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試考題,是大雍朝開海的弊與利,開海是否可行?
題目並沒明言大雍一定要開海,殿試有三成左右的考生,屬于保守的,對太上皇執政後期定下來的禁海,持同意的意見。
大多數考生,還是有政治的敏感性,能嗅到考題的特殊含義,多數考生的文章都贊成重新開海通商,但受限于對開海不了解,都只是泛泛而談。
只有十幾名考生,或許是大家族培養的,見識頗為不俗,言之有物。
其中賈環的文章,更是其中翹楚。
獨特的策論觀點,引起康元帝的矚目。
康元帝讓戴權拿來賈環的考卷,展開試卷。
目光落在第一行字上,剛才雖看了,現在看,還是感覺賞心悅目。
書法造詣極深,紙上字跡清峻挺拔,筆鋒凌厲中又帶著幾分灑脫。
康元帝仔細閱讀,一邊看一邊頻頻點頭。
文中詳細論述了如何通過商賈之道增加國庫收入,又如何將這部分收入反哺農事。每一個論點都條理清晰,論據充分,甚至給出了具體的實施方案。
“商賈者,實乃通有無之橋梁”開海通商,賈環鼓勵貿易,應當鼓勵商賈發展,以商養農,以商促工。
朝廷需要把控產業大局,弱于歐羅巴的產業,要提高關稅,攔截同類產品進來。
鼓勵歐羅巴資本來投資這類先進的產業,盡量引進此類技術,鼓勵民間發展起來,迅速追趕,改變落後的局面。
大雍朝領先外阜與歐羅巴的產品與貨物,加大生產,加強出口,盡可能幫助這類產品銷售出去,以產品佔據對方市場。
此屬于國與國的經濟之爭,盡可能擴大優勢產品與貨物,掠奪對方財富。
文章從開海的關稅,講到貿易,一直說到商業互通,海上運輸船隊發展,技術革新,經濟,貨幣,甚至描繪了開海通商,促進國家的大發展,以商養農,以商促農,對平民百姓的影響。
這文章簡直可以拿來直接執行,作為大雍朝廷開海的指導性條律。
當然,其中有些觀點,過于超前,讓康元帝也感覺賈環的少年郎心性,太想當然了。
文章有的地方,康元帝認為有些過于理想化,但是文章的確展示了賈家小子對經濟之道,有卓越非凡的見識與天賦。
對賈環的答卷贊不絕口,"妙!"康元帝忍不住小聲夸獎,一旁伺候的太監戴權,眼皮抬了一下,偷偷瞄了一眼皇上臉上的神情,又重新低頭垂眉。
皇上輕聲念著,忽然道︰“戴權,拿去給唐愛卿。”
就這樣,賈環的試卷在內閣三位大學士手中傳閱。
大雍朝殿試的考官總共有八人,每次都有一至兩名大學士主持,兩位尚書,與侍郎,翰林院等高級官員出任考官。
在明清兩代的殿試中,考官通常由皇帝欽點,主要包括大學士、尚書、侍郎等高級官員。根據歷史記載,殿試的考官人數一般為八位,其中包括大學士和其他高級文官,但確實存在多位大學士同時出任考官的情況。
殿試的讀卷官通常由大學士和部院大臣組成,人數為八位。)
從此殿試,讀卷官包括兩位大學士和兩位部級堂官大臣,極為重視。
皇帝如此安排,最重要的原因,是處于平衡的考慮,防止哪一個派系獨大,安排多位大學士,多位朝廷高官共同主持,減少文人派系成黨派。
…………
賈環回到賈府,就被賈母請去榮慶堂,邢夫人與王夫人不在,姐妹們都在。
賈政、賈琮去衙門了,寶玉與賈蘭去國子監讀書了。
賈母也不問賈環考得怎麼樣,反正不論如何,只要沒犯錯被皇帝趕出考場,就是進士了,只等五天之後,放榜看名次了。
對勛貴子弟來說,不敢強求前三的名次,作為勛貴,還是心中有數的,朝廷文官忌諱勛貴,賈環作為會試的會元,一個二甲應該是跑不掉的。
賈母心情很好,忽然道︰“環哥兒,你院里的丫頭,是不是太少了,平時有沒有入你眼的?祖母今日隨你的心意,你挑兩個吧。”
賈環還沒說話,賈母又道︰“但是我身邊這兩個丫頭,你可不能挑了去,老婆子一時半會還離不開她們。”
賈母說得是鴛鴦與琥珀,這兩人一下子臉都紅了。
姐妹們好奇望向賈環,賈環微笑的推辭了。
王熙鳳笑著贊道︰“老祖宗,我們算是看清楚了,環哥兒為何能讀書,就憑這點,其他人拍馬都趕不上,如果給我的二爺這機會,指定要挑兩個漂亮的丫頭回去,怎麼可能拒絕?”
王熙鳳沒提寶玉,有這機會,寶玉也不可能放過的,對他來說,漂亮的丫頭,是多多益善。
賈母笑道︰“鳳丫頭說著了,讀書也好,習武也罷,沒功成名就、建功立業前,要守得住本心,刻苦努力才能有所成。”
在下面,史湘雲對黛玉小聲贊道︰“老祖宗說的是,府里蘭哥兒也有環哥兒努力的樣子,將來指定也是有出息的。”
寶釵在旁邊也點頭同意,也跟李紈夸蘭哥兒懂事。
李紈笑著謙虛道,蘭哥兒還是小孩子,哪里就看得出來什麼了,心里卻是樂開花的。
林之孝家的進來稟報,許三公子來府里求見老爺。
賈母有些奇怪,許竺不是不知禮之人,怎麼沒送拜帖,就來了?
林之孝家的,道︰“昭勇侯夫人去了,許三公子穿一身麻衣,說怕沖撞著老太太,不敢進後院,特來跟老爺告別,馬上要趕回天津府去。”
賈母驚得站起身,道︰“什麼?昭勇侯夫人去了?”
喜歡重生紅樓之庶子賈環請大家收藏︰()重生紅樓之庶子賈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