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武江湖

第416章 治肝先實脾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用之 本章︰第416章 治肝先實脾

    第四百一十六章

    我和李文惠蘭從房子出來時,已經是下午四點多,我倆在樓下一家面館吃了點飯後向博和家趕去。

    快六點時,我和李文惠蘭來到了博和的別墅里,白苗打開門看見我後,滿臉的愁容地說道︰“你終于來了啊,你趕緊去勸勸你大師兄,他今天早晨都沒出來吃飯。”

    我點了下頭,走到博和的房間門前敲了下門,喊道︰“大師兄,我是博文,我來看看你。”

    不一會,門打開了,饒是我已經從李文惠蘭處得知博和頭發全白的事情,但待我看清博和的樣子後,心里依舊是一怔,他的一頭烏黑飄逸的頭發全白了,眼窩深陷,仿佛老了二十多歲似的。

    博和說道︰“進來吧,進來後記得把門關上。”

    我走進房間順帶把門給反鎖了。

    房間的窗簾拉的嚴嚴實實的,里面漆黑一片,我隨手打開了燈,看見床上的被子和褥子放在了房間的一個角落里,床板上放著一個打坐用的蒲團和六枚古錢幣及一把草棍。

    我問道︰“師兄,你咋了,咋成這樣了?”

    博和笑了一下,說道︰“反噬了。”

    我問道︰“反噬?反噬是啥啊?”

    博和說道︰“功力不到家,逆天推算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我問道︰“你推算什麼啊?”

    博和說道︰“是關于博舟的事情。”

    我說道︰“博舟不是已經救過來了嘛。”

    博和說道︰“推算的不是博舟的命,是博舟所干的事情。”

    我問道︰“博舟干的事是什麼啊?”

    博和說道︰“這事你以後會知道的,現在說說你吧,你去了祖殿?”

    我點了點頭。

    博和笑了一下,問道︰“咋樣?”

    我說道︰“很苦,也很滄桑,自打從祖殿出來後,我他媽的都不知道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了。”

    博和說道︰“我也曾經去過祖殿,你只過了一個輪回,我是足足過了三個輪回,現在你懂我曾經所說的我的追求了吧。”

    我問道︰“是自我實現嗎?”

    博和點了點頭。

    我說道︰“你追求自我實現,那我追求什麼啊?”

    博和道︰“這個答案只能你自己去找了。”

    我嘆了口氣,拿出煙遞給博和一支,自己也點了一支。說道︰“他媽的,真他媽的,真是震碎了我的三觀啊。”

    博和笑道︰“這還不算什麼,你要是哪天了解了博舟所干的事情,那你估計不瘋了也得抑郁。”

    我說道︰“好了,我現在是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非唯物的事情就不要跟我提了。”

    博和笑了起來。

    我說道︰“師兄,你咋一來就把自己關屋子里了啊,白苗姐姐都擔心死你了。”

    博和說道︰“不是我不想出去,是因為我現在的身體不允許,我每天都要發瘋一會。”

    我驚訝道︰“什麼?你會發瘋?”

    博和點了點頭。

    我問道︰“咋回事啊?”

    博和說道︰“我的里面出了點問題。”

    我忙拉起他的手腕切了一下脈,發現他只是有一點腎虛,別的問題沒有,我又習慣性地切了一下他的中指脈,發現也很正常。

    博和縮回手說道︰“我的問題你弄不了,我身體沒有問題。”

    我試探性地問道︰“靈魂?”

    博和點了點頭。

    我問道︰“咋回事啊?”

    博和說道︰“我被人下了降頭。”

    降頭我是了解的,因為以前師父說過降頭是南洋一帶的一種術法,主要有服食降頭和攝魂降頭,服食降頭針對的是形體,而攝魂降頭則針對的是靈魂,我估摸著博和是中的攝魂降頭,因為服食降頭跟下毒沒什麼區別。

    我說道︰“我給你弄一下吧,我估摸著我能把你弄好。”

    博和擺手道︰“算了,我不相信你,我還是等元儒師叔回來吧。”

    我說道︰“我雖然沒有解過這攝魂降頭,但我知道切入點啊,切入點就是在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肝藏魂、腎藏志上,你發瘋估計要從心神入手。”

    博和說道︰“算了算了,我還是不相信你,你就別把我當小白鼠了吧。”

    我說道︰“這樣吧,我試著給你開一味藥,就一味啊,你吃一下行不行?”

