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502補了兩千字)
賈環這次刑部督捕司的行動很圓滿,既揍了馮紫英,又成功抓到了馮時,賈環心情很舒暢。
馮紫英和馮家的幾個下人也被賈環以妨礙官差辦案為由,一起抓了回來刑部。
回到刑部,將馮紫英和馮時等人都交給朱康,關進了刑部的大牢。
馮唐知道後,急匆匆的來刑部,花了銀子贖了馮紫英等人回去,馮時是沒辦法了,有人證物證證明他參與了順刀幫的走私買賣,估計要判幾年。
馮時不可能去指證馮唐的,只能自己一個人背下這些走私的罪名。
辦完了這個案子,賈環就去了王家,繼續讀書,上門的時候,也買不少禮物上門,畢竟現在是過年。
白蓮教頭目都剿殺了,案子破了,王慎也可以回王家了。
………
順天府衙,卜世人告賈璉與刑忠放印子錢的案子,賈璉帶人逐一找欠貸的人,已經收了利息的還給他們,還沒有還銀子的,都免了利息,重新改寫一張欠條。
卜世人告賈璉,自然就找不到人證了,還被賈璉反告誣陷。
最後,卜世人只能上門找賈璉下跪求饒,寫下欠賈璉六十兩銀子的欠條,答應半年內還清,賈璉才撤回狀紙。
…………
初六、初七兩日,賈環都在王家跟王乾讀書備考。
賈璉辦了卜世人這事,心里高興找薛蟠飲酒,也樂極生悲了,自己有外宅的事被王熙鳳知道了。
初七早上,平兒意外听到兩個小丫頭嘀咕,說什麼“外面的新二奶奶,比家里的二奶奶還好看”,平兒正好奇,哪里來的新二奶奶?
又听到興兒大聲呵斥兩個小丫頭、禁止她們繼續討論。
興兒是賈璉身邊的親信小廝,他出面呵斥,這事情,他肯定是知情的。
平兒馬上去稟報給了王熙鳳。
王熙鳳馬上派人找來旺兒、興兒,一番審問下,弄清楚了事情的真相,方才知曉賈璉已經在外又偷偷娶了一門親事。
原著王熙鳳為什麼要騙尤二姐進府,才收拾她,不是直接拒絕尤二姐進府呢?
因為王熙鳳底氣不足,當時的時代,對女性很苛刻,妻子沒生兒子,都是不對的。
賈蓉曾經給賈璉出主意,娶尤二姐,要以“二嬸子沒有男孩的說辭。”
彪悍如王熙鳳,也知道,會被賈璉捏住這一條“你沒生男孩”駁到啞口無言。
只能先騙尤二姐進了賈府,再想辦法折磨死她。)
王熙鳳知道了尤二姐的事,第一件事就是去東府,大鬧一場,把尤夫人罵個狗血淋頭,賈珍都躲著不敢出來見她。
王熙鳳這步,是要先斷了尤二姐的根,沒人幫她。
…………
尤家以前給尤二姐是訂過婚事的,是曾經做皇家糧頭張家的兒子張華。
自從前太子倒台,張家就丟了皇莊糧頭的差事,張華又整日吃喝嫖賭,家業就倒了。
尤家老太太給了二十兩銀子給張家老漢,退了與張華的婚事,尤二姐才嫁給了賈璉。
王熙鳳派人去威逼利誘張華,讓張華去告賈璉強逼退親,尤二姐悔婚。
帶尤二姐回府之後,王熙鳳把尤二姐有婚約的事告訴了賈母,沒想到賈母早就知道這事,尤家已經退婚,是張華誣告的。
賈璉還在和薛蟠喝酒,就收到消息,王熙鳳已經帶人,一番唱念做打,展現當家主婦的大氣與胸懷,哄了尤二姐,抬著小轎子接她進了賈府。
賈赦知道後,把丫鬟秋桐賞給了賈璉做妾,這是給賈璉多納一個妾,讓尤二姐不那麼顯眼,獨自面對王熙鳳的打壓。
原書,王熙鳳會挑撥離間,慫恿秋桐去霸凌尤二姐。
可是,這次尤二姐來到賈家,卻完全出乎王熙鳳的意料之外。
王熙鳳帶著尤二姐去見賈母。
賈母心中有數,笑著夸獎道︰“鳳丫頭是很識大體的,你是當家奶奶,不比其他人,心胸開闊,這才能顯出來你的好。”
話是這樣說,賈母卻否了王熙鳳打算把尤二姐安置在自己旁邊的院子里。
賈母將秋桐與尤二姐分開,將尤二姐分到了邢夫人旁邊的院子住,賈母送了一個丫鬟給尤二姐,還讓邢夫人以後負責管尤二姐。
王熙鳳傻了,尤二姐婚約的事,不管了嗎?
