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給了翰林院差事,查找歷史文獻九邊貿易通商的先例,要編撰一起做一份規劃。
兩位編撰,將藏書館的大部分相關開邊鎮的資料都調去了。
陳耀祖是福建書香門第世家出來的子弟,性子活泛,溜去其他兩位編撰的值房,要求查閱相關資料與進度。
兩位編撰有心排擠賈環,直接給拒絕了。
陳耀祖像受了氣的小媳婦,嘴里罵罵咧咧的。
賈環問道︰“這次差事,朝廷是指定給他們倆人負責的?”
林景行道︰“賈大人,不是的,這差事是內閣交給翰林院,讓我們一起完成的,我們是有權參與進去的,他們不給我們參與,肯定是想獨領這功績。”
賈環微笑道︰“其實這也好,我們才完成開海通商計劃沒多久,就算這一兩天,他們同意給我們參與進這新計劃,我們也是來不及做什麼了。”
陳耀祖醒悟過來,道︰“對啊,現在他們倆故意排擠我們,待會廷議,如果內閣大學士問起,我們就說他們獨霸史記資料,不給我們看,告他們一狀。”
文官體系中,翰林院是“儲才之地”,是培養高級文官的搖籃。
文人之間的競爭,比武將還要激烈與陰險。
……………
大雍朝的早朝分為常朝與大朝。
今日是大朝,五品以上官員都能參與。
也有幾個部門是例外的,科道言官的都察院御史們因為身兼監察職責,可以出席。
翰林院的各級官員,是參加國家核心政務決策的文官,也是可以參加。
大朝開始了。
賈環排在很靠後,左邊的兩位,正是翰林院其他兩名編撰。
陳硯之是三年前的狀元郎,看上去有三十歲左右了,長相倒是算英俊,偏偏生了一雙狹長的三角眼斜飛入鬢有。
賈環打量他,他似乎有所察覺,轉頭望了一眼賈環,縱使嘴角含笑,笑意也有些幽冷。
古代相書有言︰“目露三角,其人必毒。”
另一位編撰江雲舟,有四十歲了,五官端正,跟誰說話,都客客氣氣的。
陳耀祖與林景行在賈環身後站著。
根據陳耀祖這些日子的打探,兩位編撰文學修養很不錯,但是都不擅長政務與經濟。
這不是這兩人的缺點,大雍朝的官員,延續前朝官員的特點,都不擅長政務與經濟。
…………
大雍朝的科舉,延續了前朝的科舉制度,教育以儒家經典為核心,科舉考試內容集中在四書五經、詩詞文章,倫理綱常,很少涉及經濟、數學、統計學等實用科學。
官員缺少受到完整的經濟學知識的教育,甚至對基本的經濟規矩貨幣流通,供需關系)的理解。
這兩個朝代的文官,要執政地方,單憑自己根本沒辦法做事,只能依靠聘請多名師爺與幕僚,處理賦稅與賬目等具體事務,自身僅負責決策。
歷史有人評論,朝廷的高級官員,最擅長儒家經典與陰險詭計,官場私斗,爭權奪利也是高手。
但是,他們幾乎都不知錢谷與刑名,全賴幕友。
…………
站了小半天,到了午時十一點),大朝終于散朝了。
大部分官員退朝。
太監戴權宣讀皇上口諭,留下了內閣大學士,九卿官員的堂官們,還有朝廷二品以上的大員,伯爵以上勛貴,四位皇子,還有翰林院。
此時,眾大臣們,退到大殿偏房,用一些茶點。
太上皇執政的時候,基本上午時前就散朝了,很少要延續繼續開會的,除非遇到重大事情。
現在的皇帝,卻不同,勤政到了一個令人發指的程度,早上卯時五點)開始排隊,早朝到午時十一點),官員實在太累了。
僅僅給消息一刻鐘左右的休息時間,在大殿是日常朝會,沒正餐食用的,有御賜茶點。
清朝是給奶茶與餑餑,康熙朝議開始的習慣,賜諸位大臣乳茶,餑餑,以慰饑疲。
到了雍正上台,中午繼續開會,成了常態,部分老臣不得不在小荷包里面,藏參片與蜜餞,在朝會間隙,偷偷服用。)
賈環無奈的拿起一個饅頭啃,看著周圍的官員,堂堂親王與一品大員們,也是吃這些,心里稍感平衡了。
陳耀祖偷偷從白色的荷包里面拿出兩條肉干,塞給賈環與林景行。
嗯?
