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听田秀說罷,呵呵一笑道︰“唐王,雎以為,您不能將魏國所有封君全部鏟除。”
“哦?”田秀詫異的看著唐雎。
唐雎解釋說︰“天下列國除秦國以外,封君的勢力都是極大的,尤其是楚國,其封君數量,可以說是天下第一。
唐王志在統一天下,就要有統一天下的度量。如果您這時候將魏國的封君全部取代,將來楚國的那群封君看到自己的下場,試問還會投降大王嗎?
故,雎以為,取代魏國封君對大王統一天下的事業極為不利。”
田秀盯著唐雎,仿佛能看破他的心思一樣,唐雎被盯得有些發毛,剛要拱手說話,就听田秀說道︰“可是先生,這些封君對國家來說是隱患,我怎麼能不鏟除他們呢?”
唐雎聞言,又是一笑,道︰“唐王此言差矣,封君絕不能不鏟除,應該有計劃、次序的鏟除,先鏟除那些實力強的,再鏟除那些實力弱的,逐步逐次的將封君取締。”
田秀摸著下巴,沉思片刻後說道︰“先生所言有理,只是這計劃、次序該如何安排?”
唐雎微微躬身,說道︰“唐王可先以賞賜之名,將實力較強的封君調離其封地,安置于都城,給予優厚待遇,卻剝奪其實際權力。如此一來,他們在都城難有作為,且也不會輕易生疑。待這些強封君被掌控後,再對實力較弱的封君下手,可采取削減封地、限制其特權等手段,逐步削弱他們的力量。最後,再全面推行新政,徹底取締封君制度。如此循序漸進,既能減少阻力,又能穩固唐王的統治。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可向天下展示唐王的仁德與智慧,讓其他國家的封君看到,只要順從,便能有好的結局,日後楚國等國的封君也更易歸降。”
田秀听後,眼中閃過一絲贊賞,點頭道︰“先生真乃大才,就依先生之計行事。”
唐雎對田秀拜道︰“大王英明。”
田秀抓住他的手,笑道︰“先生,你此來恐怕也不單是為我出謀劃策,也是想要保全安陵君吧?”
唐雎震驚的看著田秀。
田秀卻並未為難他,只是吩咐人賞了他百金就離開了。
在田秀離開了以後,唐雎才從墊子上起身,他擦了擦額頭上冷汗,說道︰“唐王真是一代雄主。”
田秀按照唐雎的策略,先把魏國一些實力較強的封君召集到邯鄲,給予他們虛職,然後將他們的封地收回。那些實力較弱的魏國封君見了之後,也都主動交出封地,沒經過什麼大的風浪,魏國的封君幾乎就被取代了干淨,只剩下少數幾個封君,其中當然也包括安陵君。
因為要召集魏國的這些封君到邯鄲任職,田秀巡游魏國的計劃只能延遲,也是在這幾天時間里,陳馳的密報送到了。
听說屈景昭三家主動邀請趙國幫忙,田秀不禁大喜過望,他立即去信給大梁的李牧,要他率軍十萬南下,準備進攻壽春。
魏國才剛剛消滅,趙國還來不及消化這些土地,所以田秀還不能借這次機會一舉消滅楚國,能先慢慢消磨楚國的實力。
李牧接到了詔令以後,也是馬上安排尉繚率軍南下。
至于為什麼不是李牧親自去,他麾下的士卒鏖戰半年,都已經非常疲憊,尉繚帶來的那些兵還沒經過什麼大的戰斗,戰意高昂,讓他們去接應三家,是最合適不過的。
尉繚率兵南下之後,田秀也準備再次動身南巡魏國。
此次巡游魏國,田秀命令李斯、韓非一同隨行,政務由毛遂和姚賈負責處理。
這次巡游,田秀不僅把田繼業帶在身邊,還把世孫田煜也帶上了,就連玉漱公主母子也都跟隨田秀一同南下。
而以往幾次巡游,田秀都沒有帶過這麼多人,這次出行的規模可以說是空前的盛大,光護衛就有五千人,算上隨行的婢女、奴僕,跟隨田秀巡游的人員居然達到了萬人。
田秀的車駕從邯鄲出城的時候,浩浩蕩蕩的,規模很是壯觀,這會兒田秀才感覺到了始皇帝出行時的那種感覺。
難怪後期的始皇帝酷愛巡游,帶這麼多人出門,這感覺確實很爽。
田秀出行時乘坐的王車也叫 車,這種車是經過特殊改裝的,里面不僅有休息的臥室,還有一個小型書房,以及會客用的客廳,在車里還有火爐、冰塊等東西,可以用來升溫或者降溫, 車有些類似于後世的房車,功能可以說是非常齊備。
唐王的車駕自邯鄲南下經鄴城進入魏國,田秀才剛剛到魏國,邯鄲那邊就傳來急報,李斯捧著奏犢來到田秀的車架前,躬身道︰“大王,邯鄲有信來。”
“進來說。”車里傳來田秀的聲音。
李斯爬進車里,見唐王正和公子恆做親子游戲,玉漱公主就站在一旁看著他們父子,見到李斯進來,玉漱公主忙上去抱起公子恆到後邊去了。
玉漱公主母子走了之後,田秀從地上起來,坐到軟榻上,看著李斯問︰“出什麼事了?”