就算是不管了,秋桐與尤二姐是賈璉得小妾,按規矩應該都給自己管嗎?
自己已經展現這麼大方了,親自去外宅接人回來,為何還要防著自己?
還沒完,邢夫人也送了兩個小丫頭給尤二姐,加上尤二姐原來的丫頭,尤二姐已經有四個丫頭了。
這不合規矩啊?
當年趙姨娘沒生探春的時候,只有一個丫頭,後來生了小孩,才有兩個丫頭,一個大丫頭,一個小丫頭。
邢夫人親切的望著尤二姐,看向她已經微微隆起的小腹,心里很激動,人生終于有盼頭了,自己也要有孫子了。
賈母安慰王熙鳳道︰“你一天事情多,身子也不好,要好好休養幾日,尤二姐這邊,就不用你牽掛了,有你婆婆看著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邢夫人皮笑肉不笑的道︰“是啊,老太太都是為了你好,你一年到頭太忙了,尤二姐就交給我看著吧,她生了孩子之後,我會親自來帶孩子的,你就放心好了。”
尤二姐听到自己的孩子,不能自己養,要給邢夫人幫養,心里有些不放心,但是也是沒說什麼。
賈璉收到消息,也趕了回來,知道賈母與邢夫人這樣安排,心里也放下心來。
賈璉也給王熙鳳面子,當眾給她賠了不是。
王熙鳳沒辦法,只能捏著鼻子接受這個結果,回到自己院子,王熙鳳把一套茶壺與杯子全都摔個粉碎。
這事情很奇怪,賈母與邢夫人為何同時偏幫起尤二姐來了,事情完全脫離了王熙鳳的掌控。
賈璉回來之後,去找了賈珍,兩人去衙門走了人情,上下打點之後,衙門把張華趕了出去,說張華是誣告,如果再敢來鬧事,就讓他坐牢。
王熙鳳擔心自己慫恿張華告賈璉的事暴露,想派旺兒帶人去殺人滅口。
賈璉已經派人把張華趕出京城,算保住了張華的性命。
………
初八,早上賈環去韓王府,陪同韓王殿下一起去宮門前,等候皇太後出宮。
今日只寫了四千,還是欠兩千字,明日再補,明日大伯來家里開年,盡量補。)
昨日初七,燕王府偵破京城小童失蹤案子,破壞無生教的血祭,圍剿無生教的母教白蓮教各地頭目的,吏部封賞燕王府的折子上呈給皇上。
無生教也屬于白蓮教,無生教是京城的白蓮教的叫法,白蓮教在大雍各地有野心的頭目,有的自立門戶,給本地白蓮教另起一個名字。
康元帝看了吏部的封賞折子,似乎覺得賞不足,提筆改了,加重了給燕王府的封賞,王淵與典儀劉塞都升了一級,牛不屈更是得了一個可以傳家的武官小爵,雲騎尉。
相比之下,韓王府的屬官幾次辦差,雖然辦得很好,但是賞賜得很薄,其中賈環幾次立功,積攢起來才獲封同樣的雲騎尉,顯得有點不公了。
對于皇上高賞燕王府屬官,內閣與馬熙、李青秋等重臣心里都能理解。
康元帝經歷過九龍奪嫡的慘烈,登基以來,就沒設立太子。
太子的位置雖然尊崇,卻成了其他兄弟的靶子,所有皇子的心中,都把太子當成敵人,想辦法扳倒他。
當太子,想安安穩穩等到能登基上位,實在是太難了。
大雍雖然沒立太子,在康元帝心中,燕王現在應該是第一順位的繼承人。
燕王府偵辦無生教血祭此案,表現雖然不佳,可是燕王還年輕,一次丟分,皇上不可能就這樣放棄他。
當年雍正剛剛出宮,給朝廷辦差,也是犯了很多錯,被康熙批“為人輕率,喜怒不定”。
康熙第一次給皇子們封爵,老大和老三都獲封郡王,雍正只得封了貝勒。
後來因為雍正辦差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雍正在三十一歲的時候,才得晉封為親王,此時,才開始入了康熙的眼。
雍正傳位給弘歷,歷史有人說弘歷是嫡子,也有人不認同,在下也覺得弘歷不算嫡子,自己封的不算,如果這樣算是嫡子,歷史上的每個皇帝,都可以是嫡子了。
雍正自己只封過一個皇後烏拉那拉氏。
弘歷的母親鈕鈷祿氏,雍正最後只封了皇貴妃,就是電視劇甄𤅷�ㄐ@汀 br />
