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二十個縣
沙廣寒說︰“侯爺,這建糖廠就是給您最好的正名,很快奉營的百姓就都知道您是一個賢官。”
萬斂行說︰“賢不賢的倒是其次,我辦糖廠的目的也不是給我正名,是為了解決百姓的生計,還有那甘蔗不能再往我家門口堆了,我這府上已經做出了兩年都吃不完的蔗糖,百姓真有這使不完的力氣,讓他們把甘蔗送到城北的糖廠去,雖然糖廠還沒正式開工,但是這甘蔗听說能存儲一段時日,讓他們扛著甘蔗去換錢,別天天用甘蔗孝敬我了。”
大家听了萬斂行的話更像是一種炫耀,炫耀他家糖多,這年代,奉營的百姓家里哪見過糖呀,能吃到甜味也是從甘蔗瓜果里面滿足的,明明是百姓對萬斂行的一種羞辱,萬斂行非厚著臉皮說成孝敬,大家雖然面子上對他畢恭畢敬,這心里都罵他是禽獸色狼。
嚴起廉說︰“侯爺放心,明日我帶人在您家門口看著,絕對不讓任何人放一根甘蔗到你們的家門口。”
萬斂行說︰“你早不帶人,晚不帶人,這開始建糖廠了,甘蔗也成寶了,你想起來派人看著了?”
嚴起廉知道他的殷勤獻的遲了些,還不是這個萬斂行給他的印象不好,奉營的百姓想給萬斂行一個下馬威,他自然不能攔著,他還想借此機會挫挫他的銳氣呢,否則以後憑著萬斂行這無人能約束的性格一定會在這奉營只手遮天,無法無邊。
萬斂行自然不好惹,面對百姓的侮辱,之所以忍了這麼多天,那是因為這百姓打不得也罵不得。
他動了動自己的身子,顯然是坐不住椅子了,“嚴郡丞的好意我領了,不過這糖廠一建,讓他們給我送甘蔗他們也不會送了,還有其他縣令縣丞提及的在各縣建糖廠一事,我會認真思考的。”
萬斂行問身邊的人說︰“什麼時辰了?”
“剛剛午時。”
萬斂行說︰“那準備準備去祭壇吧。”
他不想听這些人稟報了,都是些他知道的又很難解決的問題,這樣的爛攤子各縣不自己解決,都找上他這個剛上任的了,他都覺得新鮮,真有那上進行,怎麼可能等到把百姓逼到背井離鄉才想轍呢。
但是一個縣令說︰“侯爺,我們橋春縣雖然人口千余,但是甘蔗遍地,只要您給我們縣建一糖廠,我肯定能在一年之內能讓人口翻一倍,並且如期納稅。”
萬斂行說︰“你叫什麼名字?”
“徐世勛。”
萬斂行說︰“徐世勛,我印象這橋春縣地理位置上佳,你這一年翻一倍太少了,你要是能保證這人口一年之內能翻兩倍,我即可撥款讓人給你們橋春縣建一座糖廠,一座紅薯粉廠。”
徐世勛說︰“只要侯爺給我們建廠,我就讓橋春縣的人口翻兩倍。”
萬斂行說︰“你拿什麼作保?”
徐世勛說︰“我拿我頭頂的烏紗帽作保。”
萬斂行說︰“空口無憑,拿筆墨紙硯,立下字據,他日你兌現不了今日的承諾,我一定割了你的職,罷了你的官,在這大閬國,還沒有人敢戲弄本侯的。”
筆墨紙硯均抬到了徐世勛的面前,徐世勛就躬身寫了一份軍令狀。
拿到字據以後,萬斂行認真地看了一遍,此人不僅寫了一手好字,重點是萬斂行欣賞他的魄力,縣令大小是個七品,即使在這里混日子也比百姓過的好,今天能為了給橋春縣建廠,他敢拿自己的烏紗帽作保,萬斂行覺得此人可以重用。
萬斂行對著眾人說︰“你們知道什麼叫志在必得了嗎,都學學徐世勛,有此志向的人才是百姓的父母官。”
大家聞言早已退縮,萬斂行在心里是在瞧不上這些人,覺得沒有能扶上牆的,他調整了一個舒服的姿勢,言辭犀利地說︰“一個個都是膽小鬼,為了自己頭上的烏紗帽不顧百姓的死活。”
一個縣令說︰“侯爺,下官是松春縣的縣令黃甚遠,我們松春縣地處邊疆,百姓最少,難夸海口,但您若是不給我們建廠,百姓只有死路一條,到那時,整個橋春縣都將無人可活。”
萬斂行說︰“松春縣我知道,距離這奉營影城甚遠,你來這里,路上走了幾日。”
黃甚遠︰“回侯爺,下官趕了兩日。”
萬斂行說︰“你們那里產甘蔗嗎?”
黃甚遠︰“侯爺,遍地都是,不信你可以問問沙都尉,他十分了解我們松春縣。”
沙廣寒說︰“侯爺,黃縣令說的屬實,那里甘蔗成林,甘甜無比,可惜沒人吃,都在山上長著呢。”
萬斂行說︰“既然松春縣地理位置毫無優勢,百姓生活無望,我總不能看著以後松春變成空無一人的縣城,好在那里甘蔗成林,甘甜無比,既然松春縣有這樣的先天優勢,那我就給松春縣建兩座廠子,嚴郡丞,你記下,他們的廠子我批了。”
“是,侯爺。”
這時一個人站了出來,“侯爺,卑職陳公祥,是末春縣的縣令,末春縣和松春縣的情況很像,雖然不與鄰國接壤,但是地廣人稀是真實存在的,是整個奉營最艱苦的縣,被貶來的人,大多都在我們末春縣,我們那里干旱少雨,用水都成問題。”
萬斂行說︰“你們那里有甘蔗嗎?”
陳公祥大聲道︰“有。”這人是個老頭,不過嗓門十分地洪亮。
萬斂行說︰“漫山遍野的甘蔗?”
陳公祥說︰“自然沒有其他縣那麼多,主要是我們用水是個問題。”
萬斂行說︰“不是我不舍得給你們建廠,建糖廠要看你們當地有沒有甘蔗,沒干這怎麼建,你要實在沒法子,我給你們建一組紅薯粉廠。”
陳公祥說︰“侯爺,除去百姓吃的,哪有多余的紅薯做粉呀。”
萬斂行說︰“那我就有心無力了。”
陳公祥道︰“侯爺,我求您去我們末春縣看看,我們那里真叫一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