李斯急忙把奏犢拿給田秀過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田秀拆開看了一遍後面色大變,他把奏犢拿給李斯過目,李斯看完以後面色也是一變。
奏犢說右丞相樓昌昨夜突然病故,雖然樓昌這個右丞相基本上就只是一個掛名的虛職,但一國丞相病故,還是一件大事的。
李斯詢問田秀︰“要不要取消巡游?”
田秀想了想,搖頭說︰“不必了,你去傳詔給毛遂和姚賈,要他們為右丞相治喪,告訴公子樂業,要他替代我還有世子去慰問樓相的家人。”
“唯。”
李斯從車里出去之後,玉漱公主才抱著田恆從後面出來。
“王上,樓相病故,我們真的不回去嗎?”
田秀搖頭,把田恆接過來說︰“邯鄲那邊有毛遂他們,出不了事。”
“哦,對了。”田秀對玉漱公主說道︰“恆兒和煜兒差不多大吧?”
玉漱公主說道︰“恆兒要大些。”
“大多少?”
“半歲。”
田秀想了想說道︰“以後讓咱們的恆兒和煜兒一起讀書,這樣恆兒也不會太孤單。”
玉漱公主蹙眉道︰“這合適嗎?”
田恆雖然說和田煜年紀相近,但兩個人到底是叔佷。叔佷兩個人在一起讀書,多少有點不倫不類。
田秀笑道︰“有何不合適?讀書學習,不論身份輩分,只論學識與上進。讓他們一同讀書,相互切磋,既能增進情誼,又能共同進步。”
玉漱公主見田秀心意已決,便不再多言,點了點頭道︰“既然大王這麼說,那便依大王所言。”
此時,車外傳來章邯的聲音︰“啟稟大王,前方已至寧新中安陽),是否進城休息?”
田秀掀開窗簾,看了看天色,說道︰“進城吧,讓大家也歇息歇息。”
于是,車隊緩緩駛入寧新中,城中百姓听聞唐王駕到,紛紛出來夾道歡迎。田秀掀開簾子,向百姓揮手示意,百姓們高呼萬歲,場面十分熱烈。
進城後,田秀安排眾人在驛館住下,自己則開始思考樓昌病故後的丞相人選之事。
李斯、韓非他們肯定是不行的,這些人都是自己的臣子,如果成為右丞相的話,就和寡人平級了。
但除了自己的親信,田秀又實在信不過把右丞相這個位置給別人。
想來想去,田秀決定以後趙國就不再設置右丞相這個位置了。
反正趙國軍政大權都已經是田秀一個人說了算,這個右丞相,有沒有的關系並不大,沒了反倒能省去不少麻煩。
次日,田秀的車駕離開寧新中,繼續往大梁而去。
另一邊,楚國。
尉繚才剛剛率兵南下還沒有到壽春,景駒就迫不及待的要起事了。
屈頌、昭平以及陳馳都認為起事的時機還不成熟,但景駒認為他們外援已到,根本不用懼怕項燕。
景駒堅持要提前起事,屈頌和昭平也只能配合。
三家趁著項氏的兵馬都被調到城外,在城里突然發動兵變。
項燕听說兵變的消息以後,立即動身去了王宮,牢牢的把楚王攥在手里。
三家听說項燕逃去了王宮,立即打著解救楚王的旗號去圍攻王城。
雙方在王城外展開了激戰。
陳馳當然不會去幫助三家攻打王城,這是楚國的內政,趙國明面上當然不能去瞎摻和。
而且趙國隱伏在楚國的暗線有限,陳馳不可能把這些暗線拿出來,去幫著三家造反。
所以陳馳帶著余布等人在遠處觀戰。
此時,王城里只有一千禁衛,三家的兵力加起來接近上萬,可以說屈景昭三家此刻佔有絕對優勢。
但戰斗打了整整半個時辰,三家居然始終不能把王城打下。
這看的陳馳都不禁著急起來,大罵三家全是廢物。
一旁的余布卻看出了門道︰“先生,我看不是三家太廢物,而是他們都在保存實力。”
“什麼?”陳馳大吃了一驚。