這小子準備很充分啊?
咬了一口,竟然是還是牛肉,有一絲甜味,南方口味的牛肉干。
陳耀祖咧嘴笑道︰“這是我家後廚自己做的,知道皇上勤政務實,多準備了一些。”
賈環與林景行小聲謝了,趕快吃吧,皇上只給一刻鐘的時間小食。
大臣們,囫圇填了一個半飽,就開始正式的廷議了。
少了很多官員,剩下這些人,就是大雍朝天下的核心管理者了。
首輔唐慎微主持廷議,讓翰林院先說說九邊重鎮開通貿易的歷史記錄,優缺點,還有怎麼執行。
翰林院先由掌院拿出一份奏折,講了好一會前朝開邊的歷史實事與策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然後,由到兩位編撰,講了他們一起完成的計劃。
陳硯之主要講開邊的展望與預估,每年能給朝廷收三十萬兩銀子,還能補充朝廷對戰馬的需求。
江雲舟主要講開邊鎮之後的稅收,茶、鐵、鹽、藥丸等重要物資都設為朝廷專售。
價格訂的不低,包括茶葉什麼的,都以內地的物價基礎上,加上運費,還訂了三成的稅。
不過,比走私還是低了非常多,以前,鹽、鐵、茶,從內地拉去,經過多道關卡,走私到了胡遼兩國,價錢起碼翻了五倍有余。
現在朝廷專售,在邊鎮開通貿易,貨物就算加上稅,也才相當于內地的一倍多,比以前的五倍,真是便宜了非常多。
翰林院的兩位編撰讀完自己的計劃,有意無意間,掃了一眼賈環。
尤其陳硯之,眼中含有得意,你小子開了海,我們開了邊鎮,政績上打平了,未來三年咱們還要繼續斗。
兵部尚書是力主開邊鎮的,翰林院說完,他就站出來表態同意。
然後,多名勛貴也附議。
王子騰也站出來表態同意,還道,軍中補充嚴重缺少好的戰馬,騎兵需要訓練,開邊鎮之後,朝廷可以組建更多騎兵,增強軍隊戰斗力。
文官暫時還在謹慎觀望,沒有人站出來表態。
康元帝有些不滿,你們可以不同意,也要說你的意見與看法,不出聲,這算是什麼?
听說,現在遼國三皇子看上了馮唐的女兒,這馮家女可是京城一大景觀,好打抱不平,不少勛貴子弟都被她揍過,平民百姓給了她一個雅號,“女將軍”。
女將軍曾說過,將來她的夫婿,武力一定要比她強,打不過她的人,別想娶她。
民間百姓夸張的形容,這位女將軍長得魁梧,如同狗熊一般雄壯。
這女將軍如果能將遼國三皇子揍一頓,那才好笑,三皇子被揍了,還不能找皇上告狀。
女人都打不過,有什麼臉抱怨?
康元帝微笑的道︰“馮愛卿,你對開邊鎮貿易,怎麼看?”
馮唐站出來,說了自己的意見,表示支持開通邊鎮貿易,最後,還不懷好意的道︰“皇上,听說今科狀元郎賈環,擅長經濟之道,這次九邊開邊鎮貿易,不知他有什麼看法,臣想听听他的高見。”
發電,感謝感謝)
喜歡重生紅樓之庶子賈環請大家收藏︰()重生紅樓之庶子賈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