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馳聞言,沉吟了許久,應道︰“好吧,只要丞相能說服齊王投降,五十萬金,絕對不成問題。”
後勝一听,極為興奮。
五十萬金!!有了這筆錢,他後勝就是天下首富。
不過後勝很快冷靜了下來。
先前黃歇也承諾過要給他三十萬金,可隨著黃歇被殺,這事就不了了之了。
後勝到現在想起這事來還恨得咬牙。
想著,後勝對陳馳說道︰“不是本相多疑,只是這麼大的事情,不能空口白話。”
陳馳明白後勝的意思,緊跟著說道︰“丞相不就是要個保證!在下可以給丞相立個字據。”
後勝表現的急不可耐︰“那先生就請吧!”
轉眼,陳馳已經立好了一份字據。
“丞相看,字據是否妥當?”陳馳吹了吹未干的墨跡,將字據交給後勝。
後勝接過去卻瞧了一眼,字據上寫著︰今陳馳允齊國丞相後勝五十萬金,待齊國投降以後,立即交付。
最後一行寫著立字人︰陳馳。
“很好!”後勝十分滿意抬起頭看向陳馳︰“不過還是請先生再蓋個手印,這樣穩妥。”
陳馳呵呵一笑︰“這有何難?”說罷便蘸了點朱泥,在字據上蓋上了自己的手印。
後勝見狀,這才小心的把字據收起。
陳馳道︰“丞相什麼時候去游說齊王?”
後勝笑了笑,擺手道︰“先不急。”
陳馳有點不高興,這種事情能緩得了嗎?
陳馳剛要發作,就听後勝說道︰“這五十萬金,只是我個人得到的,如果齊王投降,他能得到什麼呢?”
陳馳思索片刻後,說道︰
“我臨來的時候,田公有交代,只要齊王願意開城投降,願封五百里與齊王以奉先祖血食。”
其實田秀並沒有承諾要給齊王建五百里地,這只是陳馳為了完成使命,隨口開出的條件。
反正自己的任務是游說齊王建投降,剩下的事情就不歸自己管了。
相信田公也是可以理解的。
後勝聞言,笑道︰“若如此,老夫稍後就入宮面見寡君。”
陳馳有些擔心︰“丞相有把握嗎?”
後勝捋著胡子,悠悠說道︰“老夫承諾人家的事,就肯定會辦到。”
“那就拜托丞相了!”
“好說!”
……
後勝來到齊王宮面前齊王建。
齊王建正跪在君王後的神位前,雙手合十,默默祈禱。
後勝等著齊王建祈禱完畢,把眼楮睜開的時候才拱手說︰“大王!”
齊王建看到後勝來了,立即起身迎接︰“丞相,你怎麼來了?”
後勝放下手看了一眼君王後的神位,說道︰“大王,我們出去說。”
齊王建擺手道︰“哎,丞相,有什麼話就說吧,阿母在天有靈,說不定還能給寡人出出主意。”
後勝見此,只好拱手說︰“大王,剛才趙國那邊有人見了臣。”
“哦?”齊王建很驚詫,趙國怎麼會在這種時候派人來?
難道是要說服寡人投降?
“趙國人來干什麼?”齊王建滿懷慍怒的開口。
後勝輕聲說道︰“大王,田秀想讓大王開城投降!”
“什麼?”齊王建以為自己听錯了︰“田秀想讓寡人投降?”
齊王建冷笑道︰“寡人看他失心瘋了!要寡人投降,他憑什麼?”
後勝無奈的說道︰“大王,人家都兵臨城下了,你說人家憑什麼?”
齊王建不忿道︰“那又如何?臨淄城牆高大,城中還有一年的存糧,鐘吾君的淮北軍說話就能來救,楚國很快也會來幫助我們,到時候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
後勝不急不躁,微微一笑道︰“大王,鐘吾君的淮北軍遠在千里,一時半會兒難以趕到,楚國更是不足為靠,大王難道忘記了五十年前五國伐齊,閔王派人向楚國求救,結果楚國非但不救,還趁火打劫,取我莒南之地。
如今趙國勢大,若負隅頑抗,城破之日,齊國宗室恐有滅頂之災。但若是大王開城投降,田秀承諾封五百里地與大王,以奉我齊國列位先祖血食。”
齊王建眉頭緊皺,沉默良久,內心開始動搖。
後勝接著勸道︰“大王,這五百里地可保我齊國宗室延續,也能讓百姓免受戰火之苦。您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呢?”
