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王府內,經過討論後,四人達成了一致意見,決定明天的例行早朝,只做旁觀,絕不卷入其中。
草原外族騎兵很吸引人,朝廷決定第一批就組建六千騎兵,未來肯定還要逐步增加。
外族人騎術精湛,戰術嫻熟,由他們組建的騎兵,戰斗力自然強悍,朝廷計劃未來召集更多外族牧民與降兵,將這支外族騎兵大軍,擴建到兩萬至四萬人。
以當今聖上以多疑,絕不會輕易將如此重要的軍事力量,交由不信任的人來掌控。
現階段,韓王府需要繼續保持冷靜與中立,盡量不摻和軍隊權力的爭奪。
…………
賈環回到榮國府,賈政派有丫鬟在院里等。
李繡來拜訪,賈政在招待他,兩人在書房飲茶。
賈環換了一身衣服,就過去。
李繡是來拜托賈環幫忙的,帶了一些從金陵帶來的茶葉與當地特產。
哪怕是親戚,也該有這個流程,必不可少的。
賈府未必在乎這些禮物,但是求人辦事,還是要有基本的誠意。
…………
李繡如今是庶吉士,本質是翰林院“預備官員”。
庶吉士有兩個職責,一個是學習,在翰林院的庶常館進行為期三年的進修,學習內容是政事、文學、書法,由資深翰林院教習教導。
第二個職責,是參與文書工作,如起草詔書、編篆典籍、為皇上講解經典。
其中,第二個職責最為重要,關系到將來散館的整體評分。
起草詔書與為皇帝講解經典,這個差事,比的是背景,絕大多數庶吉士是不用想了,沒朝廷重臣的推薦,是不可能輪到你的。
絕大多數庶吉士都是淪為牛馬,給翰林院的官員做文書工作,參與很多規劃,查閱資料,起草編寫基本計劃。
這類庶吉士,雖然也做了很多差事,最後規劃的文書也做成了,卻連署名都不會有的。
李繡回京城翰林院也有一個月了,每日只是正常去庶常館讀書,其他文書的差事,都還沒影。
有時候,不是你想做牛馬,就能去做的。
不過,翰林院的牛馬,應該是封建時代最高級的牛馬了。
庶吉士跨過這道坎,前途無量。
賈環沉吟片刻,對李繡說,改日找個時間,帶他去王府拜會王乾。
李紈是賈環的大嫂,按親戚關系,賈環也要客氣的稱呼他兄長。
賈環不便安排他在自己麾下當差,兩人的關系,他做事辦差如若犯了錯,賈環也不好直接訓斥他。
王乾是翰林院的侍讀學士,屬于高層,需要文書工作的人員,比賈環更多,李繡能跟著他做文書,是很好的差事。
賈環的安排,非常周到,李繡起身感謝。
…………
賈環的丫鬟們回到院子,就開始收拾行李,還有幾大車的各色鮮果,做成蜜餞的干果,農莊的燻肉、臘肉。
要給每個院子送一小份,剩下的整理好,分類存進庫房。
彩雲與彩霞兩位大丫頭都有些犯愁了,彩霞皺眉道︰“這個倉庫又要堆滿了,怎麼辦?”
這已經是第三個倉庫了。
晴雯大大咧咧,不在意的道︰“咱們三爺有本事,才能收禮多,我的好姐姐,你們愁什麼?咱們這不是還有最後一間小房子嗎?”
多虧了賈環院子的丫鬟,不算多,如果和寶玉怡紅院一樣,院里有差不多二十個人,就沒多余的小房做倉庫了。
彩雲道︰“晴雯,咱們只剩下一間小房了,再過兩個月,要過年了。”
晴雯還沒反應過來,彩霞道︰“過年的時候,收禮是最多的了,如果再裝滿那個小房子,這可咋辦呀?”
本來,賈環有一個宅院,是太上皇賞賜的,可以搬過去存放,可如今要擴建成伯爵府,半年內,也是指望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