余布搖頭說道︰“三家手上的兵力差不多都是三千人,王城的守軍雖然只有一千,但如果想死磕的話,己方至少也要付出數千人的傷亡。屈景昭三家都不願意拿自己的人去拼,都指望其他兩家先突破守軍防線,自己最後撿個便宜。”
陳馳听了以後咬牙罵道︰“這都什麼時候了?這三家還在互相算計,項燕手上的兵馬比他們多幾倍,等城外項燕的人馬反應過來,這三家全得死。”
就在陳馳著急之時,城外突然傳來一陣喊殺聲。原來是項燕派去城外的兵馬得到消息後,迅速回援。屈景昭三家頓時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境地。他們原本就各懷心思,如今局勢危急,更是亂了陣腳。戰斗愈發激烈,三家的士兵開始出現潰逃。
景駒見勢不妙,急忙對屈頌和昭平說︰“頌公,平公,情況不妙,我看咱們還是先撤吧。”
屈頌罵道︰“豎子,剛才我就建議我們三家共同合兵攻入王城,可你們偏不听。”
昭平急道︰“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用?當務之急,我們得趕快突圍,否則我們全得變成項燕的俘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三人決定並立突圍,經過了一番激戰之後,他們總算殺出去了。
三家突圍之後,身邊只剩幾百人,項燕的追兵還在後面對他們窮追不舍。
景駒急道︰“我說二位項燕的人馬說話就追上來了,咱們該何去何從?”
昭平道︰“我建議立刻返回郢城,我們的根基在鄢郢,只要我們回去就能整合兵馬,跟項燕對抗。”
屈頌搖頭說︰“鄢郢經過數次戰火已經非常殘破,我們如果去了鄢郢,只有死路一條。”
昭平听完屈頌的話也是急了︰“那你說怎麼辦?”
屈頌想了想說道︰“我看咱們還是到黔中,黔中遠離項氏的領地,而且沒有受到戰火波及,我們可以到那里去東山再起。”
昭平冷笑說︰“頌公倒是好算計啊。”
屈頌怒了︰“我有什麼算計?昭平你他媽別胡說八道。”
昭平說道︰“誰不知道當年屈原跟隨懷王變法失敗,你屈氏有大量的宗親都被懷王貶到黔中,我們要是跟你去了黔中,要不全落到你屈氏手上?”
屈頌怒不可遏︰“老夫好言好語的請你去黔中,你還反過來污蔑老夫,好,昭平,你不想去黔中,老夫絕不勉強,景駒,咱們走!”
景駒說道︰“頌公,我也覺得去黔中不是什麼明智之選,我倒不是懷疑頌公,只是黔中偏遠,我們去了也難有作為。”
昭平听了以後很得意︰“頌公,都看到了,大伙都不想跟你去黔中。”
屈頌也不再勉強其他兩人,留下來一句好自為之之後,愛著自己的人直奔黔中而去。
景駒在屈頌離開了之後詢問昭平︰“咱們該何去何從?”
昭平說道︰“我還是想回郢城,我們昭氏的根在那。”
景駒嘆了一口氣︰“既然如此,那景駒就不奉陪了。”
昭平吃驚道︰“你不跟我一起走?”
景駒說道︰“趙國已經答應出兵接應我們,所以我準備去上蔡,在那里接受趙國的援助。”
昭平听了他這個想法以後,覺得景駒瘋了,他們已經失敗了,趙國憑什麼援助他們這群失敗者?
景駒卻不肯听昭平的話,堅持要到上蔡去接受趙國援助。
于是,昭平只能和景駒告別。
最後屈頌去了黔中,昭平回了郢城,景駒則奔去上蔡,屈景昭三家自此分道揚鑣。
喜歡戰國帝業請大家收藏︰()戰國帝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