齊王建長嘆一聲,神色黯然︰“罷了罷了,寡人也不想看到臨淄城生靈涂炭。既然如此,那就依丞相所言,寡人開城投降。”
“不過!”齊王建頓了一頓,說道︰“此事關系重大,明日孤還是要開個朝會,同眾卿商議一下。”
後勝離開後,齊王建對著君王後的神位深深一拜。
“阿母,孩兒實在不忍心再看著齊人流血了,請您原諒孩兒吧!”
次日。
齊王建在宮中召開朝會。
當齊國眾臣听說齊王建打算開城投降,一片嘩然。
周子站出來勸阻道︰“大王,齊國自太公以來,歷經百年,方有今日基業,若您開城投降,齊國數代先王的基業就要毀于一旦了,到了九泉之下,您有何顏面去見列祖列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齊王建聞言又羞又愧,一時之間無言以對。
後勝從位子上站了起來,斥責道︰“周最,你覺得這場仗再打下去,我齊國能贏嗎?邯鄲之戰時,趙人死守邯鄲,致使大半個邯鄲變為一片焦土,你也要看我臨淄淪為廢墟嗎?”
周子被後勝懟得一滯,但很快又梗著脖子說道︰“即便如此,我等也應拼死一戰,保我齊國尊嚴。況且,我听說那田秀為人狡詐,誰能保證他會遵守承諾封五百里地給大王?”
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不少大臣都覺得周子所言有理。
齊王建原本就搖擺不定的心,此刻又開始猶豫起來。
後勝見狀,心中暗急,突然靈機一動,大聲說道︰“諸位,如今趙國勢如破竹,周邊各國皆不敢與其抗衡。若我們投降,還能保得一時安穩;若執意抵抗,城破之時,玉石俱焚,到那時可就真的萬劫不復了。”
朝堂上漸漸安靜下來,大臣們都在權衡利弊。齊
王建看著眾人的反應,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此事容後再議,退朝吧。”
後勝望著齊王建離去的背影,心中暗下決心,無論如何也要說服齊王建投降,不然自己就拿不到趙國承諾的五十萬金。
後宮中。
後勝再次來見齊王建。
“大王!”後勝拱手說︰“趙國是奔著兼並天下而來的,如果大王投降趙國,那麼田秀一定會善待您,以此作為其他幾國君主的榜樣。可是如果您頑抗到底,一旦城破,大王您可就什麼都沒有了。”
見齊王建還是難下決心。
後勝又上前一步繼續勸道︰“大王,周子他們勸您抵抗,並不是為了齊國,而是為了他們自己。臨淄若是最後得全,周子他們皆有大功,必定能得到重賞。可若是城破,您只有死路一條,周子他們卻還可以投降趙國,依舊可得官爵。”
齊王建聞之,終于下定決心︰“好,寡人決心以下,降!”
次日,齊王建再次召開朝會,決意投降。
周子苦勸齊王建,齊王弗听。
見狀,周子徹底絕望,悲道︰“田氏幾代人的心血,想不到毀于你田建之手!田建,我看你到了地下,有何面目見得列祖列宗!”說罷,周子撞柱而死,血流了一地。
齊王建見狀,雖有動容,但又想起後勝昨日的話,便堅定了投降的心。
正在齊王建下詔,準備投降的時候。
大殿外傳來一個聲音︰“一群貪生怕死之徒,豈可妄議社稷大事?齊國安有降君哉!”
齊王建看向殿外,來人是太子升。
“父王!”太子升跪在地上膝行道齊王建面前,悲戚道︰“齊國五都尚有其三,今君父決心死戰,國人安能不共赴國難呼!”
齊王建對太子升說︰“今大臣皆議當降,汝獨仗血氣之勇,欲令滿城流血耶?”
太子升看了眼後勝,說道︰“後勝為人貪鄙,安知軍國大事?臣切料臨淄之兵,尚有數萬。田儋全師皆在淮北,若知趙兵犯闕,必來救應。我軍只需堅守臨淄數十日,待田儋大軍來到,內外夾擊,可重刻祝柯之勝!”
齊王建怒斥道︰“汝要看我臨淄血流成河嗎?”
太子升重重的磕了一個響頭,泣道︰“若勢窮力極,禍敗將及,便當父子君臣背城一戰,同死社稷,以見列祖列宗也,豈可投降?”
