自己夫郎的話還是相信的,所以,她也就放下了心,安心的將邊城的事情安排好,她要去參加兒子的婚禮。
所以,在藍蘭和紫春曉大婚的前天,紫將軍就帶著紫春曉的幾位姐姐,從邊城回來了。
而此時,紫春曉的那幾位姐姐,正站在大門口,等待著藍蘭的到來,她們想要給藍蘭一個下馬威,讓她知道,她們的弟弟不是那麼好娶的,而娶回去之後,要好好的珍惜。
只不過,在身材魁梧的幾人眼中,藍蘭那小身板太弱了,讓她們有些下不去手,畢竟今天弟弟大婚,萬一她們一個不小心,將弟媳給傷了,那難過的還是弟弟。
所以,此時的幾人真的是太為難了。
但要讓她們就這樣放藍蘭進去,她們又不怎麼放心。
于是,幾人商量了之後,就決定,將她們幾人中,最弱的紫小四給推了出來,讓她來和藍蘭比試。
“我們也不欺負你,小四是我們幾人里最弱的一個,你只要能接下小四十招,我們就放你進去,還會幫你擋酒怎麼樣?”
藍蘭挑眉,看著信心滿滿的紫家姐妹,那感覺像是在看一堆大傻子。
對于紫家幾人提出來的,藍蘭自然是要滿足她們的願望。
于是藍蘭從馬上下來,抱拳行禮,說了一聲得罪,然後就和紫小四打了起來。
不過是三招,就將紫小四給打趴下了。
藍蘭得意的看著幾人問道︰“幾位姐姐,我現在可以進去接我的新郎了嗎?這眼看著吉時快到了,幾位姐姐也不想我和曉曉誤了吉時吧?”
紫家大姐︰“自然不會,你進去吧!”
大門是進去了,但進去之後,里面人也多著呢!
藍蘭在不知道念了多少句的催妝詩,這才得以進入了紫春曉的房間。
此時的紫春曉正一身的紅色喜服,頭蓋蓋頭,安靜的坐在床上,房間里原來陪著紫春曉的長輩們,則將將空間讓給了小輩們。
又鬧騰了好一會兒,藍蘭才算是通過了紫家小輩和紫春曉那閨中友人認可後,才抱得美人歸。
而紫春曉並不能下去,最後還是被趕來的大姐給背起來,然後送到了外面的花轎上。
媳婦都已經坐上花轎了,那藍蘭就放心了,這樣紫春曉就是自己家的了。
迎親的隊伍開始往回走,但忽然他就看向了城門那邊的那個方向。
而此時,迎親的隊伍和送親的隊伍,已經到了一起,車隊看起來更龐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