雍正死後,弘歷上台,乾隆給生母尊為聖母皇太後,徽號為“崇慶皇太後”,死後封為雍正的孝聖憲皇後。)
…………
宮門前,燕王、楚王、蜀王、韓王帶著各自的屬官,在宮門外左邊等候。
郎家的老國公,還有眾多有份捐款的勛貴在右邊等候。
雁七也帶著一百多人,在旁邊等候。
燕王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楚王有些看不慣他,扭頭望向另外一邊。
蜀王見兩人不合的樣子,眼中閃爍著狡黠的笑意,對燕王道︰“恭喜皇兄了,听說皇兄偵破了無生教的案子,圍剿了白蓮教頭目,昨日皇兄府里獲得了父皇的封賞,皇弟真是佩服。”
平時,只有燕王與楚王起過正面沖突,蜀王雖然對大位有野心,卻沒有燕王與楚王表現得這麼顯眼,還算含蓄的。
燕王面帶微笑,指了一下王淵與牛不屈,道︰“也算不得什麼,都是他們辦差用心,圍剿邪教拼命,才立下微功。”
楚王在一旁呲笑道︰“皇兄,你也知道是微功?已經圍住了棺材鋪內的無生教,小童還死了三十多人,听說整個棺材鋪內,血流滿地,這些小童死得是真冤啊?”
听楚王說這話,蜀王臉上露出笑意,燕王怒目相視,道︰“小童雖犧牲了一些,但是,這是為了追查白蓮教頭目,為了消滅邪教為禍,清除未來的大隱患,要成大事,自然免不了有所犧牲,豈能盡如人意。”
楚王輕蔑的道︰“說得好听,不知道的人,還以為藏在城外道觀的白蓮教頭目,真的是你們查出來的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听到楚王如此說,燕王忽然心虛了,掃了一眼雁七、韓王府等人。
幸虧幾位皇子距離勛貴與大臣距離不近,他們听不見。
王淵過來附耳低語了幾句,不一定是雁七與韓王府的人說的,燕王府當時也帶來兩百名護衛去圍剿道觀,護衛里面如果有人被楚王收買了,也是有可能的。
見燕王不出聲,蜀王奇怪的問道︰“四皇兄何出此言?朝廷都給三皇兄封賞了,這案子不是燕王府破的,還能是誰破的?”
楚王冷哼一聲,道︰“誰讓人家有個好皇弟,屬下的人都圍了道觀兩個多時辰,愣是不進攻,生生等到他們來領功!”
蜀王笑了,道︰“四皇兄,還有這事?……”
蜀王不理燕王臉色難看,還想繼續煽風點火,此時宮門大開,皇太後的儀仗列隊出來了。
蜀王只好停住不說了。
眾人下跪迎接皇太後。
皇太後的隊列有三百護衛,燕王府兩百人,楚王兩百人,蜀王一百五十人,韓王只帶了一百人,還有雁七的一百人,還有勛貴與臣子的人,浩浩蕩蕩的往南城外去。
…………
京城城門外半里,有一座迎賓的亭,叫習禮亭,是一座黃琉璃瓦頂、六角形的建築,它建在兩層台基之上,南北兩面都有石階,北階三步,南階六步。上層台基為石質。亭子采用單檐攢尖式設計,黃琉璃瓦屋面搭配金龍枋心旋子彩畫,顯得莊重典雅。朱欞門窗精致大方,其中面北一方為隔扇門,其余則為檻窗,下層台基為磚砌。
次亭建于前朝,維護下來,這處專為初次來京的文武官員、少數民族首領和附屬國貢使等演習朝覲皇帝禮儀的地方,因此得名習禮亭,亦稱演禮亭。
習禮亭左邊,立著一個高大的功德碑,用一張紅色的布裹著,有一條黃色的綢緞綁著。
前兩日已經宣傳開來,皇太後會在這里放糧,已經有一兩萬名百姓等候在這里。
王諾老爺子攜眾文官士子,還有捐款的富商都這里等候了。
韓王府的五百騎兵,也早早布置這里了,還搭建在習禮亭旁搭建了幾個大的臨時棚子,放有十口大鍋,蒸餑餑,煮粥,粥白菜湯,還有分成三斤一袋的糧食,堆成一堆。
王貞兒帶著幾十個婦人,幾十個下人正在忙碌著煮粥,煮菜湯。
喜歡重生紅樓之庶子賈環請大家收藏︰()重生紅樓之庶子賈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