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站住,此樹,此樹是我開,此是什麼來者?”
李星群頭疼的按了按太陽穴說︰“此樹是我開,此路是我栽,要想從這過,留下買路財是嗎?你們跑過來湊什麼熱鬧?”攔截李星群明顯是一群受難的的村民,身上穿著的衣不遮體,手中的武器還有很多的竹子,有很多婦女,真正修煉武功的人幾乎沒有,說明這些都是百姓。
為首的年輕人說︰“對,對,沒錯,我們才是打劫的,交出你們的干糧,我們饒你們性命。”
李星群听到說饒命,語氣變得有些冰涼的說︰“難道我們沒有干糧,你們還要我們的性命不成?難道真的是因為餓急眼了,要吃了我們。”
年輕人一愣說︰“我們還不至于吃人,如果你們沒有干糧也只能放你們離開。”
這時候看見一個老人補充說︰“看你們衣服那麼豪華,讓我們搜身一下,你們確實沒有干糧的話,我們也只能讓你們過去。”
李星群戲謔的說︰“難道你們不要錢嗎?至少有一件衣服也挺好的。”
老人回答說︰“我們現在這種狀態,拿到錢又有什麼用,當然各位願意的話,把衣服留下來給我們的孩子取取暖其實也挺好。”
李星群搖頭說︰“難道你們不知道的五台縣那邊正在收治周邊的村民嗎?說句實在話,就你們這些人遇到一些狠角色,你們會吃大虧的。”
老人尷尬的說︰“其實之前也遇到少俠這樣的人,都是教育了我們一番之後就離開了。”
李星群分出了一些干糧還是問道︰“那你們為什麼不願意前往五台縣那個地方?”
“少俠,您是不知道,在太原府城破之前,我們也相信太原府不會被攻破的,後來還不是現在這樣了。”
李星群明白老頭的顧慮還是勸說道︰“至少那邊有吃的不是嗎?你看看你們現在這些人一個個餓的面黃肌瘦的,就你們這樣的,就算沒有朝廷軍隊的圍剿,你們自己又能夠支撐多久呢?說句難听的話,就你們這些人我一個人都能全部對付了,為了村子有一條活路,哪怕五台縣是邊境城市,不如去試試也比餓死在家里好不是。”
老頭想了想說︰“這件事情以後再說吧,多謝三位少俠了。”
“世子殿下,您作為皇家的成員,您說說皇帝的位置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我也知道權力帶來的生殺奪于很爽,但是也有很多的責任,我當這個小小的五台縣知縣都感覺很累了。”
趙仲針微微一笑說︰“大人也可以選擇犧牲您一人,拯救這邊關的百姓,現在蕭和魯瀚攻打京兆伊,這個時候偷襲太原可是非常有可能打下太原府的,唯一的代價就是在大官家晚年狐疑的情況下,會不會被殺頭就不知道了。”
“哈哈,世子殿下說得對,人都是自私的。”
趙仲針毫不在意的一笑說︰“哼,其實沒有那麼復雜,簡單來說就是強者欺負弱者,這是人類永遠不變的主題,只不過是把大自然那樣的直接的戰斗變得更文明一般,其實就在春秋戰國之前,奴隸可能還不如大自然的動物。其實這些百姓自己有的選擇,他們自己選擇了最軟弱的選擇罷了。有道是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
李星群反對說︰“以前我也是百姓,我知道百姓的無力,有些時候並不是簡單兩句就能概括的。”
趙仲針反問說︰“按照李大人說的話,你有努力過嗎?就算考上清華北大需要天賦,那麼考一些差一點的985和211呢?沒記錯應該是這個吧?年少選擇了安逸,自然年紀大了會受到報應,就算是我們這些所謂權貴子弟,從小都要學習很多的,絲毫不敢懈怠的。”
李星群一愣,還是解釋說︰“世子殿下你想過沒有,富人家的孩子從小就能讀書,是的,每天多數時間都花在了讀書之上,相對的,是不是就能獲得更好的成績呢?”
“既然你沒有天賦為什麼不到城里學習呢?”