齊王建拍案而起︰“大膽!”
太子升放聲大哭,說道︰“先王基業絕不可毀于一旦,孩兒田升,寧死不降!!”
齊王建命人將太子升趕出宮門,又叫來後勝,命他作降書。
然後齊王建讓司馬田雍、公子田桓等帶著降書到城外向趙軍請降。
李牧聞之齊王建來降,大喜,對左右說︰“我讓諸位將軍耐心等待,就是為了今天,今齊王建願降,我軍不戰而得齊國矣!”
眾將皆稱贊︰“大將軍英明!”
須臾,田雍等人來到,呈上降書。
李牧看完降書後大喜,命人將降書妥善保管,又對田雍幾人說︰“齊王願意投降,免除一場刀兵之禍,這是好事,本將這里有一封信,請各位回去交給齊王,讓他把齊國的土地軍民本冊拿來,本將定會善待齊王,善待諸位。”
幾人拜辭李牧後回到臨淄,向齊王建復命,並將李牧回書呈上。
齊王建拆開李牧的回信,信中的言辭懇切,令齊王建很是欣喜,對左右說︰“李牧待孤如此之誠,孤終于安心了。”
“來人!”齊王建叫來司徒尹昭,命他將齊國的土地軍民本冊交給李牧。
趙軍大營。
李牧翻開著齊國的土地軍民本冊,根據冊上的記載,齊國有戶口六十三萬,百姓四百一十萬,封君二十七,官吏一萬三千,戰馬萬匹,戰車三千乘,甲兵萬余,糧粟總計五十余萬石,金銀數萬鎰,絲綢布帛三十余萬匹,另有各種珍奇寶物不計其數。
將本冊合上,李牧對錢緊吩咐︰“錢將軍,馬上把這本齊國的土地軍民本冊,以及齊王建的降書,火速送往邯鄲交與丞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唯!”
錢緊去後,李牧又和齊王建約定了投降時間。
雙方約定于正月初一,齊國君臣出城投降。
趙王元十一年,正月初一。
臨淄四門洞開,齊王建率文武群臣及列位公子,口餃玉璧自縛雙手,帶著自己的印信佩劍,出北門十里投降。
李牧扶起齊王建,解開他身上的繩索,拿掉他口上的玉臂,寬慰他說︰“大王寬心,齊國滅亡並不是您的過錯,您能開城投降,是大仁大義之舉,請您暫居後宮,待我稟明田公,再行封賞。”
“多謝大將軍!”齊王建拜謝李牧。
李牧這才收下齊王建的印信佩劍乘車入城。
入城後李牧命人發布安民告示,又命人去交割倉庫,而後又讓司徒尹昭,客卿淳于越前往齊國其他地方招安。最後又用齊王的印信下詔田儋,命他投降。
這個時候馮劫來稟報說︰“大將軍,臨淄文武百官諸位公子都已投降,只要太子升緊閉府門,不願投降。”
李牧聞之,站起身道︰“走,隨我去太子府!”
不久,李牧率軍來到太子府。
李牧讓讓隔著高牆對里面吶喊︰“太子殿下,今齊國已降,請您不要再做無謂的抵抗,只要您打開府門,我趙軍絕對不會為難您。”
然而,太子府內卻毫無回應。李牧眉頭微皺,正思索對策時,突然府內射出幾支利箭,險些射中他。
他身旁的將士們立刻緊張起來,紛紛拔劍。李牧擺了擺手,示意眾人冷靜。這時,太子升在府內大聲喊道︰“我齊國雖亡,但我絕不屈膝投降!要戰便戰!”
李牧心中暗贊太子升的骨氣,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他再次勸道︰“太子殿下,如今齊國大勢已去,您一人之力難以回天。若您肯投降,田公和趙王定會善待于您。”太子升冷笑一聲︰“哼,趙國的承諾又有何可信?我寧死也不會像父王那樣懦弱投降!”
李牧見此,知太子升不願投降,然後親自指揮大軍展開沖鋒,不到片刻功夫,府門就被攻破,眾軍一擁而入。
太子升見大勢已去,揮劍自刎。
門客郝童見狀,也隨主而去。
高唐大夫見此,也沒有獨活,同樣自刎而死。
李牧看著太子升的尸體嘆道︰“齊人皆如此,我等安得進臨淄。”
喜歡戰國帝業請大家收藏︰()戰國帝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