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傻子成精了,她會說話了 !
念夏一听,“你還是去院子外吧,你給我說害怕了。”
滄滿得逞地拎著雞朝著外面走,錢老板對冬柯說︰“你去陪著滄滿。”
滄滿努努嘴角,“你還擔心我跑了呀?”
錢老板說︰“我的死活你都不顧及了,你還有什麼做不出來的。”
滄滿心里想的是,你要不是不派冬柯看著我,我出了這個門,一定消失。
他心里的小算盤,錢老板一清二楚,他在這里不好過,滄滿也別想跑,誰讓他不幫自己解圍呢。
滄滿心里想的是,我自己都是泥菩薩,我怎麼背你。
真是可憐了這一院子的人。
“唉?我佷子呢?”
程風說︰“他回屋子里面玩了。”
念夏說︰“這天氣這麼好,他進屋干什麼,他不喜歡熱鬧嗎?”
程風說︰“應該是喜靜吧。”
“他還真是奇怪,一副早成的樣子。”
程風心里緊了緊,幸好她說的是早成而不是早熟,不然尚汐指不定什麼時候就得拿小話敲打他這個早熟的爹爹。
一頓飯在大家躲躲閃閃中度過的。
第二日。
幾個人毅然決然地回到了南城。
還沒進城就看見遠處的礦山。
鐵柱看了一眼激動地說︰“小叔,那都是你的嗎?”
程風听了笑了起來,“你小叔我沒有那麼大的本事,那都是錢老板的。”
鐵柱回頭看了一眼程風說︰“听說有你的。”
“山是錢老板的,山上的人是錢老板的。”
鐵柱說︰“什麼是你的?”
程風說︰“沒什麼是我的。”
鐵柱笑著說︰“我才不信呢。”
鐵柱從小到大第一次出遠門,乏味的路程他一點都不覺得,反而見什麼都有新鮮感,見到那遠處的大山不斷靠近,山上的人也逐漸清晰,鐵柱就更興奮了。
“小叔,我以後是不是就在山上干活了?听說煤礦黑黑的,我看他們傳的是真的,那山黑乎乎的,山上的人也黑乎乎的,陳大爺就在山上吧。”
他們的馬車拐進了礦區,尚汐也把簾子掀開看了一眼,這才多久的時間呀,小小的土房就跟雨後春筍一樣拔地而起,在有個十天半月估計就可以住進去了。
學堂還是那個樣子,一點沒變,尚汐說︰“停車。”
馬車停在了學堂附近,現在正是上課的時間,來這里听課的孩子還是那麼地多,學堂里三層外三層被抱個嚴嚴實實,看著什麼都沒變,唯獨變的就是講台上的私塾先生換人了,不再是那個仙風化骨的塵鳴了。
塵鳴即使還俗了,在他身上也看不出太多的人間香火氣,還是感覺現在這個先生的氣質接地氣,應該可以把這些孩子育好。
鐵柱說︰“小叔,這里還有學堂呀,好大呀。”
學堂不是很大,只不過是人多比較唬人罷了。
程風說︰“小點聲,你要是想學東西,也可以過來听。”
鐵柱聲音放低了很多︰“我識字,我來的目的就是找個活賺點錢。”
程風說︰“那要是這樣,我給你點錢,你回去得了。”
鐵柱說︰“那不行,我肯定不回去,我在家能干什麼呀,我跟著你才有活干,再說我不能靠你給我錢,我得自己賺錢。”
“你就為了找點活?”
“對呀!”
他真是高看了鐵柱,他以為這個鐵柱是為了前途才非要跟著來南城的,看來是他想多了,鐵柱的心思根本沒有他想的那麼復雜。
程風說了句︰“我們去那邊看看。”
尚汐走近蓋了一半的土房,她想知道這房子能抵御多少冬日的嚴寒。
“尚善人,程老板,你們來了呀。”
他們出遠門,大家自然是不知道,何況尚汐不總來這里。
“陳大哥他們呢?”
“陳工頭在飯堂那邊呢。”
尚汐听見陳工頭這三個字有點想笑,據她了解,這個陳工頭早先在村子里面蓋土方,後來帶人蓋磚房,後來進城蓋宅院,如今有朝一日又到山底下建村子,這房子應該是陳工頭建過里面最矮小的房子吧,不過數量驚人,往遠處看一大片,過去他蓋房子組織幾個人,後來組織幾十人,陳工頭沒想到有一天他能帶領上萬人蓋小房,拔地而起一大片。
鐵柱都目瞪口呆了。
程風對尚汐說︰“看來錢老板的伙食不錯。”
“何以見得?”
程風說︰“你看這些人氣色要比過去好了,可能跟天氣也有關系,可能是跟安穩有關系。”
尚汐這才注意到,還真是,她的關注點都在房子身上,這里的人不但面色紅潤一些,臉上也都是笑模樣,雖然房子簡易矮小,但是能為他們遮風擋雨,他們就滿足了。
一路上見到他們的人都主動打聲招呼。
果然在飯堂的位置找到了陳家兄弟幾個。
“陳工頭。”
听見這個稱呼的陳慶遼直起身笑了笑,“什麼時候回來的?”
“剛回來。”
鐵柱喊了一聲︰“陳大叔,二叔,三叔。”
“鐵柱來了呀?”
......
之前尚汐不覺得她嫁給程風自己的輩分有多大,現在看看確實輩分不低。
陳慶廣拍了拍鐵柱的肩膀說︰“你們聊,我還有活。”他手里攥著的圖紙髒兮兮,一看就是沒少翻看,身邊還跟著個人在說些什麼,一副有商有量的樣子。
這哥幾個肉眼可見地瘦了不少,看來這活沒想象的那麼好干。
陳慶生想問一下家里的情況,還沒開口,他大哥就跟尚汐和程風說起了飯堂的情況。
“這兩天就開始重建飯堂,按照先前的計劃,飯堂在現有的基礎上至少要擴大五倍,不然保證不了這麼多人的伙食。”
尚汐點點頭,民以食為天,首先解決他們吃飯的問題,這些之前陳大哥就已經和他們商量過了,她都知道。
“多久能建好。”
陳慶遼說︰“一個月就可完工。”
“這麼快。”
陳慶遼說︰“這里的人多。”
確實是一個有利的先天優勢條件。
“那學堂要什麼時候建?”
陳慶遼說︰“人手充足,雙管齊下,飯堂和學堂同時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