    博和道︰“不吃,絕對不吃,我要得的是感冒發燒之類的,我絕對讓你治,但這涉及靈魂的東西我對你真不放心,我怕你把我治成徹頭徹尾的瘋子。”

    我嘆了口氣說道︰“那好吧,不信醫者不治,你還是等我師父回來吧。”

    我是真想給博和試著治一下,因為原理我知道,但沒實踐過啊,我想親自上手搞一下,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退一萬步講,即使我治不好,不是還有我師父兜底嘛。突然感覺博和說的對,我真有種把他當小白鼠的傾向。

    好了,既然寫到這里了,我寫點中醫的知識,其實按照我的人生脈絡,這個階段我沒治多少病人,治過的病人無外乎就是感冒發燒頭疼腦熱的,我真正放手治療各種疑難雜癥的時候是在我高二以後,因為那時候的我已經徹底實現了財務自由,兜里的錢和一點點社會地位讓我有無盡的底氣敢于踫各種疑難雜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現在的大部分中醫師之所以看似水平一般,歸根到底是個底氣的問題,解決這問題不是靠膽子,而是靠財富和地位,我相信很大一部分中醫師對某些疑難雜癥還是有硬手段的,但之所以不敢施展就是因為身上只有責任,身後沒有背景。如果不信我說的話,那各位可以深入了解一下現代的中醫大家,真正能成為中醫大家不光要的是高超的醫術,而且還要有深厚的背景,好了,這個話題再不能寫了,寫到這已經算是踫到線了。

    我現在要寫的一個知識點是“治肝先實脾”,相信只要懂中醫的人對這個知識點都不陌生,但真正能用在臨床上的醫生卻很少,因為這個知識點涉及到全部的中醫五行相克知識。如果能突破這個知識點,那對現代俗稱的肝癌甚至是其他癌癥都有放手一搏的把握。

    好了,廢話不多說,上干貨。

    “治肝先實脾”是出自《傷寒》,原文很短“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盛,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經曰︰虛虛實實,補不足,損有余。是其義也。余藏準此。”

    這段話我就不翻譯了,因為各種版本的翻譯很多,我說說我的見解,“治肝先實脾”有一種最簡單的,也是大家在臨床上常用的方法是認為脾是後天之本,治肝先實脾就是補足後天之本,再去治肝,意思就是先補而後攻,誠然這種方式是沒有錯,但如果真正這麼解釋,那就小瞧仲景先師了。

    “治肝先實脾”真正的意思是在五行上,我們用五行推一下,治肝木要實脾土,為啥實脾土,一是因為肝木克脾土,如果不實脾土,則會使得肝木過分克脾土,造成病人營養吸收不到,好多肝病患者最後去世時都是瘦成“骷顱架”,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就深了,實脾土就是讓脾土很旺,讓脾土很旺時,脾土就會制腎水,制腎水的目的是旺心火,因為腎水克心火,心火一旦因為腎水被過度制約而旺起來,就會制肺金,心火克肺金嘛,肺金一旦被壓制住,就會給肝木自我治愈的時間,因為肺金克肝木,肺金沒有能力制約肝木了,肝木當然有自我治愈的時機。這種解釋是最完本的,也是真正在“肝癌晚期”時能放手一搏的切入點。

    現代醫學有種說法,說是癌細胞在超過43度以上的溫度中持續一小時就會被殺滅,我們上述“治肝實脾”的原理跟這種解釋有異曲同工之處,因為我們實脾的最終目的也就是讓心火旺起來,心火旺則身體“內環境”的溫度自然就高了。

    同理,我們現在假設一下治腎水要怎麼辦?治腎水的目的是給腎水留夠自我治愈的時機,那麼哪個髒能制腎水呢?當然是脾土,我們要想讓脾土不過分制腎水,那麼我們當旺肝木,因為肝木克脾土嘛,如何能旺肝木呢?就是要壓制肺金,如何壓制肺金,就是要旺心火,所以說“治腎當旺心火”。其他的髒以此類推。

    這種解釋不是我說的啊,是仲景先師說的,原文就是“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盛,則肝自愈。”

    這段話解釋完後,我們再解釋一句話“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中的脾旺的時機,什麼時候是脾旺的時機?我們現在有種中醫理論強將四季分為五季,這五季是春、夏、長夏、秋、冬,分別對應的五髒是肝、脾、心、肺、腎。我對這種解釋不認同,這樣解釋未免有點牽強附會之義。