“因為很多人交不起拜師禮,所以只能讓孩子在家里耕地,當遇到自然災害以及戰爭的時候,只能痛苦的流離失守。汴京城買一本最普通的書都是接近一貫錢,更何況這邊遠地區,太原城那里想要一本書的價格可能還在2貫和3貫,如果只買一本肯定沒有問題,但是僅憑一本書能考取科舉嗎?您說呢?”
趙仲針沉默了一下說︰“難道沒有改進的方法嗎?我听說私塾不是挺流行的嗎?”
“這就涉及另外一個問題,一個家庭願意拿出多少錢去做一些事情,不是所有人都那麼深明大義,在很多百姓眼中只是浪費錢,我承認這一點符合世子您說的弱者原理,但是放在世子身上,讓你投資一個看不見未來的交易,如果失敗了就會丟了世子的位置,你願意考慮嗎?”
“唉,我承認大人說的有道理,只不過這樣愚昧的方式有沒有什麼解決方法?”
“至少五台縣那邊在想辦法試驗了,至于具體能不能成功就不知道了,就像他們說的那般,很多東西我都是在書本里面看到的,我也不知道具體實施起來有什麼問題沒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趙仲針點頭說︰“五台縣那邊是把學歷和工作機會綁定在一起,通過高福利待遇誘導那些人讀書,這樣對于百姓們來說,投資有很大的回報自然就願意了。但是如果推廣到很多地方的話,李家商行要不到整個大啟的人,那麼就需要讓其他商會知道也把學歷算進去,可是這又要涉及的教育普及的問題,教育普及如果朝廷來做,又會增加很多一筆的開支,朝廷的大臣多半也不會同意。”
“現在朝廷冗官問題非常嚴重,其實我認為6部並不能解決很多問題,世子殿下也到了五台縣有那麼久了,您應該知道6部其實可以劃分更多的部門出來,比如說把吏部底下教育的權能劃分出來。”
“這樣做的好處並不僅僅如此吧?”
“是的,冗官的問題往往是因為職能劃分的不明顯,如果每個人的職能都很明白了,那麼您說說,誰做得好,誰做的不好是不是一目了然了,到時候也能想辦法把做的不好的官員免去職務,這樣也能騰出更多的位置不是嗎?”
“李大人說的有幾分道理,不過就像李大人說的那般,最好還是一地一地的做試驗,這樣的話才能提前發現一些問題,不然貿貿然的全國推廣的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
“世子說得對,這都是以後得問題了。”
“李大人你說說推廣蒸汽機會不會讓那些商會提高招工的學歷?”
“世子殿下可能會有一些推廣作用,高工資的讓識字的人獲得,那麼那些辛苦工作的工人自然會為了增加家庭收入鼓勵自己的孩子去讀書。”
“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要和那些商會說好了,看來要做的事情還很多,慢慢做吧。”
李星群點了點頭說︰“世子殿下我才發現一個問題,我們兩人的稱呼在五台縣稱呼自然沒有問題,但是現在出了五台縣行走江湖,這樣的稱呼自然不是什麼好事情。”
趙仲針點頭說︰“你說的有幾分道理,那不如就由李大人你想想好的稱呼。”
李星群想了想前世看的電視劇說︰“這樣吧,姐姐就叫甦大,我叫李二,世子殿下年紀最小,所以就叫趙三爺。您是出門游歷的少爺,我是管家,姐姐委屈一點是貼身丫鬟,這樣的組合在江湖來說,應該屬于很常見的那一類吧。”
一直沉默的甦南星回答說︰“嗯,這樣的組合確實常見,我這里沒有意見。”
李星群用眼神詢問趙仲針︰“我也沒有意見,那我們就使用這個稱呼為好。”
“好,三爺我們繼續趕路。”
“好的,李二管家。”趙仲針也是微微一笑。
三人就繼續趕路前往江南地區,進入江南地區之後,李星群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的繁華,甚至道路旁都出現很多的流民,流民攔住李星群等人苦苦哀求說︰“官人,官人,求求你們行行好給我們一口吃的吧。求求你們了,孩子都很久沒有吃飯了。”
李星群嘆一口氣說︰“我們這里沒有多少干糧,你們拿好。”
“是,謝謝官人,多謝官人。”
“不用道謝了,你們還是先吃了飯再說吧。”
等那些人狼吞虎咽的吃了飯之後,李星群這才問道︰“你們是什麼地方過來的?又準備到什麼地方去?”
