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府的背景朝代,社會權力核心是以天下共主,封建統制秩序。
天下共主,爺是主子,臣子是奴才的主僕倫理制度。
稱呼爺,是當時整個社會肌理的等級符號,絕對的權威與尊意。
誰是誰的爺,是尊卑等級的主從規則。
當時,臣子尊稱皇上為“萬歲爺”。
皇子也按齒序,應該稱為“四爺”,“八爺”,“十三爺”。
本書將皇子只稱殿下,還有些不符合原著精神,爺是最恭敬的尊稱,貝勒稱貝勒爺,貝子稱為貝子爺。)
一個家庭,也是以爺為尊稱,王夫人與寶玉,稱呼賈政做“老爺”,王熙鳳喊丈夫賈璉做“二爺”。
所以,賈府下人尊稱賈環為環三爺,而不是伯爵,覺得更符合原著設定。
另外,旺兒的兒子王癩子覬覦二等丫頭,並不算過分的。
賈府的大丫頭,除了少數給主子做妾,其他的大丫頭都是要許配給中等管事為妻的。
豪門望族,丫鬟與奴僕是主人家的私有財產,沒有人身自由,婚配權也掌握在主家手中。
主家按照自己的意願、利益和府里的秩序需要,安排他們的婚姻。
將得力的丫鬟,賞給心腹管事或者門下人小廝、護衛、莊頭),是一種恩賞與籠絡人心,下人要“感恩戴德”,“死心塌地”地效力。
哪怕是王爺府里,也是遵從這套體系運作,王妃的一些貼身侍女,許配給侍衛、莊頭、甚至王府屬官和幕僚。
…………
榮國府,王夫人的陪嫁大丫鬟,幾乎全部都嫁給賈府的中層管事,周瑞等人。
王熙鳳的陪嫁大丫鬟,除了平兒以外,也都是嫁給下人的。
寶玉院子里面的丫頭,包括與他有肌膚之親的,最終能成為妾的也是少數,大多數也會是白伺候一場,竹籃打水一場空。
最後,寶玉也能毫不內疚的,將怡紅院大多數的大丫鬟,賞給下人做媳婦。
襲人最後也是出府,給了寶玉的“好兄弟”為妻)
也不能怪寶玉不負責任,沒擔當,這個時代就是如此。
賈赦房里伺候了兩三年的秋桐,他也賞給了兒子賈璉為妾。
至于,濃眉大眼的“正人君子”賈政,在下也不相信,王夫人的幾個陪嫁大丫鬟,日夜伺候,一個都沒沾身?
最後,完整的賞給了下人,做媳婦?
…………
榮慶堂晚宴,準備開始了,賈母坐在主榻。
薛姨媽、邢夫人、劉姥姥、王夫人依次排序。
賈母給足劉姥姥面子,讓她坐在王夫人前面。
原文,劉姥姥也是這樣坐,她獨坐一個小高幾,在王夫人前面,王熙鳳與鴛鴦過來站著她一左一右,幫她夾菜,也是為了調侃她,逗眾人開心。)
劉姥姥不是第一次跟眾人吃飯了,也懂了一些規矩,不等王熙鳳安排,就主動問道︰“二奶奶,那個盛酒的大杯子,怎麼沒看見?”
看到劉姥姥識趣,完全放棄抵抗的樣子,眾人都笑了。
王熙鳳哈哈大笑,道︰“姥姥,您放寬心,等一會上菜,就給您上酒杯。”
王熙鳳為了灌劉姥姥飲酒,每次都拿了一個大碗,給劉姥姥做酒杯。
那是一套黃楊木根根雕的巨型套杯,十個杯子套起來的,王熙鳳拿出最大的那個底杯,“大如小盆”。
劉姥姥第一次用的時候,驚呼道︰“這是要醉死我了?”
賈母與姑娘們皆笑了。
王熙鳳假意的道︰“這是我們府里待客的規矩,客人需要用大杯。”
劉姥姥配合演出,驚恐求饒道︰“好姑奶奶,可饒了我吧。”
…………
眾人坐好了,賈政與賈琮也下衙回來了,賈璉、寶玉、賈環、賈蘭也過來,一齊給賈母請安。
賈政走進屋里,除了賈母與邢夫人,其他人全都站起來了。
劉姥姥也跟著站起身來,賈母笑著擺擺手,道︰“老親家,你年紀比我還大幾歲,不用如此,快些坐下。”
劉姥姥笑著道︰“老壽星,這可不成啊,在村里,我們農戶遇到來辦差的八品官老爺,都要跪下磕頭呢?”
“老婆子听二奶奶說了,咱們府里的老爺,可是朝廷的四品青天大老爺,我可要給老爺磕個頭才行。”
劉姥姥準備跪下,賈政微笑著讓賈璉他們扶起老人家。
賈政客氣說了一句,老人家不必如此,還向老人家問了一聲好,祝她長命百歲,福壽綿長。
賈政給賈母請了安,賈璉等人也跟著給賈母行禮。
賈政問了安,就要告辭出去。
賈母笑著也要打發賈璉,說有他在,他媳婦話都少一些。
賈璉笑著道︰“老祖宗是有了孫媳婦,就不疼孫兒了。”
賈母留下賈琮、寶玉、賈環、賈蘭。
四人本應坐一桌,寶玉不願意,遂笑著去和薛寶釵、薛寶琴坐一桌,坐在兩姐妹中間。
薛寶釵假意起身拿酒壺,不動聲色的換了個位置,坐到了寶玉的對面,寶玉左邊是寶琴。
王夫人掃了一眼,屋外面外面的長廊下,林之孝家的、吳新登家的都在候著。
王夫人眼神越過劉姥姥,閑聊家常的口氣,對邢夫人道︰“大嫂,吳新登家的,可去問了丫頭出府的事?”
邢夫人呆了一呆,怎麼提起這事,道︰“她來問了,我們院里丫頭使慣了,不想折騰,只報了司棋的名,這丫頭年紀也不小了,別耽誤了。”
司棋?
全場氣氛瞬間如冰封,都安靜下來。
迎春經過這一年的管家歷練,進步還是明顯的,臉上如常,大太太只是提了司棋的名,這不是最終的決定。
賈母還沒點頭,出府名單就還不算數。
再說了,還有環哥兒在,迎春並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