    我認為真正的解釋,也是我師父教我的是脾旺的時機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這節氣的前九天和後九天,前後是十八天不含節氣本天),四個節氣合起來就是七十二天,五髒各旺七十二天,合起來就是三百六十天,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五髒合起旺三百六十天,那剩下的五天去哪了?這五天是立春立夏等四個節氣對應的四天,以及另外的一天,這另外的一天是因人而異的,得用生辰八字相推,這一天在真正臨床治病中不是很重要,只要抓住“四立季節”就可以了。但如果推算死亡時間,這一天就很重要,但醫者畢竟是行治病救人之事,要追求病人活下去,不能去搞病人哪天死的這種勾當。)

    好了,理論整了一大堆,至于在臨床中如何用藥呢?其實說來也很簡單,用藥材的“酸苦甘辛咸”五味相對應即可,補肝木就用酸味藥、旺火就用焦苦味的藥、實脾土就用甘味的藥、強肺金就用辛味的藥、堅腎水就用咸味的藥,這是藥材的“味”,反之虛肝木就用辛味的藥金克木),制心火就用咸味的藥,虛脾土就用酸味的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寫到這里,我大概將這理論寫完了,在用藥方面估計寫的有點籠統,其實用藥就是這麼籠統,因為真正的中藥講究的是“性、味、歸經”,最重要的是“性”,其次是“味”,再其次是“歸經”。在上文書中我寫任何處方時,都是在強調藥物的寒熱,也就是在強調藥物的“性”,因為這是根本,熱證用寒藥,寒證用熱藥是絕對絕對要突破的一個點,這個點要是突破不來,那中醫就不要學了。

    剛才我寫的是藥物的“味”,藥物的“味”是在“性”的基礎上做的衍生,也是從陰陽學說衍生到五行學說上了,搞懂了藥材的“性”,再懂了藥材的“味”,基本上在藥材方面已經算是能出師了,如果將“性”和“味”疊加在一起,“性”中有“味”,“味”中有“性”,那可以算作是個合格的醫生了,再如果搞懂了“歸經”,將“性”“味”“歸經”疊加在一起,那就是高手。

    我再說一遍,中藥材最重要的是“性味歸經”,也是傳統中醫學中關于藥學方面的根本,不要把眼楮盯在主治上,眼楮一旦盯在藥材的主治上就玩完,這味藥算是禁錮住了。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當年我在雲南游歷時,有幸遇上了一位抗日戰爭時期遠征軍的軍醫,當時我見他時他已經有八九十歲高齡,他給我講過他的經歷,當年他們赴緬作戰時,除了少的可憐的一些西藥之外就沒啥藥,這些少的可憐的西藥全是用在軍官身上,普通士兵連一粒都得不到。對普通士兵的治療就是用各種草藥,如何將不知名的草藥用在治療普通士兵身上?就得根據草藥的“性”和“味”進行研究。我相信這位老先生如果當年學中醫時只將目光放在藥物的主治上而忽略了藥物的“性”和“味”,別說他給士兵治病,就連他都活著走不出緬甸。

    好了,理論知識大概如此,其實治療形體疾病的中醫學真的不是一門很復雜的學問,復雜的是現在講解中醫的人,古人已經刪繁就簡了,而現代學者卻硬要搞得很復雜,不復雜感覺顯示不出他有學問似的,我相信任何一門技藝都不是很復雜的,千年歷史長河中,留下的都是簡單易學又實用的東西,玄之又玄的學問早被淘汰得一干二淨了。但現在只要涉及到傳統的學問,那搞得一個比一個玄,中醫、武術亦是如此,本來這兩門學問是非常容易驗證的,中醫的驗證方法就是治病,治好病就是牛逼,治不好病就是垃圾,武術更好驗證,掄胳膊揮拳頭干一架即可,打贏了就是牛逼,打輸了就是垃圾,但這兩門學問里面偽大師數不勝數,為何是這樣啊?

    身套對襟襯衣,腳蹬千層布鞋,手里揉個被農藥“泡大”的悶尖獅子頭,人前滿口陰陽五行之乎者也的賣弄,美名曰是發揚傳統文化,不過皆是些精神空虛、肚里沒啥學問的草包罷了,終歸對傳統文化的發展無益,我們發揚傳統文化,最重要的是要有刀刃向內的勇氣,敢于棄其糟粕,敢于對傳統文化說“不”,方能對真正的優秀傳統文化留下一席之地。

    喜歡醫武江湖請大家收藏︰()醫武江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武江湖》,方便以後閱讀醫武江湖第416章 治肝先實脾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武江湖第416章 治肝先實脾並對醫武江湖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