為首的老嫗說︰“回官人的話,我們都是甦州府的人,現在我們準備逃難前往汴京城。”
李星群疑惑的說︰“據我所知,甦州府那邊應該是富庶之地的吧?為什麼你們會落魄到這樣程度?”
老嫗回答說︰“官人您听說的消息是指甦州府府衙之內,我們是甦州府附近的村民,本來家中也算有些積蓄,可是後來方臘造反,朝廷的軍隊路過,有道是“匪過如梳,兵過如蓖,官過如剃,本地土匪至少還知道竭澤而漁的道理,那些朝廷的軍隊就和畜生一般,把我們的糧食,把我們的積蓄都搶的干干淨淨的。”
趙三爺說︰“那是因為朝廷冗兵問題嚴重,朝廷發不起士兵的月錢,就只能縱容士兵去搶劫。”
老嫗說︰“這一點就不是我們這些百姓能夠知道的了,我們听說甦州城里的人正在招工人,我們就想著去試試,結果才知道根本不需要那麼多人。在附近要被士兵搶,在城里也沒有做活的營生,也就只能離開江南地區謀生了。”
李星群不解的問︰“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這就要感謝那個五台縣的知縣了,就是他研究出來蒸汽機,然後在蒸汽機的基礎上制造出來紡織機。以前紡織廠需要100個紡織工,現在有了那個紡織機之後,他們可能只需要30人或者40人就能完成以前的工作。而原材料和購買的市場都是有限的,就不要那麼多的紡織工人,您說說,我們這些人怎麼辦?”
“嗯,紡織機生產出更多的絲綢出來,那麼相對來說,是不是就增加種地的收入了?甚至有多余的絲綢,是不是港口那邊需要更多的人。”
老嫗苦笑說︰“大人你想過一個問題沒有,我們這些多是婦人,我們怎麼去搬運貨物?至于種地,朝廷的軍隊在甦州府這里,我們有種地的選擇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星群問道︰“那你們的土地怎麼辦?”
“當然是賣給員外老爺了,換取離開的路費。還能怎麼辦?到時候看看在京城附近能不能換取一些工作。”
趙三爺問︰“老先生,為什麼你們這里多是婦女?你們家里的男人呢?”
“家里的男人都被朝廷的軍隊強行征調走了,幾乎都是死在了戰場上,我們這些寡婦也只能相互保暖的聚集在一起,至少大家在一起更加有活下去的希望不是嗎。”
趙三爺沉默了一下說︰“你說的有道理,像老太你們這樣的苦命人應該不算很少吧?”
“自從朝廷的軍隊到了甦州府之後,流離失守的人非常的多,當地的李家商行雖然收了一些工人,但因為需要常年出海的原因,有一些還是不願意去,漸漸地在各種各樣的勢力壓迫下,只能背井離鄉外出謀生了。”
李星群像是想到了什麼一般說︰“你們生活那麼苦,甦州附近的正道難道見死不救嗎?”
“正道的人最開始因為他們的名聲,所以開放了施粥的地方,後來隨著他們收集了我們的土地之後,施粥鋪就再也沒有好粥了,我們都是一群婦人,如果不是沒有活路,我們又怎麼敢背井離鄉,每天兩大碗水,遲早要被餓死。”
李星群沉默了,嘆一口氣說︰“不知道你們盤纏還夠不夠,我這里還有還有一些銀兩就給你們了吧。”
老嫗感恩戴德的說︰“謝謝,謝謝大人。”
李星群擺擺手說︰“沒事,不過你們去汴京準備怎麼謀生。”
“以前我們都是紡紗,汴梁那邊多半也用不到,先看看能不能給別人洗衣服,如果不能的話,我們年輕一點就給別人打樁吧。”
李星群震驚說︰“你說的是認真的嗎?”
“沒有辦法,我們總要活下來吧,恩人你們是好人,難道能一直救我們嗎?甦州府我們這樣遭遇的成千上萬,員外老爺有多少錢可以給人?”
“好吧,你們一路上多加小心,記住財不露白,我們還有別的事情,就先告辭了。”看來推廣全國還任重而道遠。
喜歡很平凡的一生吧?請大家收藏︰()很平凡的一生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