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祖第一個站出來,攤開手中的卷宗,清朗的聲音道。
朝鮮國往年進貢金、銀、豹皮、鹿皮、高麗參海產品等,價值大約六千三百兩銀子。
安南(越南)進貢白銀、象牙、犀角、沉香、肉桂、絹布、總價值五千七百兩銀子。
………
陳耀祖念了四個番邦屬國,到林景行出列,又念道。
南掌(老撾),進貢大象、犀角,孔雀、緬豆、棉花、檀香等,價值四千八百兩銀子。
甦祿(菲律賓南部),進貢珍珠、玳瑁、燕窩、降真香、藤枝、豆蔻等,價值三千六百兩銀子。
………
莊水兒出列道,暹羅?(泰國),進貢大象、犀角、象牙、豆蔻、藤黃、桂皮、甦木、胡椒等,價值五千二百兩銀子。
………
三人報了十幾個番邦屬國朝貢的貢品,這些藩屬國進貢貢品,總價值大約是六萬七千兩銀子。
太上皇當時的回禮,是以白銀,絲綢、緞匹、瓷器、玉器為主。
早期的回禮,價值約為二十七萬兩銀子,後期就更大方了,最高的一年,達到三十九萬兩銀子之多。
這還只是番邦屬國朝貢的回禮,沒算歐羅巴等國的回禮,這些國家的回禮是更重的。
陳耀祖三人念完,上折子彈劾賈環的人,都覺得勝券在握了。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你這還不是怪太上皇太奢靡浪費?
謝閭、汪文靜、陳硯之等人,一臉冷笑的望著賈環。
賈環又道,讓翰林院庶吉士,向太上皇、皇上稟報他們手頭上負責查的卷宗。
大殿群臣有些奇怪,這還有必要嗎?
你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還要念什麼?
一個庶吉士出列,打開卷宗,朗讀道“暹羅?國氣候溫和,水稻可一年可收三季,稻米產量極高,相較我大雍朝,便宜了足足四成。”
“暹羅?國還盛產甘蔗,產蔗糖量極高,糖的價錢比我國低了三成。還有各種寶石,礦產豐富。”
“……………”
群臣有些奇怪,讓你回禮給番邦屬國,你們這些人,花時間去查人家本地的農作物的特產與礦產,是什麼意思?
輪到另一名庶吉士出列,念道“抓哇國,盛產白豆蔻、各種香料,正是我大雍稀缺的,在當地售價也是極低,只有我們大雍朝的三成價值。”
“安南不止水稻產量極高,礦業也是非常豐富的,銀、銅、鐵等礦石只有我大雍七成價值。”
“朝鮮國的高麗參…………”
庶吉士們依次稟報的,都是安南、琉球等十余國特產,俱是物美價廉之物。
等十幾名庶吉士全部念完,群臣開始覺得有些不對勁了。
也有大臣質疑道“此等雜物,與朝貢回禮何干?”
賈環站出來,道“稟報太上皇,皇上,臣非欲削減回禮,正相反,是想加大回賜之數,往年回禮不過數十萬兩銀子,今年,臣請增至兩百萬兩銀子,攤分到十幾個番邦屬國,而且逐年增加,三年後,增加到三百萬兩銀子,五年後,最少要達到五百萬兩銀子。”
太上皇眼楮發亮,興趣大增,道“你且講講,意欲何為?”
賈環目光清澈,從容的道“(管子輕重篇)有雲通輕重之權,徼山海之業。臣思之,往年的回賜,多為綢緞瓷器,番邦屬國得之,不過一時之富,若改回贈為大量訂購他們的特產,兩百萬兩的巨款,可惠番邦幾百萬的百姓,讓他們更加受益,豈不更能彰顯太上皇、皇上的仁德乎?”
真是無恥,明明是看見人家國內這些特產便宜,想購買回來,補充自己國家緊缺的物資,還厚顏說是為了人家的百姓著想。
不過,沒人會傻到,在太上皇與皇上面前說這話。
汪文靜道“賈侍讀,這些番邦屬國的本地特產雖好,他們畢竟還沒運過來,我們難道要先賜兩百萬兩銀子給他們?”
陳硯之也道“如今國庫空虛,哪有這麼多銀兩賜予他們?”
賈環不慌不忙,道“春節大祭,番邦屬國朝貢,我們可以先賜予他們國書,告知他們銀兩的總額,與番邦屬國訂購明年特產的清單,達成意象采購,等他們明年拉貨物來到大雍,再付給他們銀兩。”
“至于國庫沒銀子,也不怕,可以將十幾個番邦屬國的貿易產品,拍賣給商人,讓他們先行墊付銀子,等各國本地特產貨物到岸,就將這些貨物交給他們來售賣。”
這是要空手套白狼,貨物是由十幾個番邦屬國出的,銀子是本國商人來出,朝廷在中間過一手,既緩解本國各種糧食與礦產的緊缺,又從中賺了一筆。
群臣竊竊私語,沒想到事情變成這樣。
听到這里,皇上與內閣大學士們,已經心動了,這筆買賣,太劃算了。
番邦屬國的米糧,可解國內糧食不足,安南鐵礦,可補軍工之需。
陳硯之道“這不是要佔番邦屬國的便宜嗎?豈是我大雍朝作為宗主國,該做的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賈環道“陳大人只看到我們牟利,實為互利,往年的回禮,只惠及藩國的國主與一些貴族,藩屬國的這些特產,他們本國消化不了多少,老百姓生活也艱苦。如若我大雍朝大量采購,就不同了,番邦屬國百姓努力生產,也能得豐厚回報,一舉兩得,實屬互惠互利共贏之事,豈不美哉?”
謝閭還有些不服,道“荒唐,藩屬國朝貢給大雍朝,豈能淪為商賈一般,錙銖必較,充滿銅臭氣,哪有泱泱大國之威儀?實在是有失國體。”
賈環嘲笑的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朝貢之制,本就是我大雍與番邦各國互換禮物,何必掩耳盜鈴,至于威儀,臣認為朝廷的威儀不在賞賜的多寡,而在真正的四方歸心,諸國如果與我大雍朝貿易,增大至幾百萬兩一年,其百姓加倍依賴我朝,才能安居樂業,實惠倍增,諸番邦國因實利而真心歸屬,豈不比虛禮表面恭敬來得更好?”
至此,無人再站出來反駁了。
臣子們都知道,當今皇上是實干型君主,只看重實利,采購各國特產,能佔便宜,他肯定喜歡。
至于太上皇,年事已高,如今最為關注的,是身後的名聲。
賈環所提出的這個計劃,能夠彰顯大雍朝的威嚴,可讓番邦屬國的百姓,都對大雍朝更加依賴。
太上皇臉上流露出滿意的笑容。
忽然,太上皇問道“謝閭,你在鴻臚寺多久了?”
謝閭心中咯 一下,慌忙出列,道“回太上皇,臣在鴻臚寺已經八年了。”
太上皇轉頭望向皇上,溫和的道“皇上,你說,派謝閭去瓊州府為官,可好。”
皇上心中大悅,這謝閭是前太子一系的死忠,早就想對他下手,只是看著太上皇在,才壓抑自己的想法,演出寬厚之君的形象。
“听父皇的。”
陳硯之還好一些,被太上皇派去南邊,做了知府。
汪文靜卻逃過一劫,沒被太上皇處置。
喜歡重生紅樓之庶子賈環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紅樓之庶子賈環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