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環詢問過江南藥商沈青得知,他存放在永豐倉的四架馬車藥物,是四輪的拉貨大馬車。
大雍的雙輪馬車,能載重五百斤至八百斤,四輪大馬車最多能拉一千三百多斤。
沈青從韓王府采購的藥,每一車都有一千一百斤。
戴權盤算著道︰“馬車裝滿了一千斤的貨物,走起來,比人步行,也快不了多少。”
“沈青從京城運藥物來通州碼頭,是準備今日上船,從水路運回江南。”賈環道。
戴權道︰“昨晚上劫匪搶走的馬車,上面如若是裝滿了藥物,恐怕,馬車沒走出二里地,就會被通州騎兵營的人追上了。”
賈環道︰“正是,可是吳楊的騎兵營,追出了十三里地,才從破廟里找到丟棄的空馬車。”
戴權微笑道︰“這群劫匪知道拉如此重的貨物,肯定跑不了。于是給通州兵營玩了一手障眼法,四車藥物,還藏在土壩碼頭的倉庫里?”
戴權與賈環湊在一起,商議了好一會。
兩人商量好了,戴權走出來,對通州兵營的幾位守備發令,讓汪瀧的步卒退出土壩碼頭,許和率麾下八百水營,接手碼頭巡防,配合賈環包圍土壩所有倉庫,倉庫里面的人,一個都不能出去。
汪文鼎想反對,又忌憚戴權奉旨前來督查此事,這老小子還是皇上身邊最近的太監,如今身份相當于欽差。
太監在宋朝之前,是不容易做欽差的,只能傳旨,欽差不止傳旨,還有巡察、督辦的職能。
太監能夠隨意出宮,並且形成制度化,擔任欽差大臣,甚至掌控軍權,是明朝的首創。
明朝太監權力極大,大太監有的能掌控經濟,有的能參與軍事指揮,還有司法特權、監督地方。
成化朝,汪直任遼東巡撫。
嘉靖朝,太監高忠率軍死守彰義門,擊退蒙古騎兵,立下戰功。
永樂朝,鄭和任欽差總兵太監,七次下西洋。
這幾位,是相對好一些的太監,明朝壞的太監,就多了去。
見汪文鼎不敢作聲,戴權斜眼望向汪文鼎的佷子汪瀧,不客氣的道︰“永豐倉被劫,劫匪準確避開步營巡邏的時間,完成殺人越貨,從容的逃走。游擊大人,你敢肯定步營里面,沒人暗中勾結劫匪?”
汪文鼎望向汪瀧,汪瀧低著頭,步營這些步卒老油子是什麼貨色,他如何能不知。
步營巡邏倉庫與碼頭,負責治安,配合通州城收稅,這是有油水的差事,這些步卒有幾個是干淨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社會歷來如此,用手中的權利與資源賺取好處,是撈錢最容易的方法。
賈環道︰“永豐倉的大門有五位護衛守夜,從大門里面鎖了橫木,他們為何又給劫匪開門?開門的第一個護衛劍都沒拔出來,就喪命了。”
戴權冷冷的道︰“叫他們開門的人,很可能是管貨倉的步卒,沈家的這些護衛沒想到,管理倉庫的步卒,竟然要搶他們的貨物。”
汪瀧立馬上叫屈,一口咬定自己的步卒不可能勾結殺人越貨的劫匪。
許和調動水營來的很快,不到一刻鐘,就換防了,八百名水營士兵包圍了所有貨倉。
此時,辰時才過半早上八點鐘),知州張川向戴權告辭,他要帶領通州城所有官員,去官道等候皇上。
搜尋劫匪的事,戴權與賈環明顯不想讓其他人插手,汪文鼎也帶著一眾武官,一起去迎接皇上。
許和躬身問道︰“總管大人、賈大人,接下來的行動,如何安排,還請兩位大人示下。”
戴權指著賈環,道︰“許大人,接下來,你听賈大人指揮,就行了。咱家只等著看結果。”
賈環問道︰“碼頭這里,有多少個倉庫?”
“總共有大倉庫三十六個,小倉庫有八十五個。”
“派人逐一查問,昨晚上倉庫里面有多少人守夜,重點留意守夜人多的倉庫。”
許和辦事利索,派出十個小隊去查倉庫,僅半個時辰,就回來稟報,大多數倉庫只有一個人守夜,另有五個倉庫,分別有四個人、六個人、七個人,還有兩家是八個人守夜。
戴權冷哼一聲,道︰“這里是官辦的碼頭倉庫,每晚都有步卒巡邏,還安排如此多人守夜,心里指定是有鬼。”
許和道︰“或許有些商賈,沒老實報備貨物,私藏了珍貴的東西,才派自己人來守夜。”
戴權質疑道︰“珍貴的貨物?等他們要運上船,碼頭稅丁不檢查嗎?”
許和遞過來那五家商賈的名單給戴權,商賈倒沒什麼,商賈名字後面有備注,拿有朝廷重臣的名貼。
戴權掃了一眼,不做聲了,里面竟然還有忠順王、北靜王的人。
戴權想將名單轉給賈環看,賈環已經轉頭,說道︰“半夜三更,被總管大人叫起來趕路,現在肚子都餓了,碼頭邊好像有吃的,咱們過去看看。”
賈環撇撇嘴,這有什麼好看的,有些事情不知道還好,知道了還得罪人。
賈環戴權嘴角抽搐,這狡猾的小子。
三人去到一對中年夫婦擺的早點攤,有餛飩、糖火燒、還有煎餅卷炸盒。
賈環飯量大,每樣都點了一份,許和是行武的,也同樣每樣要了一份,戴權只要了一碗餛飩。
早點攤夫婦,忙著給三人煮食物,戴權問道︰“賈大人,咱們什麼時候去搜這五家倉庫?”
賈環答非所問的道︰“總管大人,你說皇上什麼時候,能到通州?”
戴權回答道︰“這個時候,聖駕應該剛剛啟程,皇上應該午時能到通州。”
戴權與許和心里有數了,等皇上快要到通州了,再下令搜這五家倉庫。
到時候,通州官道上,所有官員身穿官服,整齊干淨的迎接皇上。
三人押著貨與劫匪,滿臉汗水,風塵僕僕的趕去覲見皇上。
這場面,想想就覺得美。
戴權與許和,高興的吃著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